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州
故事一:暑假后,女兒很失落
我有個女兒。今年暑假,姐姐的女兒婷婷來我家住了一個月,兩個小姑娘度過了一個很愉快的假期??扉_學了,婷婷要回家了,女兒開始變得很失落。
女兒今年九歲,婷婷大她一歲,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那天,女兒對我說:“婷婷姐姐要回家了,我又要孤單一個人了,唉……”我勸她:“開學后,你就和同學在一起了,不會孤單的?!薄翱墒腔氐郊?我會很孤獨。”女兒說。
“以前不也一樣嗎?”我說。我的工作單位離家很遠,通常要晚上七點多才能回到家,因此女兒是由阿姨接送上學。先生的工作很忙,每天幾乎要到女兒睡前才能到家。
“你們能代替姐姐嗎?”女兒眼圈有點兒紅。
我突然意識到,我必須認真對待孩子的這種感受,幫助她消除這種孤獨感。她也同時給了我一個信號:女兒需要更多的陪伴。
我立刻就改變了說話的方式:“寶貝,我理解你,知道你不希望姐姐走,你都習慣和她在一起學習和生活了,分開可能會讓你暫時不好受。媽媽以后一定多陪陪你,有空就讓姐姐來家里玩,好嗎?”
女兒微笑著點頭。
故事二:家庭版“大話西游”?
兒子十歲了,已經(jīng)有點兒小伙子模樣。這個時代的孩子,接受能力真是超強,他們知道的熱門東西比家長還多。兒子的興趣之廣泛,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歡喜的是,不愁他沒愛好和可以挖掘的特長;但讓我憂的是,學習成績,就是不行。
這是我和兒子常常出現(xiàn)的對話句式:
“你要去哪兒?”
“出去玩?!?/p>
“和誰玩?去哪兒玩?玩什么?”
兒子開始嫌煩:“問題真多,一會兒就回來啊!”結(jié)果一溜煙兒,沒影了。
這就是我兒子。我對他苦口婆心,希望他把用在玩兒上的精力哪怕分出1/4在學習上都好。一次,他甚至和我愛人說:“爸,你看我媽是不是越來越像唐僧了?”接著,他們爺倆笑作一團。
我常思考:為什么兒子不愛和我說話?是因為我總教訓他?可是,他就是聽不進去,他要聽進去了,我還用再嘮叨嗎?這孩子,真是氣死人。
干脆,以后我就讓先生問他。但先生的原則卻是:只關心,不詢問。
“兒子,小心安全啊,早點回來……”先生僅僅是囑咐兩句而已。開始我問他:“你怎么回事,不問清楚就放他走?”先生笑著說:“你要讓他知道我們相信他、關心他,他就知道該怎么做了。再說,你和他說的道理還不夠多嗎?他其實什么都懂了?!?/p>
怪不得兒子和他爸特別玩得來、說得來,真是會做人呀。
故事三:當寶貝兒子受了氣……
兒子上小學四年級了,很淘氣,只要他把課上的內(nèi)容聽懂了,就一定再也坐不住了,常常給其他同學搗亂。一次,老師背過去寫板書,另一個同學和兒子說笑話。結(jié)果,老師以為又是兒子生事,讓兒子罰了站。
我開車去學校接兒子,兒子非常生氣:“老師今天罰我站了五分鐘……”還沒等兒子說完,我就生氣地說:“為什么罰你?你又惹什么事了?你怎么老生事?”結(jié)果兒子更生氣了,沖我大叫:“你怎么老是說我,明明是老師罰錯人了,我是不想出賣同學,才委屈被罰的……”
“那你為什么不和老師說清楚?受委屈還不說,你傻呀?”
兒子一摔車門,坐到后面去了,再也不理我。
回到家,愛人已經(jīng)到家,兒子又在廚房和他媽媽訴說被罰站的經(jīng)歷。我聽見愛人充滿同情地說:“我說你怎么這么不高興呢。”兒子接著說出他是怎么被冤枉的,還有同學如何對他充滿感激?!肮植坏媚闳司夁@么好呢!”妻子的語氣溫和,“兒子,以后受了委屈,課下也要和老師解釋一下?!?/p>
兒子又來精神了,繼續(xù)說:“媽,你說教師體罰學生是不是不對?”
“這做法是不對,可是你也得理解老師的用心。明白嗎?”妻子和兒子談著心……
晚飯時,兒子的狀態(tài)已經(jīng)像沒有發(fā)生過罰站事件一樣,又活蹦亂跳了。管理
責任編輯:孔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