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學強 李永華
【摘要】互動式教學是整合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充分發(fā)揮教學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在互動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以實現(xiàn)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形式。當今教育要真正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和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互動式教學尤為重要。
本文從互動式教學的理論依據(jù)、互動式教學的方式、互動式教學的意義簡單的闡述了政治教學中的互動合作教學。
【關鍵詞】政治、教學、互動合作
Discusses in the political teaching shallowly the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teaching
Duan XueqiangLi Yonghua
【Abstract】The interactive type teaching is in conformity teaching process each essential factor, displays the teaching both sides subjective initiative fully, in the interactive optimization course content and the process, realizes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one kind of teaching form. Now educates must realize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ruly and display student's in teaching process main body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fully, interactive type teaching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rested on, the interactive type teaching way, in the interactive type teaching significance simple elaboration politics teaching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teaching from the interactive type teaching's theory.
【Key words】Politics, teaching,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1.互動式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1.1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新理論
“以人為本”是以人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學校教育中的“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根本,學生是教學的第一主體,也是最根本的主體,以學生為對象、以學生為目標、以學生為動力,在教學中構(gòu)造互動平臺,平等對話,凸現(xiàn)主體,投其所好,滿足其所求,使學生的本性價值、潛能、人格、主體性、能動性都能得到尊重和發(fā)揮。
1.2符合“素質(zhì)教育”、“終身教育”的戰(zhàn)略要求
開展互動式教學,在開放靈活的互動之下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培養(yǎng);能激發(fā)其自身的潛能,對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較有促進性;特別是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使學生將來能更好地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且能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最終形成“學習快樂”的意念,這又將是他們終身教育的強大動力。
1.3符合增強教學心理效應的原則要求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掌握理論知識和各種技能等,都是有教育心理規(guī)律可循的。開展互動式教學,引入競爭,積極參與,巧設情境,激發(fā)情趣,聯(lián)系實際,明辨是非,大大增強了教學的教學心理效應,符合教育心理規(guī)律的要求。
2.互動式教學的方式
2.1師生互動
這是課堂教學中最主要、最常見的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等方式,結(jié)合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興趣愛好、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教材的難點、重點以及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指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開展探究性學習。學生也可以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教師則及時做點撥,啟發(fā)、帶領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師生互動應是全方位的,可以是互動形式的變化,互動時空的變化,互動內(nèi)容的變化等?;硬灰欢ň窒拊谡n堂上,可以延伸到課外。內(nèi)容可以是書本知識,也可以是生活現(xiàn)象、時事等。
2.2學生之間的互動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課往往能收到明顯的教學效果,而且這種教學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主要形式有:①討論法。通過討論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也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等。②辯論法。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③競賽法。如針對某一教學內(nèi)容把學生分成幾組,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由學生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對表現(xiàn)優(yōu)秀者,給予表揚,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3與學生家庭的互動
家庭教育也是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此應利用家庭教育來為政治課教學服務。具體做法可以讓家長配合教學做一些工作。如講述“家庭保護”內(nèi)容時,可寫一封“致家長的公開信”,讓學生帶給家長,讓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家庭保護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最后利用回信開一個班級新聞發(fā)布會,使學生得到來自家長建議、看法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2.4與其他各學科互動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與很多學科都有聯(lián)系。因此應加強與其他學科,特別是歷史、地理之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只有這樣,政治課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各學科之間可以進行多方面的互動,但主要還是學科內(nèi)容上的互動。如政治課教學可列舉歷史上或地理上的知識去分析,以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3.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3.1能激活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活”中學習
課堂教學氣氛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教學效率的高低,關系著能否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興奮狀態(tài),學生能在“活”中學習,消除學生的顧慮和恐懼心理,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問題。從而有助于學生素質(zhì)和能力的提高,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
3.2能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
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要讓學生“動”起來,首先要讓學生“動眼”,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看書。教師展示教學目標,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的主體。學習通過看、思考,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作用,克服“滿堂灌”的弊病。學生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3.3能培養(yǎng)學生“講”的能力
在政治課教學中,除了讓學生開口讀書外,還應安排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討論。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都可成為討論的內(nèi)容。討論時讓學生展開爭論、拓展思路、發(fā)散思維、共同啟發(fā)、相互長進。通過討論學生學會思考、歸納。并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要使學生的“少講”、“不講”變?yōu)椤岸嘀v”、“會講”,變學生的“沉默寡言”為“能言善辯”,使學生在“動口”中培養(yǎng)“講”的能力。
3.4能培養(yǎng)學生“做”的能力
“做”即是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深入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得出結(jié)論、接受教育。做“做”可以是參觀、訪問、調(diào)查、開主題班會、辦展覽、出黑板報、墻報、宣傳欄、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讓學生動手在課堂上練和在課外“做”,如學習“股票、債券和保險”內(nèi)容時可分組開展調(diào)查,也可以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進行調(diào)查、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議。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互動式教學符合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自身特點,使教育理念更新,教學觀念更先進,教育資源更優(yōu)化,師生關系更和諧,育人環(huán)境、育人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是素質(zhì)教育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郭長炎:心理學專題(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2] 2、顧明遠: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4] 范煜華,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2004-5.
收稿日期: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