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數學大綱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是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這里所指的個性品質就包含著非智力因素?,F(xiàn)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習過程中間接參與認知活動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自信心,它與智力因素是學習過程中的動力系統(tǒng)與操作系統(tǒng),始終伴隨著學習活動,發(fā)揮著動力、定向、引導、維持和強化等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除了準確傳授數學知識外,還應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堅定意志,這同樣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fā)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部動力,正確強烈的學習動機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首先應明確學習目的,是學生看到數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比如在講矩形的判定時,先提出一個問題:木匠打門時是怎樣保證打出的門的輪廓恰好是矩形,而且與門框相吻合的?然后指出木匠的做法是有根據的,這個根據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矩形的判定定理。這個精彩的開場白,無疑就起到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作用;其次,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今數學史上的成就和杰出人物。比如,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記載的有關負數的概念,說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臺負數的國家,比歐洲早幾百年;再者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關于圓周率的:“約率”22/7和“密率”355/115比荷蘭人早一千一百多年,在國際上都受到尊敬,1959年月球上的一座山被命名為“祖沖之山”更說明這一點。這樣,可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學習數學的責任感;同時,利用課外活動或興趣小組向學生介紹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的事跡,以及現(xiàn)代我國中學生在國際數學競賽中的喜人成績,鼓舞他們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動機,并利用課本中一些反映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成就的數學習題,激勵他們?yōu)樽鎳睒s昌盛而奮斗的學習動機。
二、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份就是興趣。只有對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學習的熱情才能真正地激發(fā)起來。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數學教學中要以“趣”引知,數學教師應充分發(fā)掘那些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我國古代的“雞兔同籠”、“盈不足”,現(xiàn)代的“銀行利率計算”、“福利彩票、體育彩票中獎概率”等,這些事例的廣泛引入,都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數學課變成饒有興趣的一種探索,使他們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求知的境界中。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數學美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比如: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黃金分割、五角星、八角帽、用正多邊形地磚鑲嵌地面等等。這樣可以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主動探索,使得興趣持久并轉化為動力。
三、調動情感,創(chuàng)設氛圍
蘇赫姆林斯基認為:“情感是獲取知識的土壤和動力”。初中學生的年齡偏小,可塑性大,容易動感情,也重感情。教師在教學中面對學生的各種學習問題,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教師是為了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要融洽師生感情,首先要尊重學生,以真誠感動學生。多年的教學工作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與任課老師感情融洽,就會對該學科特別喜愛,課堂上聽講專心,刻苦鉆研,常和老師一起探討,解析疑難問題,把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自己的楷模。要讓學生尊重你、相信你、喜愛你教的學科,你就得先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用真誠感動學生,教師要用豐富的知識結合個人魅力來觸動和吸引學生。同時還要適當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進入角色體驗,從而產生共鳴。另外,要采用學生可接受的方法,指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教師在課堂上的一個眼神,或走到學生身旁輕輕地拍一下,或走到學生跟前小聲地糾正學生的不良舉動,這都有益于融洽師生之間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經常交流思想,從各方面去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奠定基礎。
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學生學習缺乏自信,主要原因就是經歷太多的失敗,或者根本沒有得到肯定。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們應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閃光點”,在上課中注意把簡單的問題盡可能多的讓他們回答,到黑板演示,作業(yè)前把作業(yè)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難點,事先進行個別的輔導,能使他們能獨立完成作業(yè),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都給予積極的肯定表揚,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就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五、堅定意志
在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應用榜樣言行和事跡對學生進行教育,方法要靈活多樣,生動有效。如講數學史、數學家軼事,數學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等,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樹立自己仿效的榜樣。如陳景潤,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在無味的計算與論證中尋求樂趣,探求真理。數學家歐拉,雙目失明后仍進行數學研究。通過這些典型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志,勤奮刻苦學習的精神。意志力是克服困難達到成功的重要條件。
總之,數學學科有其豐富的內涵,其巧妙的方法,悠久的歷史,廣泛的應用價值和深刻的思想性,都為我們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只要我們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善于挖掘,持之以恒,一定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信心,從而把學生從“苦學”數學的大洋中帶入“樂學”數學的伊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