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勇
【摘 要】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自主學習。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應堅持全面、和諧、多元化原則,課堂教學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該因人而異,實事求是地探索、實踐、分析和總結教學方法和模式,優(yōu)化形成一套學生喜歡的、效能優(yōu)越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英語課堂 教學模式 建構 優(yōu)化
以新《英語課程標準》為標志的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積極開發(fā)、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合作意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自主學習。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該如何建構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呢?
一、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原則
1.面向全體學生
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不要求教師去做伯樂,教師應該是園丁。就英語學科的特殊性而言,更應如此。通過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任務鏈,多層面,多角度的評價視點,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去吸引、鼓勵每位學生以主動的姿態(tài)走進課堂,要參與者,不做旁觀者。這就要求老師公正地待每位學生,關鍵是要相信他們能行。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情、語言去吸引他們,用活動的成功去刺激他們。當然,教師也應該采用多種形式,如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自由結對合作等,達到讓每個同學都能由開頭的膽怯害羞逐步過渡到自愿樂意,讓每個學生在下課時,能這樣自我評價:“我學到了……”“我敢……”“我會……”
2.融洽師生關系
教師在課堂上能用各種有效的活動、任務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合作、自覺互動,其師生關系必定是平等的、融洽的。學生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老師的微笑是那么真誠,目光是那么慈愛,話語是那么熨貼,評價又是那么的催人上進。老師不再是那個只會拿著教鞭、板著面孔、瞪著眼睛的“法官”了。在活動中,老師也不只是一個學生合作互動的指導者,他本身還應是活動的參與者。比如在教“Is that a car/bike/jeep…?”時,為了使學生對此能自如的運用,教師可安排一個猜物游戲。由一個學生舉著畫有交通工具的圖畫,讓另一個學生背著圖畫來猜,學生的興致極高。當老師也以一個普通者進入游戲時,學生的感覺就會更加興奮,老師在他們的心目中會顯得更為親切,更為真實。師生關系因而會得到和諧的發(fā)展。
3.合理評價學生
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點評、評價宜堅持多元化,其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熱情和靈感,所以點評要及時、積極。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導,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課后的評主要是作業(yè)中有針對性的文字點評,把教延續(xù)到了課后。點評要及時、有鼓勵性、靈活多變。有效的課堂評價,點燃了學生的激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讓教與學變得更加富有魅力。評價過程中要時刻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教師對待合作學習的評價應全面,既要重視學習結果的評價,又要關注學習過程和方法的評價;既要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還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習慣、參與程度、社交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評價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教師評、學生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形式。
二、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環(huán)節(jié)
1.目標呈現(xiàn)
教學中的每一堂課都有各自的目標任務。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任務型教學的要求,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應呈現(xiàn)目標任務,讓學生明白該學什么。呈現(xiàn)目標可以通過音樂、幻燈、投影、圖片、錄音、多媒體、簡筆畫和板書等方式。目標呈現(xiàn)要求簡單明了,直截主題,富有趣味性。
2.聽說領先
語言教學的根本宗旨是讓學習者掌握聽說技能從而運用于交際。聽先于說,是語言的輸入,說是語言的輸出即運用的表達。英語教師要始終如一地堅持每堂課使用有聲教學,諸如VCD、錄象、錄音、對白、聽寫等,特別要切實把握好教材中的PAIRWORK、GROUPWORK、LISTEN & PRACTISE、LISTEN & WRITE等目標任務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課堂聽說訓練要以學生為中心,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盡量顧及到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訓練的機會,自由尋找PARTNER應是英語課堂教學常有和積極倡導的活動。聽說訓練能延伸到課外即“用英語做事”,我們的教學方能謂之成功。
3.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即表演,是強化和鞏固聽說訓練的最佳途徑。該活動是將教材知識進行再現(xiàn)和活化,以致于結合現(xiàn)實,把英語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教科書中的JUST FOR FUN、GUESSING、ROLE- PLAYING、PRACTISING、PLAYING GAMES、PAIRWORK等以及功能話題GOING SHOPPING、ASKING the WAY、TALKING ABOUT WEATHER、SEEING THE DOCTOR等都是情景模擬的最好材料。課堂中的情景模擬表演能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合作精神,長期使用,師生都會受益匪淺。
4.閱讀強化
閱讀是擴大語言輸入量、培養(yǎng)語感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一陣活潑歡快的情景表演之后,同學們方興未艾,教師趁勢推出閱讀任務。這一步要求教師有備而戰(zhàn),提前選取內容相關的可讀性強、趣味性濃的閱讀材料,包括教材中的CONVERSATIONS、PASSAGES、LETTERS、PICTURES以及附錄中的LISTENING MATERIALS等。閱讀可以是跟讀、朗讀、默讀、精讀和泛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地分角色讀比直接要求學生背誦效果要好得多。
5.啟發(fā)點撥
啟發(fā)點撥即幫助和指導?!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不應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闭n堂教學是一項雙邊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互動過程,教師需要根據(jù)課程的目標、學習活動的要求、學習過程的需要以及學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尤其要充當好知識海洋中的導游,為學生排憂解難。
6.能力拓展
能力拓展即課堂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是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后一環(huán),是檢驗一堂課效果的關鍵所在,特別是筆頭訓練的強化和落實將得以體現(xiàn)。為此,教師要合理而有效地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非特殊情況外,能力拓展的時間不應低于課時的1/3即15分鐘。否則,“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將永遠是一句口號。能力拓展要力求形式多樣,有新穎感和吸引力,有層次、有梯度、有針對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結語
課堂教學模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的態(tài)度不斷探索、實踐、分析和總結教學方法;堅持終身學習,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武裝自己,更新育人觀念,不斷提高和完善業(yè)務水平,形成一套學生喜歡的、效能優(yōu)越的教學方法體系,那便是最好的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余文森,吳剛平.新課程標準的深化和反思.2004,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孫錢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合作模式研究與實踐.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