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只是教育的一種形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喚醒自我意識,將人的生命情感、創(chuàng)造能力、價值觀念等人性可貴的品質喚醒。教學中要運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和年齡特征,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充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對學生潛能開掘出來。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根據教材內容,提出切實可行的自學目標、自學思考問題、組織學生自學課文,要求最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學任務。教師可給予自學方法指導,對個別自學能力較差,自學習慣較差的學生可進行重點輔導和督促。長期堅持這種教學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而且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師帶領下,學生的自學能力因訓練會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就會為學生隨時吸收新知識奠定厚實的自學功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而忽視教師的主導性。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遇到疑難阻礙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思考;當學生的思維停滯不前時,教師要點撥并切中要害啟發(fā)他們拓寬思路。教師引導不到位,學生的學習變得無序,抓不住關鍵,學生學習的效率就會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打折扣。教師不僅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更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成為學習中的真正主人。
合作學習是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交流中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點、知識特長,在民主、和諧的合作氣氛中暢所欲言。合作中可以是生生合作,也可以是師生合作,對自主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可以用“兵幫兵”的形式。在匯報交流、演示教學、復述課文、快速瀏覽、說話練習、課外知識的拓展等環(huán)節(jié)中充分拓展合作學習的空間。這些有效的合作學習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為促進學生充分發(fā)展、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尊嚴和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無窮的動力。
合作既是學習的手段,又是學習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合作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將來的社會需要的是能夠與別人通力合作,能夠和別人順利地溝通的人才,所以必需要讓學生學會和別人合作,愿意和別人合作,體會到合作的快樂。合作學習的中心在學生,在于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往。要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承擔好學習促進者這一角色,把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和意愿作為突破點,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學習氛圍,并提出學生切實可行的、愿意去做的合作學習的問題或任務。當然教師必要時也要進行相應的組織和引導,可深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組織討論要防止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某一部分學生的“一言堂”現象,努力營造并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提倡并促使合作成員積極參與,同時為他們提供均等的表達機會,積極肯定和充分贊揚合作學習的共同成果,保持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
探究學習是讓學生體驗探索、學會創(chuàng)新,對事物有深入探究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發(fā)現問題,善于發(fā)現問題,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并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合作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和質量,不斷擴大、改造、推進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而為學生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知識和經驗的自我構建奠定良好的探索鉆研的品格。探究學習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大力倡導有獨到見解和獨立觀點,對于積極、可喜的觀點要給予肯定,對不恰當的觀點也要加以正確引導,不可簡單否定。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讓學生充分運其才智,勤于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品質,為學生日后創(chuàng)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