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利
科技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相對于教育戰(zhàn)線的教師們來說,改革舊的教育弊端,跟隨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把素質教育這一課題搬到我們教育教學的首要考慮和研究的日程是勢在必行的,尤其是在語文這一塑造靈魂的科目上,作為一個年輕的語文教師,對于素質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我在這里談談我的見解。
1.情感是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主動認知和心理活動高度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情感被激發(fā),能促進意志的發(fā)展,推動學生更加勇敢、自信地去學習,不斷獲得成功。教育學家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梢?情感因素是學生接受信息的閥門,積極的情感是學生認識活動的“能源”和“發(fā)動機”。
2.讓生活走進語文教學的課堂,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這依賴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
教材是教師所傳授知識的載體,是我們教學素材的參考依據,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理論平臺,有著很強的科學性、思想性、知識的系統性。所以,教材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指導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不能依賴于教材,被教材的編排思想和內容束縛住手腳。我們應該結合實際,合理組合教材、運用教材,讓教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
3.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是主導,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
教師是教學目標的制定者,教學內容的決定者,教學方法的組織者,教學教程的設計者和教學效果的檢測者。
4.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口語交際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素材和學生身邊的事例來激活思維,提高其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為了能夠讓學生貼切、真實地感受、回味、體驗買文具的過程,增強口語交際的實用性、生活性,用再現生活情景的方法,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東西搬進課堂,搬到學生的身邊。用實際的東西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把生活中的一些抽象的事物具體化,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把枯燥的語言訓練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
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教育教學始終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但是要真正地實現這樣的教育目標,就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探索適合于新時代需求的教育教學方式,做到讓語文走向生活,實施好第一步——讓生活走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這樣才能真正地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實現全國人民素質的總體提高。
作者單位: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望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