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艷
【摘 要】目前,中學生當中存在著為數(shù)不少的厭學體育的學生。本文從轉變學生對體育的學習態(tài)度;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因材施教;改革教材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形式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了激發(fā)厭學體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措施。
【關鍵詞】厭學體育行為 積極性 措施
一、從思想上轉變學生對體育的態(tài)度
所謂轉變學生態(tài)度,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轉變學生對體育的各種不正確的態(tài)度,使體育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和未來生活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1.分析現(xiàn)在學生對體育的認識
目前,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著注重學生的升學率,忽視體育鍛煉重要性的現(xiàn)象,以致不少學生認為只要文化課成績好,體育成績及格就行了。從而使得許多學生對體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對體育學習不僅積極性不高,而且存在著嚴重的厭學思想。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轉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
2.通過具體手段,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體育教學中,用來改變學生學習的手段是多樣的,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講解、教育,有目的地舉辦體驗論談,宣傳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了解體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體育在人才成長發(fā)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體育的學習,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和良好的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tài)度,從而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
二、按照學生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
由于學生家庭、生長發(fā)育、興趣愛好、接受能力、身體素質及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差異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區(qū)別對待,因人而異??茖W地、合理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練習密度和強度。例如,在跨欄教學中,素質好、跨欄技術好的學生是越跨越有勁,但那些體質差的學生,怕跨不好,被同學笑話,怕教師指責,總是躲在別的同學后面或站在一旁看。此時,教師應因人而異,對跨欄技術好的同學提高欄架高度(標準高度以下),提出改進和提高動作技術的要求;對體質差的學生降低欄架高度,增加一些輔助練習和誘導練習,并耐心和藹地鼓勵、幫助輔導他們。對于他們在鍛煉中表現(xiàn)的一些不足之處,不諷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時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隨時加以肯定,公開進行表揚,這樣就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消除厭學體育學生對體育的厭學傾向。
三、結合專業(yè)特點和時代要求,改革教材內(nèi)容
1.當前教材在內(nèi)容上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對教材內(nèi)容的深度、廣度、針對性和實效性考慮較少,往往只從規(guī)定課時與項目的搭配上作些簡單的調整。從目前實施的體育教學大綱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從小學到中學各階段所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重復的比較多,針對性、特殊性不明顯,這勢必會影響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特別是中學階段,隨著學生生理、心理的逐漸成熟,一種綜合效應的體育價值觀在學生中逐漸形成,興趣廣泛而講求實效。
2.結合專業(yè)特點和時代要求進行改革
根據(jù)學生興趣廣泛而講求實效的體育價值觀,在中學體育課教學內(nèi)容和課時搭配上就不能簡單化,而要深入、周密的進行分析和研究,提供豐富多彩而又適合學生特點的項目,滿足學生對體育的各種不同的特殊需要。各中學在嚴格遵守教學大綱的同時,可根據(jù)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在體育課學習內(nèi)容的配置上,作些靈活而有效的安排。就我校體育教學而言,大多數(shù)男生喜好足球、籃球、對枯燥的田徑項目不感興趣,我們就應該發(fā)展學生的愛好,再教他們?nèi)娴恼莆阵w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體育項目進入社交場合,如羽毛球、網(wǎng)球、飛標等,這些都可以納入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興趣比較高,同時對他們今后走向社會,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四、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多樣的教學手段)
根據(jù)學生好勝心強和興奮容易轉移的特點,可采用競賽、游戲等多樣的教學手段。例如,在加速跑練習中,如果每節(jié)課都采用直線跑,糾正動作跑等幾種常見的辦法,學生就會興趣大減。如果組織他們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迎面接力賽跑”,課堂就會出現(xiàn)你追我趕,爭上游的活動氣氛。在準備活動中,加一些游戲,如網(wǎng)魚、貼膏藥等也能使體育課堂生動活潑。再如,中長跑教學,采用變換隊行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趕超跑、分組對抗賽等,也能使學生興趣增強,情緒高漲??傊?將新穎多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融入教學過程中,可以使教學過程充滿吸引力。
五、以課外活動為突破口,改革教學形式
從目前各學校的教學情況看,學生對課堂教學比較重視,而對課外活動重視不夠,其原因是形式單調,缺乏必要的引導和組織。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且還使一些學生把體育當成了一種累贅,從而導致了厭學傾向的產(chǎn)生。改革體育教學形式,豐富課外活動是引導學生投身體育、培養(yǎng)興趣、戒除厭學行為的重要突破口。
1.進行課余體育活動
學校首先應根據(jù)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能力,在課余時間開設田徑、體操、球類、棋類等各項體育活動,配備有體育專長的教師或學生分工負責,現(xiàn)場輔導,學生可憑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2.進行課外體育輔導
課外體育輔導是學校輔導體弱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這種輔導是體育課教學的補充,可以完成體育課計劃內(nèi)無法完成的任務。從而大大提高學生體育的運動能力和學習興趣。
3.組織學校體育代表隊
學校組建體育代表隊,進行課余體育訓練。這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學校體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選拔具有體育天賦的學生,打破年級、班級的界限,根據(jù)年齡和運動項目,組成各個專項體育集訓隊,由體育教師任各集訓隊的教練,逐步形成學校體育的傳統(tǒng)。
六、小結
從教學的方法、形式、內(nèi)容上進行改革,在教學中提高教學的藝術性,從體育的審美、欣賞、保健等方面開闊學生的思路,加強教學中的感情投資,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社會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使其能夠更加從容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能夠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雪娥,李金芬,韓宏義.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D].湖南全民健身學術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