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琦
新課改形勢下高中學校管理必須注重以人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學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作為學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性化”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軟環(huán)境”管理相結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實現(xiàn)學校管理的科學化、人文化。
一、校長以校為本,學校以人為本
1.校長要熱愛學校,教師熱愛事業(yè)。一所好學校,其聲譽不是靠吹捧出來的,而是全體教師用汗水澆灌出來的。要建設好一所學校,首先要求校長擺脫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態(tài),把全部身心獻學校。校長首先要學會做人,校長的權威不是來自職位和權利,而是來自自身的人格力量。在學校的生活實踐中,校長應該用強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師生,既對領導負責,又對教師和學生負責,要把自己全部心身都投入到學校的建設中去,深深地熱愛學校,熱愛全校老師和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命運和學校的榮辱緊緊地聯(lián)系到一起,和學校一起成長。
2.校長要有思考力和行動力。要常常深入課堂、操場、辦公室,通過參與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活動,和教師交談,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握學校跳動的脈絡,并切合實際的對學校的發(fā)展進行思考。要常通過網(wǎng)絡、報刊等多種途徑向先進學校學習,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別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要不斷地學習政策法規(guī),增強政治敏銳性,通過對國家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學習和比照,從中發(fā)現(xiàn)學校存在的問題,然后不斷完善相關規(guī)章,明確在管理中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先做,哪些可以緩做,由此來制定學校發(fā)展目標和尋求新的發(fā)展空間。要關注時事,從多種媒體傳播的相關信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吸取教訓,這有利于揚長避短,未雨綢繆。
3.校長要有親和力和感召力。校長和教師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除了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外還是同事、是朋友關系;要尊重教師在學校的地位,要激勵教師的主人翁精神,要尊重教師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知識更新的要求。校長要搞好服務,要把教師的發(fā)展、學生的發(fā)展、學校的發(fā)展作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務,以極大的熱情和努力去為教師著想、服務。
4.校長要有天容萬象、海納百川的氣度。作為領導者,要本著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質(zhì)、看發(fā)展這一立腳點去看待教師,要堅持舉大功而不記小過,舉大善而不計小瑕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每個教師的積極性;要盡可能地虛心、真誠地去發(fā)現(xiàn)每個教師身上的長處,努力向他們學習,凡是不要求全責備。
5.校長要知人善任,善于把精神和物質(zhì)統(tǒng)一起來。對于教師來說,在物質(zhì)待遇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勵,而精神激勵又以相互敬重的信任激勵和肯定教師勞動成績和成果激勵為首要。校長要當有心人,要記好每周備忘錄,針對不同的人和事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方式對教師進行表揚。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
二、校長要建立學習型組織,是新課改下人文管理的核心
1.要培植學習型的組織,校長首先就應該不斷學習:學習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法規(guī),不斷更新知識,關心時事,關心國家和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知識,學習現(xiàn)代信息技術知識,了解如基建、安全等一般常識,并帶頭實踐
2.大力倡導敬業(yè)精神,努力樹立團隊意識,營造團隊精神。我校通過深入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為契機,鼓勵教師熱愛學校,熱愛學生,把學校的榮譽和自己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同時,注重群體作風打造,規(guī)范教師八小時之外行為。要注重教師群體精神、群體意識、群體意識的打造,使之成為一種辦學精神。我在教師間大力倡導淡化物質(zhì)往來,看重精神交流、溝通與理解,使大家工作既感辛苦,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感受工作是美好的,感受和諧相處是美好的,生活既有壓力,又倍感充實,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融入了學校這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之中。
3.新課程改革需要教師具有現(xiàn)代教育意識,人文情懷,廣闊的視野和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知識結構。我在實踐中認識到,在提高教師綜合素質(zhì)的若干途徑中,校本培訓是構建學習型教師隊伍、使教師的職業(yè)生命注入新的活力的有效形式。校本培訓以其靈活而多樣、經(jīng)濟而持久、實際而全面的鮮明特色逐漸成為全世界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主流。我們的做法:一是充分利用學校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從遠程教育資源網(wǎng)上下載大量的優(yōu)質(zhì)課實錄,刻制成光盤供教師觀看學習;二是購買教育理論書籍和訂閱多種教育雜志供教師借閱;三是搭建舞臺,給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四是認真進行每周的日常教研活動,做到時間、內(nèi)容落實,幫助教師轉(zhuǎn)變觀念,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校長要注重科學方法,這是人文管理的關鍵
1.學校的一切工作既是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又是為了顧及全校師生的根本利益,所以,師生理當有知情權,決策時就應該聽取教師甚至學生的意見。盡可能地讓每一位教師明白學校發(fā)生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一工作做好了,校長和教師的距離自然就拉近了。
2.工作有條理,辦事講效率,言行要一致,這樣,可使教師少勞心。校長要善于從老生常談的常規(guī)管理中樹立信譽,幫助教師有條理地工作。定下來的常規(guī)制度要保持穩(wěn)定,年年如此,說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持之以恒,始終如一。常規(guī)管理中還要注意在不違反師德常規(guī)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尊重每位教師的生活習慣,更不要隨意克扣教師的假期,盡可能的少占或不占教師休息日,這樣既讓他們心情舒暢,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要鼓勵教師努力工作,享受生活,享受人生。要把一個學校治理得有條有理,校長除了要有人情味,同時還要彈性用權,柔中有剛,能夠處事果斷,堅持原則,能勇于改革,做到有“硬肩膀”、“硬耳根”,有時還要有“硬手段”。在人文管理中,對一些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校長還是有必要講原則的。
總之,“萬古綱常擔上肩,脊梁鐵硬對皇天”,做校長就要做讓人民滿意、讓師生家長滿意的好校長?!?/p>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