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知識不斷累積的過程。我們知道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僅僅只把它讀好,顯然不夠。學生語言等方面的積累不應有囿于課本,囿于課堂,而應面向生活、社會的各個領域。課外閱讀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想讀
俗話說得好:你能把馬牽到河邊,卻并不能強迫它喝水。開展課外閱讀要使之真正起到擴大學生的學習領域,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能力的目的,能否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所讀的東西感興趣,他們就會十分樂意學,反之他們假如對此沒興趣,便會覺得索然無味。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應該:
1.自由選擇讀物。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作為教師應該時時刻刻關注他們的個性化的傾向,指導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個性、愛好,且允許他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愛讀的書籍,進行個性化的閱讀積累,以滿足他們的自我選擇性的需要,發(fā)展他們各自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這種“休閑性”的閱讀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生活的重要部分。
2.教師開設書目。小學生畢竟還只是孩子,教師在保護他們興趣,允許他們自由選擇讀物的同時,應時時關注他們,避免他們因“偏食”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或因“誤食”而發(fā)生“食物中毒”。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教師在學生自由選擇讀物的基礎上,還應定期地為他們開設一些必讀的書目,以促使他們攝取全面的文化養(yǎng)料。這一點上,教師可以破除課內外的壁壘,打通學科間的溝壑,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適時展開。
二、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使學生有讀
工作中,經常聽有的家長感嘆:作文書買也買了,看也看了,可自己孩子的作文水平總是不見長。其實,學習習作,專讀作文書并不能奏效。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指導青年讀書時就曾說過:那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從這一點上說,我們教師首先就要更新觀念,打開學校與社會、與實踐活動之間的柵欄,為學生課外閱讀開渠引水。
1.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閱覽室,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借書證,在課余自己去借閱,還可以在閱讀課上,以班級為單位,向圖書室集體借閱,讓學生利用課上的時間來讀書。
2.我們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手中的零散圖書的作用,建立班級或小組圖書角,一個人拿出一本書,參加圖書角的組建,一個小組、一個班級的數(shù)目就大了,我們學生閱讀的量自然就增加了。
3.發(fā)揮社區(qū)作用,如街道、居委會等的圖書館、閱覽室等。老師應鼓勵學生自己去借閱,同時也可以以學校、班級的名義,組織學生以此為目的的讀書活動。
只有這樣,地方、學校、老師一起參與、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才能使學生自己閱讀,才能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成為源源不斷,經??梢愿碌囊汇钏?,圖書資源也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
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會讀
“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讀書法,講的是讀書時要勤于積累、善于思考,精于總結它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是學生的好拐棍,我們教師應該把它“教”給初涉課外閱讀的孩子。在讀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所讀、所見、所思、所想及時記錄下來。
1.嘗試寫批注。鼓勵學生捕捉住讀書過程中對整片文章、一段文字、一句話、一個詞甚至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的感想、體會,并嘗試寫下來。
2.堅持做摘抄。在讀書的過程中看到值得玩味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的語段,要讓學生隨時記錄下來,做一些摘抄,并經常拿出來讀一讀。
3.寫讀書筆記。在寫批注的基礎上,教師更要引導學生記讀書筆記。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將文中值得玩味的妙詞佳句或讀文后的感想記錄下來,或形成文章,或三言兩語或片言只字。
也許剛開始,學生可能會有許多不適應,甚至回產生無從下筆的感覺,但只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恒,自然會養(yǎng)成讀書筆記和動口動筆的好習慣。
四、指導學生閱讀交流、使學生讀精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這樣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之后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之后,就能形成多種思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更需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亮出自己的觀點,讓他們進行資源共享。而且很多時候,孩子們的發(fā)言更讓人受到啟示。
學生在進行一定階段的課余閱讀后,教師可以組織以下閱讀交流活動:
1.讀書討論會。在學習《東方之珠》前一段時間,布置學生課外集報、翻雜志,收集香港的資料。課上學習完課文后,同學之間再互相討論,交流各自收集的資料,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使全體同學對香港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激發(fā)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萌發(fā)了自身發(fā)憤圖強,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的自信心。這是閱讀的最高境界。
2.讀書筆記展評。在讀書中,我們既然要求學生記讀書或摘抄優(yōu)美詞句,或談自己的心得體會,或將喜歡的文章剪剪貼貼,那么就應該定期檢查檢查,一來可以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二來可以利用一些做的好同學的讀書筆記表揚本人,激勵他人,起到示范作用。
3.讀書經驗交流會。學習是講究方法的,讀書也是如此?!伴]門造車”只會使我們越來越閉塞。所以,我們有必要定期開展讀書經驗交流會,請一些讀書收益大的同學談談自己是怎么做的,以對其他同學起到一個榜樣示范作用。還可以請一些同學提出自己讀書中碰到的問題,交給大家一起討論。
隨著學生課外閱讀范圍的擴大,閱讀書目的增加,語文讀寫基本功自然與日俱增,見解和認識也會逐步趨于成熟,語文素養(yǎng)也就在春風化雨中得到滋潤、提高了。所以,讓我們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做吧: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熱愛,使書籍成為學生智力生活中的指明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