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紅
[摘 要]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我們對職業(yè)教育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管理有了全新、規(guī)范的運作模式,但是從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就業(yè)壓力和培養(yǎng)人才的效果看,多數高職院校距預定的人才培養(yǎng)水平有一定差距。如何經過高職教育熏陶,使學生成為“家長滿意,社會歡迎”的具有一定優(yōu)勢的高職人才,是我們亟需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科學 學生管理 高職人才
發(fā)展中的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不夠理想,綜合素質相對較低,多數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盲目混日子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因此,如何加強學生的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1.采用院、處、系三級學生管理
我國的高職院校大部分是在中專院校的基礎上升格或合并形成的,其辦學歷史短,學生結構多樣,在學生管理上采用院、處、系三級學生管理,院、處級進行宏觀調控和總的監(jiān)督,各系具體負責落實和實施,日益凸現(xiàn)機械化的學生管理模式。這樣的管理模式,最終導致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限制。
2.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管理
在一個班集體里,學生有不同的認知基礎和價值取向,輔導員針對不同的性格組合的學生要求統(tǒng)一行為規(guī)范。學生的管理很難做到嚴寬有度,這樣容易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fā)展,從而影響教學效果,達不到管好學生的目的。
3.聘用學生管理輔導員作為學生的直接管理者
作為開展思想工作和日常管理的輔導員,很難在學生的專業(yè)特長和職業(yè)技能方面深入幫助學生,呈現(xiàn)了一種為管理而管理的單一的直線學生管理,學生在學習上很難找到直接的領路人。
二、科學推進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1.科學推進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盡管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取得很大進步,但是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模式卻停留在初始階段,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的難點就是學生的進取心弱,思想政治覺悟低,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生社會責任心薄弱,黨建工作困難重重。
(1)根據統(tǒng)計,約70%的學生缺乏進取心,沒有追求向上的心態(tài),50%的學生不關心身邊發(fā)生的國際、國內大事,40%的學生表示“入黨與否”無所謂??梢?高職院校學生生源差,學習態(tài)度懶散,學習積極性不高,可見學生管理工作顯得日益重要。
(2)問卷調查得知,作為高職業(yè)學生怎樣才算成功時,約65%將“賺大錢、好工作”列在首位,25%認為“能力出色”就算成功,10%被訪者認為“為社會做貢獻”才算成功。在談到阻礙高職學生就業(yè)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時,54%的調查學生認為“學校管的太死”是阻礙他們就業(yè)成功的原因之一;排在第二位的是“個人能力欠缺”。
2.科學推進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科學推進學生管理工作是培養(yǎng)高素質、高水平、社會適應能力強的專業(yè)高職人才的前提條件;
(2)科學推進學生管理工作是提高學院的教學質量、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的一個重要保證;
(3)科學推進學生管理工作是實現(xiàn)高職學生轉變的一個關鍵因素。
三、如何科學地推進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
1.高職學生管理應采用“管理學生服務化、服務學生管理化”的管理模式
要想管好學生,就必須服務于學生,做好學生的服務工作,通過服務來管理學生,這就要求學生管理的一線工作者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轉變角色。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用正確引導的工作方法,構建和諧的學生管理體系;轉變角色,就是要求管理者從服務的角度來管理學生,做到“愛學生、親學生、護學生”,優(yōu)化學生管理工作體制。
(1)整合機構,合理放寬權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在院、處的宏觀調控下,系部擁有一定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權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處理問題,提高學生工作的實效性。
(2)年級管理為主,班級管理為輔,實行學分制。為了有效地規(guī)劃學生三年的高職學習與生活,可推行管理學分制,設計一些入學教育、文明禮儀、誠信教育、行為規(guī)范等管理學分。
(3)實行年級政治輔導員制與學習督導員制。精心細挑政治輔導員和學習督導員,并加強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培訓。
2.設立“宿管會”,廣泛開展“六自”教育
為使學生在實踐中健康地成長,提高高職學院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意識,廣泛開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立、自強、自信評價的“六自”活動,實現(xiàn)學生管理工作從“嚴堵重抓”到“非被動管理”的狀態(tài)的轉變。
3.校園文化活動精品化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離不開開展各種活動,因此,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校園文化活動種類繁多,學生管理工作者要逐步實現(xiàn)校園文化活動的“精品化”和“品牌化”。
4.學生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化
為此,在新生入學初始,在學生各項日常管理與教育當中融入黨的知識教育,對于思想上進,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學生進行考察和培養(yǎng),建立詳細檔案,由教師黨員采取“結對子”一對一的方式,通過“傳、幫、帶”等多種渠道的鍛煉和考察,快速而高效地發(fā)展為入黨積極分子,使之成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與主力軍,盡早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
5.學生實習和就業(yè)一體化
實行“訂單培養(yǎng)”模式,盡量跟當地的大企業(yè),知名公司合作辦學,學校負責專業(yè)理論教學,合作單位落實學生的課外實訓與就業(yè)。另外,建立與專業(yè)相符合的實訓基地,作為學生管理的工作者,要積極尋找或建立與專業(yè)相符合實踐場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先謀位,后創(chuàng)業(yè)”。通過建立校友錄,組織校園小型招聘會,制定就業(yè)跟蹤服務單的形式多渠道打開就業(yè)門路。
6.重視女生管理,實現(xiàn)女生教育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
女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虛榮心、攀比心、愛美心和自卑心都比較嚴重。要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視,定期召開女生大會,經常組織觀看女生專題片,恰當疏導女生心理,建立心理咨詢機構,以培養(yǎng)高職女生“懿德睿智,篤行臻美”的良好品德。此外,高職院校還要開展針對女生的校園文化活動,院團委可舉辦以“自尊、自愛、自重,追求自我”為主題的女生節(jié),成立專門的女生課外興趣小組,從而為她們展示女性青春風采提供舞臺。
四、結束語
高職教育要融入時代的潮流,科學推進學生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工作要不斷邁上新臺階,就要努力探索形勢下的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徑,創(chuàng)建一套具有現(xiàn)階段“高職特色”的學生管理新模式。在學院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相關處、室、系部的通力合作下,廣大教職員工的言傳身教的熏陶下,不斷整改,樹立“全員育人”的管理理念。營造良好學風、班風和校風,努力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復合型高職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鐵林.職業(yè)院校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
[2]陳大超.論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校管理模式轉型[J].教育科學.
[3]葛鎖網.高等學校管理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4]郝永發(fā).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理論與實踐MI.香港天馬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