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列維
一天,上小學的女兒嘟著小嘴氣急敗壞地對我說:“媽媽呀!我快被氣壞了!因為鄭露掃地不認真,老師讓我們整個組罰掃一個星期的地。憑什么呀!這不公平?!苯涍^一番勸說,女兒不再氣鼓鼓了,可我感覺得到她仍有情緒。于是我去了她們學校。我陪女兒隨機詢問了幾十名同學。結果讓我大吃一驚,50位同學居然有43個不愛做值日,49位在家不干任何家務。這可是一所城鎮(zhèn)小學哦,居然也有那么多的“小皇帝”和“小公主”!這可是我們共和國的未來呀!長此以往,他們將來能夠獨立生活,從容地自立于社會嗎?他們該怎樣走過人生的旅途呢?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嗎?
細想起來,這種局面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高考的指揮棒下,嚴重的重智輕勞傾向,造成了學校在勞動教育上的偏失。城鎮(zhèn)學生勞動環(huán)境的局限,造成了勞動訓練條件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繁重而瑣碎的學業(yè),使學生無暇顧及。而獨生子女家庭對子女的過度呵護,更是造成學生存在依賴心理的主因。以上種種,使學生遠離了勞動。
勞動是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的根本原因,是不可避免的義務,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通過勞動,人們創(chuàng)造他們必需的種種物質財富,形成肉眼所看不到的人格內涵;并不斷地去培養(yǎng)和完善它。勞動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社會生存與活動能力,促進學生左、右腦的開發(fā),使其分析判斷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形成和發(fā)展??蓞f(xié)調身體器官的發(fā)育,有益于培養(yǎng)自力更生、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習慣,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奮斗意志,勤奮鉆研,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勞動之功,善莫大焉。正如馬克思所言,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那么,對于勞動的疏離,也必然造成人本身的退化。這種退化已經日趨顯現(xiàn),它不僅僅表現(xiàn)在身體素質與技能上,也反映在其思想品質與意志、毅力中。
21世紀,國際競爭焦點是科技及人才競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對數(shù)十個國家的教育進行考察后,鄭重提出的“生存教育”,表明了一個人如果沒有較高的勞動素質,一定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就必將遭到社會無情的淘汰。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素養(yǎng)與習慣,提高其生活能力和實踐技能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也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必經之路。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規(guī)定:要“加快和改進對學生的生產勞動和實踐教育”?!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guī)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勞技教育納入”綜合實踐活動“新課程,是落實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這就要求學生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學習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其中,家庭的作用不容忽視。學生勞動意識、知識、習慣、技能的養(yǎng)成,也非一日之功,更需要平時的點滴積累與實踐。那么,怎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意識和習慣呢?
首先,要使孩子初步懂得勞動的意義
家長可以讓孩子多看看關于人類進化、勞動的書籍、碟片等音像資料,教育孩子懂得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的道理。從身邊的事例出發(fā),讓孩子認識到到生活處處需要勞動,沒有勞動將一事無成的事實。最好是讓其感受一下那些在嚴寒酷暑中堅持勞作的勞動者的艱辛。參觀一下農莊四時的耕作、累累的果實或工廠里產品制造的過程。我就曾于暑期加班時,帶女兒同去。炎炎夏日,身處頂樓狹窄的辦公室里,既無空調又無電扇,還要進行緊張的工作,使女兒由衷地發(fā)出“媽媽真辛苦!”的感嘆。既促進了親子感情,又使其受到了教育。
其次,紙上得來終覺淺,應促進勞動技術教育的生活化、低齡化
首先表現(xiàn)在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上,這是人立足于社會的最低要求。應讓學生從小就學會自己洗臉、刷牙、洗澡、梳頭、穿衣等技能,養(yǎng)成愛整潔、勤動手的好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強了,自信心和責任感也會增強,便能提早體驗到成功的感受。學生參加勞動愈早,就愈容易培養(yǎng)出良好的勞動習慣。
再次,要促進勞動技術教育的經?;?、固定化、家庭化
要給予其與年齡、能力相稱的經常性家務勞動。學生參與必要的家務勞動,能切身體會到勞動是生活的必需,還可加強家庭的凝聚力。一般情況下,學生可參加的家務勞動有打掃、整理房間、煮飯、做菜、洗碗、購物、澆花、種植瓜果、花草、洗小件衣物等??砂才藕⒆用刻熳鲆?、二項相對固定的家務。通過勞動使其體驗到勞動的辛苦和快樂,培養(yǎng)其家庭責任感和義務感,并形成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和有條理的生活習慣。家長應和孩子合理分工,自覺成為孩子的表率。在耳濡目染中教育子女,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比如,我在炒菜時,就有意讓女兒來幫我打雞蛋,放調料等,女兒會趁機放入各種她愛放的材料,再加以攪拌,并從中得到了無限的樂趣。
最后,要建立評價激勵機制,滿足與完善其自我的評價與追求
每一個孩子,他(她)的內心都有著自我激勵、自我實現(xiàn)、渴望他人肯定的需求。只有建立了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并加以妥善的利用,激發(fā)出孩子的積極性、上進心,滿足其情感、價值觀的需要,孩子才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和勞動。所以,要放手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并加以示范指導,勞動程序指導要具體詳盡,示范應清楚簡明,使其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同時,要及時積極地評價孩子的勞動,讓孩子在自我欣賞勞動成果的過程中,產生成功感,快樂感。對于女兒,我采取了星級評分制度。評價內容包括上課、在家表現(xiàn),學習、勞動情況等。據(jù)其表現(xiàn),分別給予紅星、黃星。評價者為家庭成員(包括其本人),上榜公布者為女兒,讓其充分自主地評價自我,并制定一系列獎勵條件。如獲兩顆紅星給她講一個故事,五顆紅星買一本課外書等,促使孩子自覺積極地勞動和學習。
在家庭教育的實踐中,我們還要正確處理好勞動和學習的關系。
現(xiàn)在的家長無論讓孩子干什么,總是不放心,“怕”字和“疼”字涵括了家長所有的感受。殊不知,一切事物均予以包辦的結果只能培養(yǎng)出低能兒,一味地寵溺恰恰是害了孩子。只要去學,慢慢地總會學會,不學則永遠都不會。再則,活動是兒童的天性,讓孩子在勞動中學習、游戲、體驗生活,是滿足其天性的需要。孩子滿懷著熱情,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去努力,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終于取得了成功,這時的興奮是不言而喻的。這樣的興奮,又促使兒童更加熱愛勞動,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更能使其形成刻苦勤奮、堅強忍毅的優(yōu)秀品質。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在智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庇终f:“那些雙手靈巧、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明的、好鉆研的智慧。”說明勞動可以鍛煉孩子思維的條理性、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分析、判斷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他在勞動中形成的如此種種好處,必然會遷移到學習中去,從而促進其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對他的健康成長將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正確處理好勞動和學習的關系,促進勞動技術教育的經?;⒐潭ɑ?、家庭化,建立起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使學生在勞動和實踐的結合中,健康自信地成長。
作者單位:浦江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