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茵
【摘 要】本文提出教師不單要在教學技巧上,更要在教育心理上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心理探究 因材施教 學習興趣 對策
數學教師不單要在教學技巧上,更要在教育心理上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筆者把學生按數學水平層次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的學生基礎較好、學習有法,多思善問;B層的學生成績中等;C層次的學生學習有困難或對學數學無興趣、不下功夫。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首先是心理,要實施分層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心理。所以教師應了解各層次學生的心理狀況,分析存在哪些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如何消除這些障礙,促使他們在良好的心態(tài)下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一、 各層次學生的心理障礙分析
(一) A層次學生的心理障礙
1. 緊張焦慮感。學生群體中,優(yōu)生往往處于核心地位,使得他們陷入“高人一等”的假象,常處于焦慮狀態(tài)中。
2. 固執(zhí)。有些優(yōu)生優(yōu)越感過于膨脹,認為自己不聽課也能學會,一些重點的問題錯過理解的好時機,導致對知識的掌握不扎實,而且固執(zhí)己見,不接受老師的教導。
3. 畏縮。成績不理想時,產生較大的思想壓力,遇到困難就畏縮,不能大膽提問,羞于同師生交流,容易因為成績的下降而低估自己,意志力減弱,喪失自信。
4. 從眾心理??吹蕉鄶低瑢W無心向學、不求上進、只顧玩樂,怕自己脫離群體而導致學習熱情減退。
(二) B層次學生的心理障礙
1. 缺乏信心??吹阶约涸跀祵W學習上與別人的差距,就會缺乏信心,而且總覺得數學學習沒有頭緒,付出的勞動和成績的提高不成正比,有問題也不敢問老師,怕被同學笑話和老師輕視。
2. 缺乏恒心。有的同學不喜歡聽老師空洞的說教,喜歡聽一些催人奮進的真實故事,但也只有三分鐘熱度。盡管知道應當勤奮學習數學,但容易分心,害怕困難,無法持之以恒。
3. 依賴心理。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對學習的主動鉆研和創(chuàng)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概括并分門別類地一一講述,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期望老師提供詳盡的解題示范,習慣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三) C層次學生的心理障礙
1. 自卑。覺得自己在中職讀書沒前途、沒希望,沒有學習的動力。
2. 忌諱:不愿老師提問或輔導自己,怕暴露自己的笨拙,不愿別人提自己的考分,反感公布成績名次。
3. 孤僻。沉默冷淡,不懂也不主動請教老師或同學。
4. 幻想。在想象中滿足自我,上課時常發(fā)呆,注意力不集中。
5. 退縮。對學習毫無興趣,不愿付出任何努力,想混到畢業(yè),拿到畢業(yè)證書就行。
6. 推諉。強調自己基礎不好,一見數學就畏懼,也不想改變現狀或全怪老師教得不好。
二、 中職生數學學習的措施和對策
(一) A層次學生學習方向的轉化
1. 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應教育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自覺把個人價值的實現同國家和集體的利益聯系起來。
2. 榜樣引導。作為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心中的榜樣,在教學中介紹國內外著名的數學家,引導學生向他們學習;要引導學生向班級中刻苦學習的同學學習,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力量。
3. 磨練意志,使之正確對待挫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檢查、自我評價、自我判斷、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習慣。
4. 堅持一視同仁。我們要正視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及時批評指正,避免他們孤立和疏遠群體。另外要避免對他們的過度表揚,批評他們要注意時間、場所和周圍人物,以免傷了他們的自尊。
(二) B層次學生的學習心理引導
1. 愛心引導。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特別是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要主動關心他們,征詢他們的意見,想方設法讓他們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
2. 興趣引導。一是問題引導。問題控制在一定難度,B層次學生經努力可以克服困難,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尋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二是情境引導。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直觀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C層次學生的學習心理矯正
對于這種類型的學生,一是要多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發(fā)揮長處,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成績,促使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自信與自尊。二是在課堂上對他們采取“四優(yōu)”措施:優(yōu)先提問,通過讓他們多回答問題,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優(yōu)先上講臺做題,使他們得到多練的機會;優(yōu)先批改,優(yōu)先輔導,使他們及時糾正錯誤,達到當堂學習、當堂消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孔亞仙.試論高職數學分層教學的實施[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3)
[2]鄧友祥.數學理智與培養(yǎng)策略[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3)
[3]徐禮卡.高職高專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途徑[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6(1)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