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由于學科特點,中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只有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實現素質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品德教育;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實施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戰(zhàn)略舉措。為了適應科技、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必須從基礎教育入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新《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從理念到實踐都提出了更為明確的素質教育的要求:數學素質教育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從這個觀點出發(fā),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結合數學史實進行品德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育者的基礎素質水平和個性水平為目的的教育。結合數學史實,潛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結合數學 “整除”的有關教學內容,介紹當代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如何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桂冠等;結合數學學科的廣泛應用,讓其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二、注重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等。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從這個角度講,數學本身就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手段。思維能力是無形的、不成體系的,隱含于教材各章節(jié)之中。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數學內容的枯燥無趣使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使課堂富有情趣,可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中適當的引入數學故事,生活中的數學案例等,要精心設計、有意創(chuàng)造動人的情景、設置誘人的懸念,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欲望,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去思維。
(二)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手端和根據。因此,要使學生思維活躍,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F行教材中蘊含了多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教學時我們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充分挖掘由雙基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結合內容適時滲透、強化訓練、及時總結,才能使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加強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品質是數學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之一,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加強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思維活動,研究其規(guī)律,聯系其在數學中的作用,使學生思維活動有條理性、敏捷性、目的性,以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币粋€人的素質是多方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梢姡囵B(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教育之本,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改進教學觀念,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要通過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觀點。把教學由“教”轉到“學”。如數列的教學,有一些數列,它的通項公式并不唯一,不同的理解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教師就要允許并鼓勵學生大膽去思考,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激發(fā)創(chuàng)新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也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動力。要注意設置合適的問題情境,對數學教材巧安排,對問題妙引導,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讓學生在輕松的活動中創(chuàng)新,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感受到勝利的喜悅,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興趣。
(三)加強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形成創(chuàng)新技能
數學能力是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上的個性心理特征。其中數學技能在解題中表現為三個階段:探索階段——觀察,試驗,想象;實施階段——推理、運算、表述;總結階段——抽象、概括、推廣。這幾個過程包括了創(chuàng)新技能的全部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加強解題的教學,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的同時,進行有意識的強化訓練:自學例題、圖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數學符號、溫故知新、歸類鑒別等等,學生在應用這些方法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數學能力,形成創(chuàng)新技能。
總之,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作為數學教師要認真鉆研現代教學理論,改變教學觀念,才使之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楊樹兵.創(chuàng)新教育論綱[J].教育研究,1999,8(25).
[2]王蕾.數學教學中加強技能訓練的嘗試[J].師范教育,1999,7(8).
[3]華建寶. 知識經濟與創(chuàng)新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1999,1(25).
[4]李同勝.數學素質教育新體系的實驗研究報告[J].教育研究,1997.
[5]舒達,等.素質教育全書[M].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