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課外活動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文章主要介紹了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如何把握其特性、內(nèi)容和形式以及具體實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化學課外活動;化學教學
課外活動是學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條件”。為學生學習開辟一個鞏固知識的大后方。而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十分貼近社會生活,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寒暑假進行化學課外活動,是當前實施新課程素質教育的一種好方式。
一、開展化學課外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化學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化學教學獨特的形式和組成部分。開辟課外活動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而且可以配合課堂教學,實行因材施教,鞏固和加深學生課堂內(nèi)容的知識技能,使學生擴大知識面、經(jīng)受實踐鍛煉和發(fā)展智能,培養(yǎng)他們對化學的興趣,有利于他們發(fā)展特長和全面發(fā)展。這便要求學生結合實際,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更有利于“研究性與探究性”學習。
二、活動開展的主要內(nèi)容和形式
1.化學講座。舉辦化學講座,能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習內(nèi)容。既可由學生作讀書報告,交流心得,也可以請科技人員、教師作專題講座,介紹化學界新成就、新發(fā)展和新動態(tài),使學生聽有所識、聽有所獲,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2.化學實驗。學生在課堂中看了教師的演示實驗后,會有一種不滿足的求知心理,很想動手試一試,在課外開設這類活動,既滿足了其心理需求,又鞏固了課堂所學,同時還提高了實驗技能。
3.組織外出參觀。外出參觀是加強化學與生活聯(lián)系的一種重要形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化學、用化學的積極性??煞e極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提供向社會學習的機會。
4.開展小研究、小發(fā)明、小制作等活動。在學生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此類科技活動,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促進智力開發(fā),能力提高?;顒右话阆扔蓪W生討論設計方案,后交教師審批再付諸實施,并定期評比,激勵上進。
5.搞好化學小報、黑板報、廣播宣傳工作。化學小報、黑板報、廣播宣傳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另一個重要窗口,為開啟思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各項宣傳材料應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內(nèi)容多樣。
6.化學知識咨詢。為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化學的初步能力,可舉辦多種形式的咨詢活動,由化學教師及相關學科教師、校外科技人員一起回答學生提問??僧攬鼋o予圓滿解答,也可指出參考書讓學生自己閱讀解決,或在校廣播節(jié)目中給予答復。
7.化學競賽??梢越M織化學知識、化學計算和基本實驗操作等競賽,實行筆試和實驗操作相結合,分多層次進行,充分調動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
8.化學游藝會。適時舉辦化學游藝會,提高興趣,把知識與興趣融為一體,寓教于樂,以樂促學。
9.課外閱讀活動。組織學生搜集并閱讀化學科普讀物、化學學習輔導讀物、化學發(fā)展史和化學家故事、化學趣聞軼事等,要求學生寫好讀書筆記,還可以舉行讀書報告會、讀書筆記展覽,或者跟出版化學版(墻)報等活動配合。
三、化學課外活動的特性
安排活動形式及內(nèi)容時,必須把握活動的以下特性:
1.循序性和基礎性:即考慮學生的心理及不同學習階段的特點,循序漸進安排活動,慎重拔高。
2.可行性和靈活性:即考慮學校的地域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活動人數(shù)可多可少,時間可長可短,方式可集中,也可分散,自由安排。
3.自主性和實踐性: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獨立組織、自主發(fā)展。在自學、自信、自主中克服困難,經(jīng)受各種考驗和挫折,培養(yǎng)其獨立性、自覺性、創(chuàng)造性。
4.趣味性和實用性:即內(nèi)容有趣味,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fā)探究心理,達到學以致用,避免僵化的教。
5.獨立性和綜合性:即內(nèi)容應主要體現(xiàn)化學學科特點,并且適當滲透相關學科知識,為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服務。
四、化學課外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1.組織。以分年級組織、少數(shù)人參加、固定性的課外活動小組作為骨干兼顧其他。小組的人數(shù)視指導力量和活動場所而定,通常以每班4~6人為宜。小組成員每年調整一次,但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
2.計劃。按學期或學年訂好具體計劃,各年級的課外活動內(nèi)容應有區(qū)別。初中化學宜以培養(yǎng)化學學習興趣為重點;高一、高二以配合課堂教學為主,兼顧其他方面;高三則注重化學知識技能的系統(tǒng)總結及應用,可適當拓寬加深。
3.實施。要做到“三落實”:落實活動的時間和地點,落實活動的經(jīng)費和設備材料,落實指導教師和具體準備工作。
開展化學課外活動時要抓好預習環(huán)節(jié)和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多做多想、手腦并用,弄懂有關的科學原理和技術原理,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培養(yǎng)他們的化學思維能力、化學實驗能力和應用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開拓精神。還要重視做好安全教育、環(huán)保意識教育。
總之,開展化學課外活動,應以課堂教學為基礎,適當拓寬和加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學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統(tǒng)一,兼顧實用性。讓化學課外活動真正成為激發(fā)學生潛能的“大后方”。
參考文獻
[1]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許嘉璐.中國中學教學百科全書(化學卷)[M].沈陽出版社.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羅祖森(1976- ),男,廣西北流市北流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