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淳
[摘要]本文介紹了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的加速,在我國護理與世界護理的接軌過程中,中國乃至全世界對高素質的實用型涉外護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著重從提高成就動機、拓展國際視野、東西方文化比較、開展英語主題班會等多個角度介紹了如何巧用英語學科特點,結合德育滲透,提高涉外護理班級管理實效。
[關鍵詞]英語 涉外護理 班級管理
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是職業(yè)院校辦學的方針和宗旨,唯有如此,學校才能經受住市場經濟的“洗禮”,在優(yōu)勝劣汰的殘酷競爭中取勝。在中國日益國際化的進程中,在我國護理與世界護理的接軌過程中,中國乃至全世界對高素質的實用型英語護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從而導致涉外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供不應求,使得涉外護理專業(yè)前景喜人。為此,筆者就如何巧用英語學科特點,結合德育教育,提高涉外護理班級管理實效,談一些體會和感受,以期拋磚引玉。
一、以英語為火種點燃理想的火矩
目前,由于人們對職業(yè)教育認識的片面與偏差,職業(yè)院校往往成為學生高考失利后無可奈何的選擇,致使職業(yè)技術院校生源素質偏低。以筆者所在的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護理系為例,90%的新生在高中的應試教育中屢戰(zhàn)屢敗,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迷茫中對前途抱著虛幻的空想,而缺乏為之奮斗的堅定理想。但是,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每個人都有獲得尊重,追求成功,實現(xiàn)自我的需求。在學生漫不經心的外表下,在放縱叛逆的言行中,掩蓋了太多追求美好未來的向往,抑制了太多自我實現(xiàn)的潛能。為此,筆者以英語和護理專業(yè)為切入點,努力幫助學生重拾自尊和自信,確定人生奮斗目標。
1.展示涉外護理專業(yè)的美好前景,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
不少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和專業(yè)的選擇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有一點卻是共通的,那就是對學生未來就業(yè)前景的深切關注?;诖?在新生入學之初便安排了學生、家長與老師的見面會,通過資料展示和多媒體演示,介紹了21世紀極具前途的熱門專業(yè)——涉外護理,著重展示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來華外國人數量和中外合資醫(yī)療機構逐年大幅增加,同時國際醫(y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國際護理人才缺口巨大。統(tǒng)計表明,未來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家將急需60萬護理人才,引進海外護士成為許多國家解決護士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因而涉外護理專業(yè)學生擁有巨大的就業(yè)優(yōu)勢和個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空間,然而,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現(xiàn)實也對涉外護士的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介紹我系歷年來涉外護理教育的豐碩成果,顯示學校具有幫助學生夢想成真的實力。這一活動成功地提高了家長和學生對學校以及學生未來職業(yè)的強烈認同感,使學生看到了希望,找準了目標,感受了壓力,增強了成就動機。而且,這種關注學生未來,愛生如子的充滿人情味的溝通也有效增強了家長學生對輔導員的強烈認同感和信任感,為以后順利實現(xiàn)家校配合、共同管理教育學生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2.現(xiàn)實的榜樣力量無窮
依據維果斯基的發(fā)展心理學理論,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和目標既不能低于學生現(xiàn)有水平,使其失去激勵的作用,同時,又不能高得讓學生望而卻步,打擊其自信心。那么如何讓一群原本缺少自信而又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不因追求理想過程的艱辛而放棄,不因誤解理想只是不能充饑的“畫餅”,遙不可及而只有“心動”卻并無行動呢?針對青年學生重視同齡友伴這一心理特點,教師聯(lián)系了現(xiàn)已工作在全國及世界各地優(yōu)秀的涉外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擔任校外輔導員,與學生們交朋友,保持長期英文書信往來和網上交流,結合他們的實際工作經歷介紹當今社會英語對于護士生前途的重要性,介紹英語與護理齊頭并進的學習方法,介紹當初他們怎樣在薄弱的基礎上憑借頑強不懈地努力取得今日可喜的成績等等,這些現(xiàn)實生活中同齡友伴們鮮活生動的奮斗歷程和成功經歷,以雄辯的事實向學生們證明,希望于她們就是頭頂上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葡萄”;英語對護士生而言,可成為改變命運的契機,成為通向成功之門的階梯,成為敲響希望之鐘的重槌。這些現(xiàn)實的榜樣深深地打動著并深刻地影響著學生們,成為她們?yōu)槔硐攵床珚^斗的精神向導。
二、借助英語知識和英語學習創(chuàng)建良好班風
1.轉變角色定勢培養(yǎng)高尚人格
長期以來,社會存在對女性性格的一些不公正的負面評價,形成了諸多制約女性自身發(fā)展的角色評價與定位,因而,對于100%女生的護士班,幫助學生轉變角色定勢,培養(yǎng)寬容、堅強、目光高遠等高尚人格,不容忽視。為此,教師充分利用涉外護理專業(yè)的英語特色,不斷挖掘英語教材中所蘊含的人文思想、高尚精神等德育教育資源,鼓勵學生廣泛涉獵各種英語課外讀物,增長有關英美國家文化、歷史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知識,在引發(fā)學生對外面世界的好奇與關注時,不失時機地告訴學生,學習英語固然有著尋求好的工作和好的生存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需求,但它的重要目的和意義之一就是更多更好地了解我們居住的這個巨大的蔚藍色星球以及各色人種的生存狀況與整個人類的前途,因而,應擁有海納百川的寬容與博大,擁有大海無堅不摧的堅強,只有放眼未來,胸懷世界,才不為蠅頭小利所惑,才不為一已之利所惱。這些個人高尚人格的逐漸形成也為班級良好班風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成功的條件。
2.比較東西方文化,提高社會現(xiàn)象分辨能力
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面前,不少青年學生失落了精神的家園,把某些西方文化的“糟粕”視若珍寶,為提高學生對社會現(xiàn)象的分辨能力,《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規(guī)定:“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異,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未來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要充分挖掘英語課文、英文材料或文學作品中積極的文化內涵,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比較東西方文化異同;請外國友人或外籍教師作比較文化的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到美國正在倡導的“回歸家庭”和對溫情的呼喚,了解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日益受到越來越多西方人的推崇,了解到英國人的禮節(jié)和嚴謹,了解到美國人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嘗試的民族精神以及對時間的珍視等。提高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懂得去體會和把握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與真諦,在紛繁的社會現(xiàn)象面前去偽存真,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分辨能力。
3.教唱優(yōu)秀的英文歌曲,培養(yǎng)和諧友愛、團結協(xié)作、勇于拼搏的班集體
現(xiàn)在,許多學生喜歡吟唱英文歌曲,而不少英文歌曲本身就包含著豐富而生動的思想教育題材,通過有選擇性地教唱英文歌曲,以學生喜聞樂見,輕松愉悅的方式,讓學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品質和精神。如Lau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啟迪人們珍視友情,祟尚友愛、理解與信賴。又如,奧運會會歌Hand in Hand(手拉手)中:“Hand in hand, we can start to understand, we can make the world that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Hand in hand, we can…” 深情而真誠的呼喊穿透每一個渴望友愛、和平和美好的心靈,呼吁全世界攜起手來齊心協(xié)力才能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又如,The Cup of Life(生命之杯)中那句大家耳熟能詳的“Go! Go! Go! Alle! Alle! Alle!…” 更帶給人一種奔放不羈、勇往直前的生命活力與激情,在歌聲中更好地理解奧運精神Higher, faster and stronger 所包含的公平、公正、團結協(xié)作和不斷超越的精神內涵。
4.引進英美社交語言和表達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護士職業(yè)素質
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使得護士的禮貌素養(yǎng),溝通技巧和化解矛盾沖突的能力已成為一名合格護士不可或缺的基本職業(yè)素質。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文明禮貌傳統(tǒng)教育內容。但英美社交語言中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英語中隨時使用禮貌用語,人們見面時總是先要耐心而真誠地問候,除與中文類似的“早安”“午安”等之外,時常關切地問候“身體好嗎?” “一切都好嗎?”“學習/工作進展如何?”等,這種有具體內容的問候如能應用于臨床,“你今天感覺好些嗎?”“你今天癥狀減輕了些嗎?”這份關切與細心定會讓病人倍感溫馨。另外,英文中含蓄委婉地表達要求和拒絕的藝術也很值得借鑒,多用“May I…”“Could/Would you…”把生硬冷冰冰的命令和要求變成溫和禮貌的請求和建議,臨床護士應杜絕:“喂!吃藥了/打針了!”而“先生/女士/小姐,你現(xiàn)在方便讓我為你打針嗎?”更能傳達尊重。學習運用英美社交語言和表達習慣,不僅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護士職業(yè)素質,同時,促進了文明和諧班風的形成。
5.開展英文主題班會活動,培養(yǎng)職業(yè)意識
班會活動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班級可憑借英語發(fā)揮涉外護理班特色,開展了大量生動活潑,形式各異,寓教于樂的英文主題班會活動。如:Please Guess Who She Is.(猜猜她是誰)的找優(yōu)點活動;We Are Happy And Lucky Girls.(我們是快樂而幸運的女孩)等活動,鼓勵學生帶著欣賞和感激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和生活中的快樂和美好。圍繞護士職業(yè),開展了大量以Keep Patients in My Heart(病人在我心中), To Be A Good Nurse(做一名好護士), Essential Qualities For A Nurse In the New Century(新世紀護士基本素質),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Successfully(如何與病人成功溝通)等為主題的英語演講比賽,英語作文競賽,英語戲劇表演等,成功地培養(yǎng)了學生強烈的職業(yè)意識,明確了自身的奮斗方向。同時,在這種活潑開放的氛圍中和運用英語進行表達的過程中不少學生消除了害羞內向的性格。
綜上所述,在涉外護理班級管理過程中,巧用英語的特點,將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成功地培養(yǎng)涉外護理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個人修養(yǎng)、職業(yè)意識和思想道德水平,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實用型涉外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剛婭.國際國內護理人才資源狀況與加強我國高職高專護理人才培養(yǎng)[J].樂山職業(yè)教育,2008,(2):1-3.
[2]劉麗玉,申波.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 2007,(5): 43-45.
[3]張彩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探討[J].基礎教育, 2007,(8): 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