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燕
摘要:培養(yǎng)學習良好的思想品德,音樂教師應從以下多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挖掘音樂的主題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發(fā)揮音樂的審美作用。
關鍵詞:初中音樂;品德教育;途徑
音樂教育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有效途徑,它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道德情操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以德育治教、滲透德育尤為重要。
由于教學目的和內容的不同,各學科在教學中進行品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怎樣滲透德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音樂教師幫助學生提高藝術辨別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向好的方面轉化的重要一環(huán)。如:在欣賞方面多給學生聽一些藝術性較強的歌曲、樂曲。在唱歌方面多引導學生唱一些內容健康的好歌,這樣學生的不良習慣會慢慢地改變。學生犯錯誤的原因之一,就是是非觀念薄弱,對事物缺乏正確的認識,評價能力差,好壞不分。因此產生錯誤動機時不能知其錯而不為之;發(fā)生不良行為時不能知其丑而去改之,以致一錯再錯,從而形成不良藝德。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他們的藝術辨別能力是最重要的。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般來說,思想品德不好的學生,其心理發(fā)展也不健全,總是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甚至由于曾經受過別人的斥責和譏笑而“心虛”、“敏感”、“抬不起頭”,對人“有戒心”、“有敵意”。在一般的情況下,他們認為老師會輕視自己,厭棄自己。因此,他們會對教師抱著沉默、躲避或粗暴無禮的對抗態(tài)度,不能虛心接受教師的教導。作為音樂教師千萬不能采用強硬的措施,從正面去碰撞學生,這樣會適得其反。教師最好是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親近他們,關心他們,用自己的感情、藝術修養(yǎng)去感化他們。俗語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遍L期這樣做,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感情,把老師看成是知心人,從思想上對教師有一種依賴感和信任感。這時,教師再用一些藝術生活中感人的例子和深刻的道理,教育和開導學生,使學生對照自己的藝術思想和行為,把錯誤的藝術思想和行為改正過來。可以說,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愛學生是前提條件。
三、突出音樂主體的思想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
作為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實踐中要深入挖掘音樂主題思想美的因素,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首先,在選擇音樂作品主題上,要找準切入點,充分體現(xiàn)作品的內在思想性。通過音樂教育的形象渲染,使學生的情感完全融于音樂歌曲中,在共鳴中潛移默化,在情趣中得到陶冶,使學生的思想由此得到升華。其次,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美。音樂教育的目的在于用動人心魄的印象美和旋律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和結構美來滋養(yǎng)、浸潤心靈,從而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采取多種形式來表達音樂美,盡情抒發(fā)學生的音樂情操。
四、利用教材中的歌曲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欣賞民族音樂使學生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發(fā)展,激發(fā)民族感情,從而讓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人民。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欣賞課給學生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學的故事。比如,為我國音樂事業(yè)奮斗一生的肖支梅老師、著名音樂家聶耳等,通過他們的事跡和成就感染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樣就能達到音樂欣賞和思想教育同步進行的目的。這些不僅僅限于課堂上,我們還可以在課外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組織性,讓學生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自己的教師,既增進了師生的感情和交流,又很好地推動了音樂教學。
五、充分發(fā)揮音樂的審美作用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聽覺藝術,它以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音響的意境美、表現(xiàn)的體態(tài)美、演唱的情感美,來陶冶情操和凈化人的心靈,美化人的行為。教師要讓學生從中去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體驗美,進而創(chuàng)造美、發(fā)展美。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通過對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的欣賞,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高尚情操。特別是對我國民族音樂的欣賞,要使學生熱愛民族音樂文化,繼承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對于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要引導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把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得好的作品介紹給學生,如周杰倫中國風的歌曲《千里之外》、《青花瓷》等。教師在教學中保持開放的姿態(tài),通過音樂為學生打開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課內外相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各種音樂的魅力,并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音樂更生活化,提高學習的興趣,令學生獲得愉悅的審美體驗,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具備良好的音樂修養(yǎng)。
音樂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作為一名音樂教學工作者,要充分利用音樂這門課程,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為祖國的發(fā)展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