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玉芳
摘要:在農(nóng)村中學要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通過引導式課堂教學,方向性自主閱讀,展示性知識再傳遞三個環(huán)節(jié),切實提高閱讀效率,實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課外閱讀;指導
近幾年來,農(nóng)村中學幾乎都建有圖書室和閱覽室,圖書室擁有圖書上萬冊,幾百種類。閱覽室擁有刊物上百種。學生可以在規(guī)定時間借閱圖書,學校還安排了閱覽課,每周一節(jié)。學校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有力的保證。那么,閱讀的效果如何呢?閱覽室里,教師在上面看書,學生在下面看書,學生自由閱讀,看什么都行。鈴聲一響,涌出閱覽室。試問學生一節(jié)課收獲有多少?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提高多少?學校豐富的圖書資源又能有效利用多少?《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鄙虾谜n外閱讀指導課,就成了落實新課標要求,提高閱讀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如何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呢?筆者結(jié)合課題研究的實驗成果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引導式的課堂教學
課外閱讀指導課,不是與課堂教學毫無關系,相反,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連??梢哉f,課堂教學是上好閱讀指導課的基礎,發(fā)揮著主陣地的作用。試想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指導課,課上用于閱讀指導只有10—15分鐘,只憑一周的10—15分鐘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遠遠不夠。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上,根據(jù)實際情況,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從而形成一種能力。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學習的引路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
如講《珍珠鳥》一課時,課文篇幅不長,學生理解主題難度也不大,這時可以放手讓學生理解課文。在學生朗讀課文后,首先要求學生提取文中重要信息,并用一兩句話概括。然后找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教師提示:可以是遣詞造句方面,修辭手法運用方面,布局謀篇方面,主題領悟方面……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鼓勵其他學生回答,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加以引導,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歸納。整個教學流程為:提取——質(zhì)疑——釋疑——歸納。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掌握了閱讀文章的三個策略:(1)提取概括策略。(2)問題導向策略。(3)激活經(jīng)驗策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了引導,促使學生形成一種能力,為課外的有效閱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方向性自主閱讀
所謂方向性自主閱讀,是指在進行課外閱讀時,為學生指明方向,學生在指定的方向內(nèi)自由閱讀。課外閱讀指導課大體分為三部分:
1.專題閱讀方法指導,即規(guī)定閱讀的方向性,使學生明白閱讀的目的和任務。此環(huán)節(jié)大約需要10—15分鐘。要求內(nèi)容目標集中,每次只能教給學生一種閱讀方法甚至一種方法的一個方面。如閱讀的方法有:精讀、略讀、速讀。品味性的精讀可以分為詞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個專題。還可以教學生如何寫讀后感,如何做讀書摘錄卡片,如何推薦好書,如何進行比較閱讀……
2.學生閱讀實踐。此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教師為學生順利完成閱讀提供一切保障。
3.形成閱讀成果。此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完成閱讀成果。有的閱讀成果課上不能完成,作為課下作業(yè),教師注意做好課下的指導。
三、展示性知識再傳遞
學生閱讀后形成的成果,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交流閱讀經(jīng)驗,達到成果的共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成果給予評價,充分肯定優(yōu)點,中肯指出不足,點明今后努力的方向,為有效閱讀積累經(jīng)驗。如:以“讓好書成為一生的朋友”為口號,開展“優(yōu)秀讀物推薦會”、“師生同讀一本書”、“讀書筆記評比展覽活動”、“讀書小報評比與展覽”、“課本劇創(chuàng)作及表演活動”、“讀書演講比賽”、“我心中的英雄”等一系列讀書競賽活動,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品嘗到成功的樂趣,開始樂于讀書,勤于讀書,善于讀書,把讀書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引導式課堂教學,方向性自主閱讀,展示性知識再傳遞,此三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緊扣,是一個螺旋動態(tài)上升過程。引導式課堂教學是基礎,方向性自主閱讀是關鍵,展示性知識再傳遞是效果。只有將這三環(huán)節(jié)把握好,才能上好課外閱讀指導課,切實提高閱讀效率,實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中學語文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