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玲
【摘 要】 英語教學目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網絡環(huán)境為閱讀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內容豐富且獲取方便的資源。
【關鍵詞】 網絡環(huán)境 英語 閱讀教學
一、 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全國高考英語卷(NMET)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特點是:(1)側重語篇領悟能力和語言解碼能力的考查,強調多學科知識的貫通;(2)注重語篇分析水平、合理判斷能力及根據語義進行邏輯推理能力的考查; (3)閱速要求大大提高,閱讀詞匯量逐年增加。
高中英語教材為教學提供了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知識面廣的閱讀材料,但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體現高中英語新教材的特點和優(yōu)勢,必須準備充足的閱讀材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 Internet的形成促進了信息的建立、儲存、傳播和應用,它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可以為閱讀教學提供大量豐富、生動、形象的材料。教師和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網絡資源,提高閱讀速度,增強閱讀理解能力。
二、網絡環(huán)境下閱讀材料的優(yōu)越性
信息社會最明顯的標志是信息采集的全面與快捷。網絡空間中有大量英語資料,這些資料是任何一座圖書館都無法比擬的。因此,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得天獨厚,它至少存在以下三個優(yōu)越性:
1.廣泛性:類型多樣,內容全面。網上資源包羅萬象,從內容上來看有文化、體育、保健、娛樂、歷史、地理、生物、科技、環(huán)保等多方面知識,在形式上則有新聞報道、圖片圖表、分析推理等等??梢钥隙?它涵蓋了高中教材所涉及或是學生所關心的話題,而且可以從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共享性: 檢索快捷,方便整合。大中型網站一般都有搜索引擎,如http://search.sina.com.cn等。速度快捷的搜索引擎大大方便了教師選材。教師只要確立主題或是材料類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資料,且經過整合后的這些資料可構建材料組,實現區(qū)域性的資源共享。
3.即時性:材料鮮活,更新方便。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往往陳舊、過時,而網絡上不斷更新的動態(tài)數據可以為學生提供最新的相關資料。如學習到The Olympic Games (Unit 8, Book I) 時,可以在http://www.olympic.org上找到奧運會的新聞及背景知識,這可以使學生真正領會到通過閱讀了解熱點問題的樂趣。
三、網絡資源的利用,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奔ぐl(fā)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條件。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又長又難理解,使得學生感到厭煩,久而久之會失去閱讀的興趣。然而,網上資源包羅萬象,從內容上看有文化、體育等多方面知識,有廣闊的選擇余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現有的能力來選擇他們感興趣且適合他們能力的閱讀材料,如:娛樂、科技、人物傳記等方面。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訓練。
四、閱讀教學中網絡資源的運用
1.在慎選網絡資源的前提下,更應重視網絡資源的切入時機和使用方法。使用時機與方式,沒有固定模式,要根據課型、閱讀教材的文體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2.要把網絡資源的科學使用和啟發(fā)式教學結合起來。即不論在定格演播,或在動態(tài)顯示時,教師都應積極引導,啟發(fā)點撥,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精挑細選,善于歸類。網絡資源十分豐富,但也十分雜亂,必須針對教學加以分選、取舍、歸類。首先這些材料必須適應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又不至于令學生望而生畏,產生畏難情緒。有些網站提供信息的對象是青少年,材料適當,可以直接利用,有些則提供較為專業(yè)性的信息,那就有必要對材料進行一定的提煉。對材料要控制詞匯量,盡量使用教過的單詞或近義詞,要簡化句子結構的難度,由簡到難、深入淺出。對文章的篇幅也要控制,不宜過長,否則,會影響教材的學習。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英語教師應該科學地使用網絡資源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責編 黃 曉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