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世界
所謂“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中心,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有助于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及學科素質教育。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的作用和意義
第一,把問題作為教學的中心,有助于進一步明確和分解教學目標,使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活動更有針對性,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集中精力解決具體問題。這樣可以減少或避免教學活動中因偏離教學目標所做的“無用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二,“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最好的學習誘因。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巧妙地組織適當的問題,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與認知內驅力,調動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而且有助于學生擺脫接受知識時思維的滯澀與定勢,在探究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激活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演繹實施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其基本程序是:提供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發(fā)現并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第一,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濃縮為幾個主要問題,一方面便于學生把握課堂教學的要求及線索,另一方面旨在“拋磚引玉”,讓學生處于問題情景之中,把思維直接引向問題,從而探索更多的新問題。第二,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是實施問題教學法的關鍵所在。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及輔助材料發(fā)現并提出問題。如何引導呢?首先,從已知與未知的知識聯(lián)系中引出問題;其次,在重點與難點處制造問題;再次,于理論與現實的結合點尋找問題。在這一程序中教師不僅要鼓勵創(chuàng)新,還應幫助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并經過全班同學的評價、篩選,形成一堂課的系列思考題。第三,問題教學的實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由教師代勞包辦這一切,會禁錮學生思維,所以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必須以“助產士”的角色,提供一些線索,啟發(fā)學生探討問題并以討論的方式與學生共同探索。對學生的不同觀點,教師不應立即給以評判,而要以民主的方式讓學生充分自由地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從暢所欲言和相互辯駁中獲得正確的認識,形成完整的結論。
三、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強化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始于問題,提出新問題,或者從新的角度去思考老問題,往往會出現新的發(fā)現與突破。所以強化教師自身的問題意識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成功問題教學法的前提條件。問題產生于“好奇心”和“懷疑精神”。教師要保護、引導并激發(fā)學生對新情況、新變化的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要容忍并鼓勵學生對既有的、權威的、流行的觀點與解釋持批判和懷疑態(tài)度,由質疑進而求異,從而另辟蹊徑,突破傳統(tǒng)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
2. 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方法創(chuàng)造積極、和諧、愉快、活潑的課堂氛圍,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感、拘束感,解除學生的戒備心理。怎樣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呢?一是教師要有威信,在教學過程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響全班,以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推動學生投入學習思考活動;二是教師要以自己的積極情感感染學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產生共鳴;三是教師的教學活動要有情有趣。教師在表述教學內容時要講究語言藝術,一方面要分清輕重緩急,注意抑揚頓挫,防止教學過程中一種語速、一個語調講到底,另一方面要盡可能使語言風趣幽默、形象生動,并輔之以相應的面部表情和手勢;四是將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及與問題有關的材料借助現代教學手段變成小品、實驗演示、錄像片斷、幻燈片、漫畫等形式搬進課堂,直觀而形象地訴諸于學生的視覺、聽覺,從而形成特定的教學情境。
3.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問題教學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協(xié)調一致,在保證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精心準備供探索的材料;二是組織問題,一方面巧妙地設置基本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篩選,確定最適合教學探索的問題,并按照知識的邏輯結構、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加以組合,形成臺階式的系列問題;三是啟發(fā)學生思考,解答疑問;四是總結歸納,分析評價。
(本文作者單位:甘肅省永昌縣農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