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教育離不開社會,即離不開他所生活、生長的環(huán)境。所以構建教室文化、營造靈動氛圍,對班級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讓教室的每個角落、每個墻面都能說話,都能微笑,都能教育人、催人進步,讓整個教室空間充滿文化的氣息,才能讓教室真正成為一個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凈化心靈、陶冶精神的環(huán)境。讓教室成為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的空間,成為師生心靈交匯的場所。
一、讓教室成為一個散發(fā)書香的天地
書香教室是一種氛圍,是一種風貌,是班級文化的集中顯現(xiàn)。班主任要努力打造一個充滿濃郁文化氣息的“書香班級”,讓學生親近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獲得智慧的啟迪,汲取成長的養(yǎng)料,使閱讀成為學生最為自然的生活狀態(tài),讓閱讀引領學生成長。
在班級的一角設立圖書角,每個同學把自己喜愛的圖書獻出來,與大家分享;也可以由老師提供孩子喜歡的書,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主、溫馨的閱讀空間,讓他們?nèi)ヮI略知識的魅力,感受濃濃的人文氣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我們的學生在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蓖瑯?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教室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是老師教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對書籍的熱愛、對知識的向往、對真理的追求、對人性真善美的個性化解讀。
二、讓教室成為一個回歸生活的家園
我們的教室應充滿溫馨的生活氣息和濃濃的童趣。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我們可以和學生一起動手分別把教室布置成“春色明媚”、“星光燦爛”、“金秋豐收”、“冬日浪漫”等不同的風格,讓學生在綠綠的草地上、五彩繽紛的花叢中識字學文;在蟬鳴的林間小溪旁、浩瀚的星空中展開研究性學習;在稻浪滾滾、瓜果飄香的豐收園里吟詩作文;在千姿百態(tài)的窗花和圣誕老人的祝福中進行言語交際和實踐活動。這樣的學習該是多么的有趣啊!
除此之外,教室里還可以根據(jù)本班孩子的特點,開辟探索角,鼓勵學生把自己想知道但目前靠自己的力量還無法找到答案的問題和研究內(nèi)容公布出來,共同探討、研究,培養(yǎng)孩子們的探索與合作精神。
如能做到這些,那么往日那冷冰冰的、僵硬乏味的面孔就會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充滿了溫馨與快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家”。沐浴著濃濃的富有成長氣息的陽光雨露,孩子們能不輕松愉悅地健康成長嗎?
三、讓教室成為一個平等對話的環(huán)境
“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墻壁說話”。我們要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可以在墻上掛學生最喜歡的名人名言,使學生在偉人們高尚的情操和品格的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良好熏陶。在“對話”中,還要多一些人文化的提醒,從而引導學生平時的一言一行。
蘇霍姆林斯基所在學校有一則標語:愛自己的母親!多么普通的話語,但比那些用成人口吻寫成的守則和規(guī)范更令人容易接受,更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心靈。
四、讓教室成為一個挑戰(zhàn)自我的場所
教室挑戰(zhàn)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并不是一味地為難學生,而是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適當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難題”,鍛煉其擺脫依賴、克服困難、承受挫折、培養(yǎng)自信、增強勇氣。
每學期開學初,讓學生們在自己班級設計的“心愿樹”或“成長袋”上掛上這學期自定的一個奮斗目標,讓學生們許下心愿后并為之不斷努力,體驗挑戰(zhàn)自我、獲得成功的喜悅。
五、讓教室成為一個展示才華的舞臺
在班級的墻面上設立一個美文角和書畫欄,把孩子們的美文和書畫作品貼上去展覽,每兩周更換一次,也可以體現(xiàn)“機會均等”的理念,讓每個孩子都展示自己最好的作品,自己和自己比。
人人都是平等的,一個小小的成績欄,是大家智慧的結晶。在這里,杰出的同學得到了認可,而成績平平的同學,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成就感。這樣,可以使好的不至于驕傲,差的也不至于自卑。特別是組織學校“開放日”的時候,可以讓每個孩子能自豪地對來訪者,對來參加家長會的父母朋友說:“瞧!這是我的!”如果每個孩子都能這么自信,那么教室就成了每一位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
班級文化建設從教室文化建設開始,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滲透作用。它以生動活潑的形式、積極健康的內(nèi)容,把對學生的教育寓于可感知的情景中,造成一種意境,滋潤著學生的心田,熏陶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來到教室就感受到文化的氣息,走進教室就有一種精神受洗禮的感覺。這就是文化。這種文化容易被學生接受,容易陶冶學生,容易積淀成一種底蘊,這種教室文化能使班級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