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鳳
【摘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靠創(chuàng)新教育來培養(yǎng),探究式學習是創(chuàng)新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找到學生探究動機切入點,幫助學生形成探究式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探究式學習講究合作,離不開信息的整合,探究式學習關系到國家教育大計,下一代人才的培養(yǎng)和國家素質教育的推進。
【關鍵詞】探究;切入點;方法;能力;合作;整合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inquiry-based learning
Wang xianfeng
【Abstract】The innovative talent to rely on education to develop innovative, inquiry-based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novative education, students explore the motivation to find a starting point to help students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learning methods, students explore the ability to explore learning about co-operation from the information can not be integrated into learning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la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train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Key words】Research; an entry point; method; capacity;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型人才;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創(chuàng)新型人才要靠創(chuàng)新教育來培養(yǎng)。在中學物理教育中,課堂教學是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成功的關鍵。為此確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的課堂教學策略至關重要。而探究式學習提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強調科學探究過程”的課程理念,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學生親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途徑??茖W探究活動處于極為重要的地位,它包含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要素。
1.找到學生探究動機的切入點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切現(xiàn)象、事物、生活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激趣,以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如在教學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時,如果提前一天布置學生在家尋找一些能夠發(fā)聲的簡單物體如木片、梳子、鈴鐺、紙哨、筆套、橡筋、紙盒等。在課堂上先讓學生盡情地擺弄,想怎樣玩就怎樣玩,走進“聲音的世界”,創(chuàng)設“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學生通過看、聽、摸,動手做各種發(fā)聲的實驗,再經學生討論,老師點撥,得出物理結論:聲音是因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然后注重引導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如讓學生用手觸摸自己講話時的喉嚨振動,觀察和解釋蟬鳴現(xiàn)象等,把學生得到的物理知識一般化。同時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物理就在身邊,物理知識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2.形成探究式學習方法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課程改革,都在提倡走進新課程,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中學物理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講解輕實驗,重結果輕過程,重傳授輕啟發(fā)的現(xiàn)象。致使實驗的探究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無法體現(xiàn),也造成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嚴重不足。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就必須改革,教學工作者必須轉變觀念,高度重視物理學中的實驗成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物理的實質性問題。如在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教師提出可能的因素(接觸面粗糙程度、壓力大小、接觸面積、物體運動速度)與實驗方案,但故意不講要采取控制變量法,讓學生自行判斷、分析、實驗。探究的問題提出后,在進行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實驗驗證和分析與論證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自始至終起好引導作用,不能袖手旁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要形成探究式學習方法,成為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教師角色就是要重視引導,教給學生獨立學習、研究、自行獲取知識的方法。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漁”的作用。
3.注重生活實際,培養(yǎng)探究能力
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相當密切,在物理教學中,我們要學會將學生的探究視點從課堂引導到社會,展開廣泛的社會調查及其他學習活動,切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例如:“生活中的聲音”、“比較材料的保溫性能”、“生活中的測量”、“電冰箱中的物態(tài)變化”、“生活中的光現(xiàn)象”、“自制指南針”等,都離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當近。教學之余,我們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布置學生利用生活經歷來探究新知識、實踐新知識。我們通過不斷嘗試,從學生學習的每一個方面展開探究活動,一方面可使學生更好的領悟科學思想和精神,經歷發(fā)現(xiàn)科學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終身發(fā)展夯實基礎。
4.探究式學習講究合作
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間在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探究式學習中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每個學生由于發(fā)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這種認知程度上的差異,是學生間可以進行交往與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多方位、多途徑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教師要制造機會讓同學們進行合作,在學生分組實驗時,有很多實驗必須要通過實驗小組的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小組中的學生分工不同,有動手操作的,有記錄的,有觀察現(xiàn)象的、有收集材料的等。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合作的方式和方法,掌握合作的技巧,確保探究活動的成功。
五、探究式學習離不開信息的整合
在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中,還應重視培養(yǎng)他們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收集要多元化,可以在小組合作中收集他人的信息,可以在圖書管收集,可以在社會生活中收集,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尋找相關的信息和資料,從多方獲取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整合,為自己的探究活動服務,以強化在探究中學會知識的學習、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問題的解決等方法,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對學生探究式學習的形成,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也極為有效。
物理是一門以探究為基礎的學科,探究式教學在問題研究和問題解決中所用到的科學方法也正是物理學科課程目標所要求的。因此在物理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對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自然界中的各種物理現(xiàn)象,掌握相關知識,提高自學能力,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收稿日期: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