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勝紅
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初高中地理知識聯(lián)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的要求明顯不同,高中地理與其他科目一樣同屬高考科目,難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學生初中的地理知識嚴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門的最大困難,因而在平時的教學中,遇到與初中知識聯(lián)系的地方,教學難度較大,嚴重影響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初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非常重要。下面,就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問題,我從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兩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
一、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地理的教學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認知水平及初中地理僅作為“次科”的限制,較多地采用講授法。學生進入高中后,教師應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jīng)驗記憶型”的被動接受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fā)式。啟發(fā)、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實踐中的嘗試,我認為,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工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通覽教材、課標,對學科知識體系要心中有數(shù)
高一地理教師不單要了解高中《課程標準》和教材,同時也要了解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和學生學情,這樣才能完整地把握學科體系,高屋建瓴,對整個學科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shù)。
2.合理恰當?shù)厥褂矛F(xiàn)代信息技術,深化初中已有知識
做好初中與高中知識的銜接,需要占用高中的教學時間,如果在教學中能使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適當增加教學的容量,提高進行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的效率。同時,地理學科因其本身具有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地理事件原理抽象等特點,在教學中有一些復雜的、抽象的問題和現(xiàn)象,如果教師單純采用語言描述學生往往很難理解,如果教師能夠采用多媒體進行模擬演示,這樣可以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想象力,突破難點。
3.利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
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是成功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比如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掛圖、多媒體教學、詩歌、趣事等,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身心愉快中學習。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相關課本知識,多聯(lián)系社會實際,啟迪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掌握相關知識,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從而達到了培養(yǎng)能力,提高興趣的目的。
二、學習方法的銜接
能力的提高和培養(yǎng)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nèi)容擔負著培養(yǎng)不同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
1.注重學法引導,減輕學習負擔
高中教材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出發(fā),在問題的設計上和知識的傳授上與初中都有很大的區(qū)別,如果教師對學生不進行正確的引導,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會明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特別是剛進入高中不久的學生,他們對于地理的學習,還處于一種摸索階段,如果此時能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進行適當?shù)狞c撥,他們將很快地適應高中知識的學習,并可能會受益終生。
2.倡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初中的地理課堂多數(shù)以“師講生受”進行,而新課標理念下的地理學習,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應強調(diào)理解的是質而不是信息的量,要倡導學生之間為促進學習而進行的各種討論,把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
總之,高一是初高過渡的關鍵時期,學生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時期教師的引導方法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高一的地理教師要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上做好初高中教學的銜接;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的學習特點,這樣才能順利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