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雷雨
“明道進德”是輔仁中學建校之初就確立的校訓,燭照著輔仁百年步履。進入新世紀,輔仁中學堅持與時俱進,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求實,為“明道進德”注入新的內涵,著力打造德育新品牌。
一、持之以恒的德育主題教育
多年來,輔仁中學每學期都確定一個德育主題,使“明道進德”的內涵不斷豐富,特色越來越鮮明。學校先后開展的主題教育有“崇尚文明,追求卓越”、“四國”(國史、國情、國粹、國格)教育、“爭當民族脊梁”、“三敬”(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敬同伴)教育等。每一項主題教育活動,學校都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如“知榮明恥修身立人”主題教育活動,就是根據(jù)第三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傳教育活動的要求確定的。為此,學校設計了報告會、主題班會、圖片展等一系列活動,其中歡送輔仁高中德育講師團成員弓峰同志“萬里走單騎”的啟程儀式,更是引起師生的特別關注。再如“微笑每一天”主題教育活動,旨在通過“微笑給父母·懂得感恩”、“微笑給社會·志愿服務”、“微笑給世界·銘記使命”、“微笑給自然·環(huán)保行動”、“微笑給自己·自信人生”等系列活動,引領學生在參與、體驗和感悟中茁壯成長。這些活動,既有內在聯(lián)系,又有時代特征,多姿多彩而主題鮮明,給學生以持久的教育影響。
二、富有實效的德育假期作業(yè)
假期作業(yè)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一直是文化課的“專利”。從2003年起,輔仁高中結合實際給學生增加了一份假期作業(yè)——德育作業(yè)。在有一年的寒假德育作業(yè)中有這樣一道題,其內容為“憶一憶、想一想、算一算,父母的愛有多重:從出生至今,父母為你做了多少頓飯?買了多少件衣服?洗了多少次衣服?接送了多少次……”這道德育假期作業(yè)題引起了學生和家長的巨大反響。有學生在德育作業(yè)中寫道:“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真的為自己有這樣好的父母感自豪,為自己平日里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睂W生家長在德育作業(yè)“爸爸媽媽的話”中這樣留言:“假期作業(yè)使我們的孩子長大了許多,孩子與我們也靠近了許多?!?德育假期作業(yè)使學生在假期中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修養(yǎng)優(yōu)良的品質,也成為學生與家長、家長與學校溝通的橋梁。由于學生德育假期作業(yè)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時代,提升了德育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無錫電視臺“第一看點”欄目的記者專門到校采訪報道,無錫市學校管理中心也向所屬學校加以推廣。
三、創(chuàng)新德育載體的校本教材
編寫德育校本教材是輔仁高中德育的又一特色。輔仁高中有個遠近聞名的德育講師團,由老紅軍、老干部、老英模組成。老同志們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輔仁的德育工作,留下了許多文字資料,有往事回憶,有人生思考,有傳奇經(jīng)歷,有事跡介紹。學校將這些資料編成校本教材《啟明集》。這本集子訴說著前輩們的無悔人生,蘊含著前輩們特別的心意,給輔仁學子以人生啟迪?!睹鞯肋M德》是以校訓為名的一本德育校本教材,全書共20講。這本教材除正面闡述道理之外,還提出了若干道德選擇和思辨的問題,設計了若干道德實踐的方案,使學生在理性的思辨中增強對道德規(guī)范的認識。每學期每班都要在書中選擇一講的內容,準備一堂德育公開課或一次主題班會展示活動?!墩撜Z》自古以來就是儒家的經(jīng)典,被譽為“東方的圣經(jīng)”。學校從《論語》中選出與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有關的警句格言50句,安排學生在暑假期間進行注釋、翻譯、解讀,并結合自己的體會發(fā)表感想。而后精選學生所寫的文章編成的一本《〈論語〉新讀》,成為輔仁高中的第三本德育校本教材。為進一步開發(fā)輔仁的校本德育資源,2008年暑假學校組織老師和學生采訪了12位1966年以后畢業(yè)的校友,并將他們的求學、工作、成就事業(yè)的經(jīng)歷編寫成《成功軌跡——輔仁校友故事》。這本教材以前輩校友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給輔仁的年輕學子帶來啟迪與激勵。
四、深受學生歡迎的游學活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道出了游學活動的歷史淵源。游學活動是學校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一個好形式。在游中學,在愉悅中學,在實踐中學。打開輔仁高中南京游學的行程:憑吊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中山陵,游夫子廟夜市,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等。打開北京游學的“菜單”:參加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儀式,游盧溝橋、宛平城,參觀故宮博物院、毛主席紀念堂、中華世紀壇、景泰藍制作、中國氣象研究所(由校友許健民院士作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北京軍事博物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游學,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與文化的心靈交融,是人與歷史的真切對話。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心理素養(yǎng)、人生態(tài)度、道德修養(yǎng)、愛國情懷、人生境界都在活動中得到提升。如今,游學已成了輔仁高中德育的一個傳統(tǒng)項目和一道“看家菜”,每一屆學生都參與這項活動,游學的地點也已由國內拓展到國外。
五、內外整合的德育隊伍建設
班主任隊伍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力軍。輔仁高中認真組織開展班主任隊伍的系列培訓,組織他們學習專業(yè)理論書籍,不斷完善見習班主任上崗、考評制度,積極探索青年班主任成長的輪訓機制和促使骨干班主任提高的研修機制。學校著力培養(yǎng)班主任隊伍的后備力量,形成了一支理論豐厚、實踐扎實、相對穩(wěn)定、具有梯度的德育隊伍。任課教師則在各自的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同樣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德育講座中擔任主講者,在德育競賽活動中擔任評判員,在行為規(guī)范監(jiān)督崗上又是督查員。
德育講師團是輔仁高中一支特殊的德育隊伍,自1992年組建以來先后有41人受聘,現(xiàn)有24人,其中卜仲謨、湯聿文、龔仁修等都已是80出頭的老人了。校園里常常能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在德育處商討活動方案,在報告廳作輔導講座,擔任“紅五月歌會”的評比嘉賓……老同志們特殊的經(jīng)歷、豐富的經(jīng)驗、高尚的人格,是學校寶貴的德育資源,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好教材,他們早已成為輔仁師生心目中老朋友、學校德育的好幫手。
六、特色鮮明的心理健康教育
輔仁中學多年來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實效、貼近學生而深受學生的歡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之一是心理教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立足課堂,根據(jù)各個年級不同的特點、各自存在的問題,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學校建立了高一新生心理檔案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提供第一手資料。
特色之二是建設心理輔導室,開展心理自測、團體輔導和個別咨詢等工作,使之成為學生心靈的港灣。通過“個別咨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癥結所在和原因,指導學生以健康的心態(tài)自主地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身心和諧地發(fā)展,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通過“心理自測”,幫助學生進一步全方位地了解自己。通過“團體輔導”,使有共性的學生在群體的氛圍中更好的完善自我,得到成長。
特色之三是社團活動?!癟ao心心理社團”是主要陣地,每月開展2次活動,如初次見面的團體輔導活動、經(jīng)典心理影片賞析、講座、角色扮演活動等。社團有固定的廣播時間,定期的櫥窗宣傳,并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雜志《心情360°》。社團還建設并完善了心理網(wǎng)站——“心靈的守望者”,普及心理學知識。社團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生活,增進了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已成為學校心理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輔仁高中秉承“明道進德”的校訓,積極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規(guī)律,努力尋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擦亮了富有輔仁特色的德育品牌。學校先后被評為省市德育先進學校,并獲得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的殊榮。
作者單位 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 潘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