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文章不厭百回改?!贝蠹乙仓馈拔恼率歉某鰜淼摹薄H绾蝿?chuàng)新批改方式,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我在近幾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了一些新的做法,效果較為顯著,具體如下:
一.100+圖標的批改方式
以往我們對學生作文成績的評定往往以百分制呈現(xiàn),在60—95之間給定一個分數(shù),即使學生的作文寫得再好,也得不到一百分。這樣一來既缺少了鼓勵的作用,又難以準確區(qū)分學生的寫作水平。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嘗試著改變傳統(tǒng)的評定方式。在批改作文時,只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有閃光點(特別是中下生的作文),就可以給高分甚至是滿分,不必要求作文從內容到形式、語言都臻于完美才給高分或滿分。優(yōu)秀的作文,我還嘗試著用“百分+創(chuàng)新分”來評價。創(chuàng)新分主要是加蓋一個學生之間流行的小印章如:小星星、卡通像、小動物圖案、“我真棒”、“很好,我喜歡!”來標示學生的作文成績,具體用哪一種或表示什么等級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這些圖飾來源于學生,用它代表學生的作文成績。我當時萬萬沒想到這種評定方式,會受到學生如此熱情地歡迎。從此,我不斷地變化評定方式,每當我把批改好的作文發(fā)下來時,同學們一改往日那種漠然置之的態(tài)度,迫不及待地打開作文細細品味或相互之間交換來欣賞??粗麄兒孟駬炝艘粋€金元寶那么驚喜萬分的樣子,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二.撰寫“愛心批語”
以往我對學生的作文都是精批細改,結尾寫上“結構完整,但有病句”;“內容具體,但標點符號運用不正確”;“未按要求寫作,離題”等之類的幾句冷冰冰的評語。學生每次看完評語后都說:“真沒勁,又是老樣子?!庇械纳踔量匆矐械每蠢蠋熜列量嗫鄮退麄冃薷暮玫淖魑摹?粗约旱暮顾吨痪?真是吃力不討好,我苦惱不堪。于是,我嘗試著改變以往那種落后的做法,睜大眼睛竭力去發(fā)現(xiàn)他們文章中的閃光點。哪怕發(fā)現(xiàn)他們的點滴進步,例如用得好的一個詞,寫得好的一句話,我都立刻給予熱情的鼓勵:寫上“這個詞用在這里真準確”;“這個句子真美”;“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使句子既生動又形象”等充滿愛心的評語。這樣,讓學生意識到老師在時時關注著他的細微的進步,并和他一起感受著這種進步所帶來的快樂。對于作文中出現(xiàn)的錯誤,我的評語都盡量避免刺激性語氣,絕不正面批評學生,而是努力做到既要有鼓勵性,又要有建議性,使學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績,又能在愜意中接受老師的修改建議。這些熱情而富有啟發(fā)的批語,讓學生既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作文的關注,又感受到老師對他本人的關愛,從而給學生送去快樂,滋生樂趣,帶來干勁,增強寫作的信心,為提高寫作水平做好了鋪墊。
三.靈活多樣的賞析方法
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一般是以老師的評語作為一次作文訓練的總結。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時我會放手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寫評語,這樣效果更好。例如,我有一次的作文訓練要求是:“認真觀察一處景物,注意抓住景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特點,再自己確定題目,寫一篇作文。”寫作之后,我讓學生自評,有一位小作者在《故鄉(xiāng)山水如畫》的習作之后,這樣談到:“我依照課文《桂林山水》總—分—總的寫法,安排這篇文章的結構,主要內容是故鄉(xiāng)的青山和小溪兩大部分,行文中,我運用了《鳥的天堂》的寫作方法,選擇山頂上的樹林,山腰梯田中的茶園、山腳下田野里的莊稼、小溪邊的草地野花等作為靜態(tài)景物;選擇叮咚的泉水、奔流的小溪、鳴叫的小鳥、吃草的牛羊等作為動態(tài)景物……”這樣的自評可以從“大處著眼”,了解學生的立意,選擇是否吻合本次文題,能運用那些學過的寫作知識。接著,我出示一篇帶有普遍存在問題的作文范例,讓學生根據本次訓練四人小組找優(yōu)點,挑毛病,談改法。改后要求小組填寫“作文批改卡”,填寫批改卡主要是批改者將作文存在的問題,精彩的詞、句、段,以及修改意見和閱后所受到的啟示客觀真實地填寫在卡片上。一方面能起到督促學生認真修改的作用,另一方面,既能使學生互相間發(fā)現(xiàn)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又能激發(fā)學生批改的興趣,提高批改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技巧。
段敬德,教師,現(xiàn)居甘肅會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