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掌握一些外語教學心理學,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隨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不良的學習心理,及時消除學生學習心理隱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引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最大的學習潛能。
【關(guān)鍵詞】英語學習;心理障礙;畏難心理;放棄心理
【中圖分類號】G 613【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1-1270(2009)4-0106-01
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英語在各地的小學都已開設(shè)。然而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仍會遇到各種障礙,一部分學生在學習認知過程中以消極、被動的態(tài)度對待,其結(jié)果是知識學得不完整,學習效果不理想。有六成左右的學生說英語時,是先想中文,再譯成英文,這就大大降低了說話的速度,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難于形成英語思維。再看學生們在學校里的練習機會:上課積極發(fā)言的不足一半,課下與老師、同學用英語交流的也很少。由此可見,如何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學習英語對我們老師來說意義重大。那么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普遍都存在那些心理障礙呢?
一、畏難心理和焦慮心理
畏難心理和焦慮心理的產(chǎn)生一般是剛接觸英語這門學科的內(nèi)向?qū)W生,他們往往不自信,不敢舉手、不敢開口,甚至讀一個簡單的單詞也會產(chǎn)生誠惶誠恐的心態(tài),其根本原因就是怕引來其他同學的嘲笑以及老師的批評。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由于自己的畏難心理在作怪,使他們更容易犯那些不必要的錯誤,從而進一步阻礙了這些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上進心。一旦學生出現(xiàn)了錯誤,我們老師也不要馬上給予否定或者批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都帶有情緒傾向,在學習過程中,當他們對英語產(chǎn)生抵觸心理,由于焦慮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造成過分自卑,自我否定,失去自信和自我評價過低等不良后果,教師將很難改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反之當學生只要有所進步,教師就應(yīng)給予鼓勵和表揚,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慢慢地形成良好的心理傾向。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經(jīng)常用一些小印章和小貼畫作為獎品;“Great!/Good job! /Well done! /Very good!”, “You are clever!/Clever boy!”,“I'm sure you'll do better…”這些充滿摯愛、信任與期望的語言。還可以用翹手指、拍手、摸頭等體態(tài)語言來表達對學生成功的肯定,從而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再獲成功的強烈欲望。當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表現(xiàn)出很強的求知欲,進而自覺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英語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提倡輕松愉快的情境教學模式, 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逐漸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使他們覺得學習英語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從而達到學習英語的良好效果。
二、放棄心理
學校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shè)英語課,有些學生往往是在學習英語兩、三年以后就慢慢開始產(chǎn)生了放棄心理,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其原因是:
(一)學生在過去的兩年里以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來學習英語。心理語言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對語言形式的處理能力與他們的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有很大的關(guān)系,由于年齡越小,自我意識就越弱,對語言形式的注意力(language awareness)也就越弱,這種對語言形式的忽略常常使他們學過就忘,加之平時孩子在學校里英語課時少,又是大班化的教學,使小學生們在課堂里沒有充分的機會學習和練習英語;同時,有的家長又不注重參與和配合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平時練習的機會少了,英語知識也就越來越匱乏了,從而產(chǎn)生了厭學。
(二)教材內(nèi)容加深,使一些學生一下子難以接受和面對。牛津版的教材,大部分課文內(nèi)容很多,并且單詞量大。由于英語課少,老師在每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上也很難逐一地去引導學生如何記憶單詞,所以學生沒有很好的方法去記。每次測試,單詞都錯得一塌糊涂,致使這些學生認為英語很難,怎么也學不會了。的確,單詞記憶真的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關(guān)。有的學生往往是背了前面忘了后面,背了后面的忘前面,背得快,忘得也快。有些學生因此就知難而退,開始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難心理,最后產(chǎn)生放棄英語。一遇到困難就喪失興趣和信心,這種現(xiàn)象在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這時,急需教師給予思想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否則,這批學生很快就會掉隊。
在許多學生對知識缺少積累和運用的時候,教師應(yīng)該引導學生在記憶單詞時一是不要離開句子記詞義;二是給出音標詞,讓學生根據(jù)拼音的方法拼讀得出該詞的正確發(fā)音,并能夠準確地拼寫出該單詞的能力;三是通過朗讀,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增強語言運用的能力,能通過語言進行交際;四是在課堂上盡量壓縮新授時間,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復(fù)習來提高效率,多加入一些操練環(huán)節(jié),不斷去鞏固和運用語言,讓學習為交際服務(wù),也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著重學生外語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要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心理和情感態(tài)度的微妙變化,教師必須多掌握一些外語教學心理學,多接近學生的心理世界,要隨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不良的學習心理,及時消除學生學習心理隱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引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
【作者簡介】丁小波(1982-),女, 靖江市東興鎮(zhèn)惠豐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