摘要:廣受歡迎的韓劇中,而以風格靜,是兩個極端,一類是喜劇,另一類則是悲劇。在悲劇風格中,有一個情節(jié)經(jīng)常被運用,那就是復仇。“善得到善報,惡得到惡報”,尤其是小人物受到傷害和不公之后進行的復仇,讓觀眾著著非常解恨,這是復仇題材電視劇受到觀眾喜愛背后的根本心理原因。
關鍵詞:韓劇 復仇 觀眾心理 善惡觀
韓劇銷往中國的電視劇和在網(wǎng)路上廣受歡迎的韓劇中。以內(nèi)容論,大多是家庭親情和浪漫愛情兩類,而以風格論,是兩個極端。一類是喜劇、溫暖風格,另一類則是以悲傷、報復為主的風格。比如《豪杰春香》、《我叫金三順》、《傳聞中的七公主》、《浪漫滿屋》、《美妙人生》、《達子的春天》、《My Girl》等就是喜劇風格的代表,而諸如《天國的階梯》、《冬季戀歌》、《悲傷的戀歌》、《藍色生死戀》、《巴厘島的故事》、《對不起,我愛你》等則都是悲劇。其中在悲劇風格中。有一個情節(jié)經(jīng)常被運用,那就是復仇。以“復仇”為故事的主線而大獲收視率的電視劇,最典型的就是韓劇《人魚小姐》(2002~2003)。講述了女主角雅為了報復拋妻棄女的父親而展開報復的故事,集數(shù)上百,卻取得了空前的關注,而女演員張瑞希也因此劇而開始轉(zhuǎn)運。
近來另一部由張瑞希主演的韓劇《妻子的誘惑》同樣打著“復仇”的旗號。且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收視率,張瑞希由此被冠上“復仇女王”的稱號。綜觀韓劇,以“復仇”為主要情節(jié)的電視劇在韓劇中占了不小的比例。例如:
《人魚小姐》(2002~2003):女兒為了報復父親而展開的一系列的故事。
《妻子的誘惑》(2008):兩個情同姐妹的女人為了一個男人而相互展開報復的故事。一個女人死而復生前來徹底毀滅另一個女人的家庭。最后以寬恕結(jié)局。
《對不起,我愛你》(2004):親生母親拋棄兒子,以孤兒身份長大的兒子長大后前來報復。
《這該死的愛=》(2005):以為親哥哥是被一個女人害死的,于是弟弟就報復這個女人,卻不慎愛上的故事。
《魔王》(2007):哥哥被殺,弟弟12年后變成殺人魔王前來報復的故事。
《游戲女王》:男人為家恨報復女人一家,結(jié)婚后被女人發(fā)現(xiàn),轉(zhuǎn)而開始報復男人。最后二人因愛寬恕和解。
《太陽的女人》(2008):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姐妹相互進行報復的故事。一個是沙漠里的太陽,一個是春天的陽光。
《該隱與亞伯》(2009):兩兄弟之間因嫉妒,因爭奪父親的關注和愛而報復的故事。
《復活》(2005):一個男人受了很多傷害,死而復生以另一個人的面目對相關人展開的報復故事。
在以上的劇情中。呈現(xiàn)出兩個共同特點,一是大多是姊妹兄弟親人之間的報復,根源是愛,二是男人女人在互相報復的過程中愛上彼此,結(jié)局是愛。可以看出,因恨而報復,卻因愛而寬恕,真正證明了愛恨之間的生活中的辯證關系,至少在影視劇中樂于這樣去表現(xiàn)。
為什么以“報復”為主要情節(jié)的電視劇會受到觀眾的如此喜愛和追捧?
中國的武俠劇中無一例外會有“報仇”一說,主人公抱著血海深仇,忍辱負重學習武藝,最后仗劍江湖尋仇報仇同時成名成長,“仇恨”在這里歪打正羞起到了激發(fā)斗志的作用,這應該是“仇恨”“積極正面”的一面。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主人公要去報復,必然是先受到了傷害和不公正的對待,而在之后漫長的報復中,大多也是搭上了身家性命和一生幸福快樂的代價,甚至有些報復走到最后完全變態(tài)。達到毀人毀己的地步,兩敗俱傷。
民間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樸素哲理和美好愿望,整整支撐了幾千年大部分老百姓心理上的失衡和傷痛。在電視劇中,最多被表現(xiàn)的就是“善與惡”的對立,往往是兩個極端,濃縮了溫吞吞的生活。簡化了復雜的人性,卻備受觀眾喜愛。如同在《妻子的誘惑中》,描述了3個性格極端的女人,一個不惜改頭換面去勾引前夫,另一個因為童年陰影為自己的嫉妒心付出一切。還有一個耗盡了生命也要抓住不屬于自己的愛,表現(xiàn)在劇中就是三個極端偏執(zhí)性格的女人屢屢化身飛蛾撲向熊熊烈火,她們的行為經(jīng)常的走極端,她們的表情經(jīng)常因憤怒而變形,歇斯底里的大叫和氣的咬牙切齒的噴火的眼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觀眾眼前,讓熒屏外充滿正義感卻不能經(jīng)常發(fā)揮的觀眾非常的過癮,他們會不由自主的說“有報應了吧”“你怎么還不去死呢”,這種觀看體驗讓人產(chǎn)生很爽的感覺?!吧频玫缴茍?。惡得到惡報”,尤其是小人物受到傷害和不公之后進行的復仇,讓觀眾看著非常解恨,這是復仇題材電視劇受到觀眾喜愛背后的根本心理原因。
當然在韓劇中,一般不設置絕對的壞人。故事的結(jié)局一般是壞人懺悔,好人原諒了壞人,而完全達到變態(tài)毀人毀己的復仇也不多見,通常會讓愛來感化恨,以德來報怨,這讓觀眾在最后感慨世界還是美好的,同時有一個還算團圓的結(jié)局,也還是符合中國觀眾的觀看心理的。
另一個表現(xiàn)在“復仇劇”中的情節(jié)是“死而復生”。在復仇前,是一個受傷害受侮辱的人,他們經(jīng)歷了一個“死”的過程,在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死了之后,他們死而復生以另一個嶄新的人出現(xiàn)。他們接近自己想要報復的人,有計劃的展開報復行動。這個“死而復生”很重要,給觀眾一個很令人興奮的信息,那就是馬上劇情就會來個180度的大改變了,這個以前讓大家同情、覺得窩氣的角色馬上就要展開反攻了,打敗那個可惡的人,這該是多么令人期待啊。在中國歷史上。向來以弱勝強的戰(zhàn)役都會被人大書特書,向來由弱變強反敗為勝的故事也會令人津津樂道。臥薪嘗膽勾踐滅吳的故事能流傳至今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故事在必要的鋪墊后,開始進入“報復”階段,觀眾的情緒會很快的被調(diào)動起來。這是一種“感同身受”的心理,在一般情況下,站在弱者和受損者一方是我們自發(fā)自覺形成的道德正義感。
“死而復生”以另一種面貌活在世上。還體現(xiàn)了觀眾的另一種心理,那就是換一個樣子生活。每個人的人生一般沒有意外,會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向下走,總有不如意,總會某個時刻產(chǎn)生失敗感和絕望感,所以潛意識里會有“若有來生我要怎么怎么”,來生自然是沒有的。所以若能在電視劇中看到有人替自己滿足了幻想。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姿態(tài)活在這個世上,尤其是后來的人生瀟灑成功、恣意幸福。這種觀看體驗會大大的滿足觀眾現(xiàn)實生活中的缺失感。在《妻子的誘惑》中女主角具恩彩從一個受氣的賢良的家庭主婦“死而復生”變成一個美艷的充滿誘惑的女強人,而在《復活》中更是直接以“死而復生”為劇名、主題,讓男主人公以另外一個身份面貌出現(xiàn)。
最后,“復仇劇”之所以會引人入勝。是因為除卻“復仇”情節(jié),還有大量的親情、愛情、友情、婆媳、外遇、背叛等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使得劇情更加的飽滿,具備情感的張力,并且使“復仇”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加困難和有必要,使劇情一步步向著最后的高潮精彩的前進?!度唆~小姐》和《對不起,我愛你》中加入了三角戀情、矛盾的親情,《妻子的誘惑》中加入了婆媳矛盾和三角戀情甚至兄妹戀,《游戲女王》其實真正講述的是一對男女的愛情。而《太陽的女人》、《該隱與亞伯》講的是兄弟姊妹之間愛恨交加的情感。所以,“復仇劇”以“報仇”這個比較激烈的主線情節(jié)來推動連接其他情節(jié),使得故事時時刻刻都能愛恨交加,似乎有兩種力量在拉扯著劇情和觀眾,使人只要入戲便欲罷不能。想要知道接下來會怎么發(fā)展。如同《人魚小姐》在國內(nèi)引起的長久的關注。如同有人觀看了《妻子的誘惑》后談自己的體驗說。跟觀看《珠光寶氣》的體驗類似,很長,看的疲憊卻欲罷不能。
“復仇劇”的劇情大多老套俗套,卻能吸引觀眾的目光。以“復仇”為主要情節(jié)的電視劇充滿了悲劇氣氛和極端的情感,觀眾卻很買賬,這背后的心理有樸素的“善惡觀”,有期待人生有所改變的寄托,還有電視劇本身精彩的情節(jié)、能引起共鳴的真實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