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摘要: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有重要作用。本文論述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的基本情況以及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以期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大學英語 四級考試 改革 影響
1改革后的大英四級考試測試題型的介紹和分析
1.1改革基本情況介紹
為了適應我國高等教育新的發(fā)展形勢, 2004年6月教育部頒發(fā)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規(guī)定了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 指出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因此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改革后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題型設計進行了重大調整。語言測試是通過測量目標能力的表征行為去推論目標能力。根據(jù)測試學的理論觀點,語言測試要“著眼考核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準確性和流利程度?!倍笥⑺募壙荚嚨男骂}型與舊題型相比更加科學和合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新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聽力所占分值由原來的20%上升到35% ,題型也豐富為短對話、長對話、短文章和復合式聽寫四種。對考生英語聽力的考查被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由八個簡短的小對話和兩個長對話組成;第二部分是三篇短文;第三部分是復合式聽寫,其中包含了七個單詞和三個句子。在新題型對考生聽力的考查當中可以看出,短對話由舊題型中的十個減少到八個,增加了兩個長對話,每個長對話后都有三至四道題目。閱讀比重稍減。閱讀由原來的40%下降到現(xiàn)在的35%。需要仔細閱讀(Reading in Depth)的文章減少至二篇,分數(shù)占全卷的20% ,題型為廣大考生所熟悉的多項選擇,并出現(xiàn)了兩種新的閱讀考查方法—快速閱讀和選詞填空。選詞填空要求從一篇220字左右的文章中,留出10個主題詞的空格,從給出的15個備選單詞中選出10個填入文章相應處,使文章意思通順,表達正確,主要考查學生對詞匯的認知和語法的理解。另外,快速閱讀要求在15分鐘內完成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題,前7題是判斷正誤,后3題是填空。綜合部分題型靈活,難度增加。綜合部分為完形填空或改錯、漢譯英或SAQ ( Short Answer Question),分數(shù)占全卷的15%,此部分是新四級中較有新意的一部分。其特點是題型多樣,并有一定比例的主觀題,取消了以往四級考試中專門考查語法詞匯的“結構與詞匯”部分,提高了對學生的要求,學生不僅要能理解識記單詞、掌握基本語法,更應該具備靈活應用所學英語知識的能力。
1.2 改革分析
考試結構的變化與調整。與原來的四級考試相比, 新的四級給考生的感覺是碎散??偟念}型的數(shù)量增加而每種題型的題量卻下降了。新四級題型的這種設計其實體現(xiàn)了近年來英語測試研究的成果: 今后的英語考試將不再是條塊分割, 聽說讀寫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了, 綜合考查將是一種趨勢。聽說讀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的境界四級考試雖然現(xiàn)在還達不到, 但是起碼是一個前進的方向。單純語法考查的淡化。原來四級考試側重對冷僻僵化的語法現(xiàn)象的考查, 其典型題目就是四選一的選擇題考查語法。新四級摒棄了原來這種考查手段, 換之以靈活地結合上下文在翻譯、完型、選詞填空、快速閱讀中來考查, 不再死扣語法條條, 而是強調語法的應用。
2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從上述分析和介紹可以得知: 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題型進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考核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促使大學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 為國家和人民培養(yǎng)畢業(yè)后能夠在工作中使用英語的人才。
2.1 轉變教學觀念, 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是教師講, 學生聽。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不利于學生鍛煉口語。所以, 我們在課堂上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多用英語討論、多發(fā)言、多練習英語口語, 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因為大學英語四級統(tǒng)考增加了測試考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比例, 所以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2.2 調整教學內容。詞匯量無疑是五種英語技能的基礎,但四級考試不再單獨考詞匯題,而是對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要通過考試,僅有詞匯量是不行的,學生還要掌握許多其它方面的知識技能。然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能把詞匯教學作為主要教學內容,而應教導學生課下通過語音法、構詞法,結合例句記單詞,切忌孤立地死記硬背;還要監(jiān)督學生通過閱讀擴大詞匯量,盡可能多地掌握常用詞的各種用法、搭配、意義以及同義詞、近義詞,特別是那些用法和詞義繁多、搭配能力極強的常用基本詞匯。閱讀還是四級考試四部分內容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項,并且增加了快速閱讀,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能夠通篇理解文章,縱觀全文大意。因此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詞匯、語法的基礎教學,還要重視講解篇章結構、句與句之間和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與獲取閱讀信息的能力。另外,還要注意對文化背景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和熟悉英美社會文化知識,加深對英語的理解和掌握。聽力比重增加,必須加強聽力教學。英語與漢語的差異很大,學生固有的漢語思維模式經常干擾其英語學習。學生多聽英語,有利于克服漢語干擾,提高其英語思維能力。英語思維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培養(yǎng)英語聽說能力。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強調語言、言語與思維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語言決定思維的發(fā)展,思維的發(fā)展對言語的發(fā)展又起著反作用。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差,致使其聽到英語反應不過來,想說英語表達不出來。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國家學英語比在國內效率高幾倍,主要是因為在英語國家他們時時處于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時時處于接受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思維加工過程中。所以首先應在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大量有聲語言輸入的環(huán)境。以英語授課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使課堂接近國外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學生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在英語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應控制自己使用的詞匯量、句子結構和語速,使學生逐漸適應;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再加強語言難度,從而對學生的語言習得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于不知不覺中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聽力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向學生解釋聽力學習的特點和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聽力學習的漸進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其次,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如重讀、弱讀、英美發(fā)音差異)和基本的語音規(guī)則。另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聽力習慣,即讓學生聽前瀏覽一下問題或根據(jù)已知的信息對聽力內容迅速進行預測,以做到有的放矢,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捕捉關鍵詞和重要信息,有選擇地去聽。
2.3 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手段,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手段, 把電化教學和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將啟發(fā)式教學設計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是: 改變單純知識傳授模式, 將啟發(fā)式教學融入以現(xiàn)代媒體為中心的電化教學過程中, 教師重在提出問題、組織協(xié)調、激勵思考、解惑答疑; 以幻燈、投影、VCD、CD- ROM等課件構成優(yōu)化組合的多媒體群,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復習所學的內容,為學生提出問題創(chuàng)造機會;將學生的練習和教師對課文的小結結合起來, 反饋教學效果。這樣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很有裨益。
3 結語:
本文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后的新題型進行了分析,說明了它在測試的效度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重點向測試考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傾斜。根據(jù)這種情況, 為了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應該針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進行對應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8.
[2] 臧國寶, 徐建綱.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與整體優(yōu)化研究[ J] . 外語教育, 2001(1): 82.
[3]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唐雄英.四、六級考試與大學英語課程評價[J].外語教學,2005,(1).
作者:
張莉寶雞文理學院外語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