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寒梅
我們知道,初中一年級學生在剛接觸英語時,出于對這一科的好奇和興趣,很愿意學這一科。由于在學習上遇到一些具體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以致問題成堆、積重難返,日積月累,便由喜歡,到畏懼,到厭惡,以至最后放棄這一科的學習。
一、掉隊原因探析
心理障礙是掉隊的重要原因。造成學生掉隊的原因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1.中學一年級的學生對母語的語音、語法、詞匯相當熟悉。當他們接觸一門與母語表達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語種時,由于兩種語言的三要素相差甚遠,在接受目的語教育時,心理上產生一些障礙。初學者學習外語的過程,就是他們不斷克服這種舊的認知習慣,建立新的認知習慣,克服母語的干擾,不斷掃除心理障礙的過程。這個過程過渡得越快,英語學習效果就越好;難以克服,則會掉隊。
2.教師對如何克服學習的心理障礙研究不夠,指導跟不上去。由于教師不掌握學生心理障礙,單從技術(知識和技能)上指導,矢不中的,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掉隊生隊伍的不斷擴大使掉隊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們覺得既然有這么多人都不學英語,我何必勉強跟著學。這種情緒一旦在班里蔓延開來,則愈發(fā)不可收拾,甚至會影響到一部分“意志不堅定”的中等學生。
3.現(xiàn)行中學英語教材每節(jié)課的分量很重,對聽說技能要求較高。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也和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一樣,不能單靠聽、說這兩項能力的訓練就能使學生獲得,還要其他方面知識和能力的佐助才能培養(yǎng)出來。在課堂上教師既要講,又要引導學生練,還要考慮如何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等問題。由于教學內容多,時間緊,很多學校甚至不能完成課時教學計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的學校采用加課時的辦法,有的采取趕進度的辦法。加課時導致學生負擔過重,趕進度造成學生消化不良。加之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貪玩,不大動腦筋研究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沒有及時解決,便滑了下來。
4.教師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使掉了隊的學生更加不適應。有的學生既已掉了隊,這說明教師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已不為這部分學生接受,他們的知識和技能與跟上隊的學生比落了一大截,要讓這部分學生趕上來,不能只給他們“吃大鍋飯”,要給他們“開小灶”,他們需要個別幫助。所以,為了幫助這些學生,必須給他們以特殊的照顧,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
5.有的學生已抱定初中畢業(yè)后不繼續(xù)升學的打算,他們覺得不值得在英語學習上花費那么多時間和精力。這一部分學生是不大好爭取的。但這部分學生畢竟是少數(shù),他們的影響力在學生中不大。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后協(xié)同班主任去做這些學生和他們家長的工作,多給掉隊生講身邊有遠大志向的學生的事例來開導他們。有的掉隊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驅使下便索性和英語“告別”的。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做些個別工作,讓他們回到學習英語的隊伍里來。
6.現(xiàn)在不少中學的英語教學迫于升學的壓力,不是按大綱要求進行教學,而是跟著升學考試的指揮棒安排教學,即考什么教什么,暫時不考的項目(如語音、會話等)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大綱雖然提出考試應包括筆試和口試兩部分,但因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沒有解決,在一些學校,口試尚未納入英語考試的軌道上來,因而使這些學校在教學上對聽說訓練表面上重視,實際上重視不夠,措施不夠得力;加之中學班大,學生多,教師照顧不過來,造成了當前英語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大面積掉隊。當然,一些學校教師質量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二、全面、準確地貫徹大綱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克服心理障礙,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是防止大面積掉隊的重要措施:全面、準確地貫徹教學大綱,對防止大面積掉隊有重要意義。
大綱把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教學目的定為“打好初步的基礎”,把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視為實現(xiàn)真實交際的準備階段,而不是要求學了英語立即用英語去進行真實的交際。
中學英語教學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這就是在初級階段要重視聽說訓練,在高級階段要重視閱讀訓練。在初級階段如果不抓聽說訓練,學生把英語學成聾啞英語,在后兩個階段便無法學下去。初級階段重視聽說訓練并不意味著要放棄讀寫訓練。一些學生在初級階段往往練了嘴皮子,但在學的時候沒有入腦入心,一動筆,則“全線崩潰”,因而掉隊。
(責編 周侯辰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