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艷玲
對話,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的一種體現(xiàn)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學方式?!缎抡n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效率的高低,往往取決于對話過程的有效程度。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話存在的問題
一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對話。
二是以少數(shù)學生為中心,多數(shù)學生當聽眾的對話。
三是沒有中心,沒有主題的對話。這種對話表面上看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化表達,但卻極不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領悟,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有效對話的研究
(一)有效對話的表現(xiàn)形式
1.師本對話
在閱讀課堂中,要學生有感受,教師首先要有感受;要學生能體驗,教師首先要能體驗;要學生能動情,教師首先要能動情。
“教師就是課程”,師本對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設計教學思路的過程。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只是對照教參,大致瀏覽一下課文,然后在備課本上把教案抄一遍,就算備好了。以為這樣就能駕馭課堂,就不會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對教材進行解讀分析,查閱相關的文本、音像資料,再給出一份詳細的教學流程設計。
2.生本對話
在語文教學中,作為文本的教材是語文學習的憑借,因此學生不可避免地要與之進行交流和對話。在教學中激活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閱讀中來,在閱讀中形成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憑借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相關經(jīng)驗積累,以自己的方式解讀文本,參加文本的意義建構(gòu)。這種閱讀不再是教師強加的分析,真正實現(xiàn)“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3.師生對話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幾乎是教師的獨白,包辦替代了學生的思考權和話語權,學生沒有主動性和自主性,教師與學生之間是灌輸與被灌輸?shù)闹骺腕w關系。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將師生關系定位為一種對話交往關系,兩者在對話中相互碰撞、相互回應、相互融合,雙方互相傾聽和言說,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對話中獲得精神的交流和分享,閱讀對話的價值得以凸現(xiàn)出來。
4.生生對話
積極搭建學生之間的對話載體,使多方面的信息得以溝通,閱讀的經(jīng)驗得以交流,學生的知識得以互補。在有效對話中,鼓勵學生彼此對話、相互交流。在對話的氛圍中,學生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縛,充分自由地表達各自的意見,從而打破自己的封閉狀態(tài),走出自己的小圈子,進入更加廣闊的領域。通過學生個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交融,來共享知識、共享經(jīng)驗、共享智慧、共享情感。
(二)有效對話的實施途徑
1.營造對話氛圍,使學生想說
在教師與學生交流時,教師居高臨下的發(fā)問甚至責問,學生會產(chǎn)生畏懼緊張的心理,學生的思維、語言、表情等都會呈現(xiàn)出一種僵化的狀態(tài)。這時與學生的交流就難以開展。
(1)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
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tài)走進課堂,尊重學生的觀點,以熱情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對話。一旦“對話”離開了民主與平等,只能算是教師的“獨白”。
(2)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個體,對某個問題的認識程度、反應速度、思考深度都不同。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
2.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對話
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應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對話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他們對話的欲望和熱情。
(1)利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3)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3.抓住時機,積極維持對話
(1)在學生生疑時,引發(fā)對話
(2)當學生感情體驗較淺時,拓展對話
(3)當學生理解有偏差時,點撥對話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高低,往往取決于對話過程的有效程度。熱鬧的課堂不一定會有有效的對話,但有效的對話卻往往駐足于熱鬧的課堂。讓我們處理好師本對話、生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讓有效對話真正走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唐??h唐海鎮(zhèn)新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