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偉
摘要:探究式教學的開設是一種國際課程改革的共同趨勢,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目的,強調主動探究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精神,著眼于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和能力,反映了時代對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時代新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但是,在高中階段實施探究式教學,卻面臨著非?,F實的困難。因此,正視在推廣地理探究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現有的實際條件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實施途徑,是地理新課改面臨的一個緊迫而有價值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困難
探究式教學是國家新課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策略,它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在高中階段實施探究式教學,卻面臨著非?,F實的困難。因此,正視在推廣地理探究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現有的實際條件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實施途徑,是地理新課改面臨的一個緊迫而有價值的問題。
一、高中地理實施探究式教學面臨的困難
(一)時間的問題
高中教學直接面臨高考壓力,在這支無形的指揮棒下,大多數學校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學生學習課本知識上,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時間從事其他活動。由于歷史的原因,地理與其他科目相比,地位一直不高,甚至在有的學校,都無法保障正常的課時。而地理探究式教學的缺點是占用時間多、教學效率低,需要教師和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去查找資料,有的課題研究甚至需要學生去野外實地考察。在這種矛盾下,教師和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從事課題研究。
(二)教師的問題
從教師的角度來考慮,主要是教師的理念滯后影響了探究式教學的實施。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延續(xù)了幾十年,舊的教學觀念在教師的頭腦里根深蒂固,這在短時間內是難以改變的。即使有一些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但教師們在思想上依然有或多或少的抵觸情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他們還是認為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最符合實際,是提高學生成績、完成教學進度的最佳手段。而有些教師也嘗試探究式教學模式,但由于短時間內難以看到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耐心和熱情,最終還是回到了傳統(tǒng)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另外,各級部門和學校對教師新課程理念的培訓,多是從宏觀的角度去講解,很少看到具體到各個學科、按照各科的實際情況對教師進行的培訓,這也使地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知如何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
(三)國家教育體制的問題
要想把新課程改革落到實處,必須對國家教育體制進行改革。雖說素質教育討論了很多年,但它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施。就考試制度而言,只要現行的高考制度不變,現在的教育就依然是應試教育,高考的升學率、高考的平均分,依然是教育部門和社會對高中教學水平的評價標準,而以探究式教學為代表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卻沒有建立起來。在這種重壓之下,高中所有的教學手段都要保證高考的升學率,進而導致學校更加傾向于使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教學。
二、解決的途徑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目前,國家正在進行新課程改革。將探究式教學引入高中地理課堂的關鍵,就是理念的先行。首先,從宏觀的教育學角度上說,要讓教師了解一般的探究式教學的理念、意義和特點,讓他們從思想上樹立新課程的理念,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是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其次,教育部門要結合已有的實踐經驗,對各學科進行具體的理論研究,這樣對教師進行培訓時才更有針對性,對他們的課堂教學才有實際的指導;另外,教師在改變教學理念的同時,還要學習多學科知識,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科學的指導者。
(二)明確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的課堂途徑和設計要求
依據內容和形式的不同,中學地理探究式教學可以分為課堂探究、課外或野外探究、課題探究和項目(活動)設計四類,把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屬于課堂探究,而問題性是探究式教學內容呈現的主要形式。地理課堂探究式教學并不神秘,它仍需要依托相應的地理課程載體,需要通過提問、討論、演示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徑來完成,但對這些活動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內涵:第一,在問題的設置上,應當選取一些有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易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爭論性的話題或社會熱點問題;第二,教師應當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包括信息資料的收集、問題的選擇、活動方式的確定等;第三,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課堂中遇到不可預見的問題時,能隨機應變,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國家教學評價體制的改革
國家教育部通過頒布文件,將以探究式學習為代表的“學生個人實踐活動”的性質、課程的定義和目標、課程定位共施步驟和要求、如何管理及評價、教師在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涉及課程實施的各種要素都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并且將評價結果折算后計入高中畢業(yè)會考的成績內。這項改革將會是十分困難的,但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盡管在中學地理課堂實施探究式教學困難重重,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原因,但探究式教學的開設是一種國際課程改革的共同趨勢。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目的,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精神,著眼于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和能力,反映了時代對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時代新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