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剛
摘要:語感(language sense)是指感受和領悟語言的一種能力。對英語語音、語義、語法和語用的領悟感知能力,對英語教學和英語的運用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了語感的內涵,語感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學生英語語感較弱的原因,進而探討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語感;英語語感;英語教學;大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42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4—0210—02
英語語感(language sense)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感覺,它包括人們對英語的譯音感受、語意感受、語言惰感色彩的感受等。不同學者對學習語感的功能、重要性、地位等有過眾多評述。本文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就語感的內涵,語感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學生英語語感較弱的原因,以及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的基本策略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語感的內涵
1.1什么是“語感”
“語感”這一概念經(jīng)常被提及。語感的界定大體可分為感覺說(sense)和直覺說(intuition)兩類。感覺說認為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直覺說認為語感是對語言的直覺和頓悟。英國權威辭典《朗文當代英語辭典》中“sense”的義項大概有7個,其名詞含義主要包括“judgment/understanding”,“a feeling”,“skill/ability”,“meaning”等,而“intuition”的義項只有兩個,“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or know something by using your feelings rather than by carefully considering the facts”和“an idea about what is true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based on strong feelings rather than facts”。由此可見“sense”涵蓋“intuition”的義項,同時也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語感是一種基于感悟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語感”應該翻譯為“l(fā)anguage sense”。
1.2英語語感的內涵
張征(2003)結合二語習得理論,對這一界定進行補充,認為英語語感有三個內涵:首先,英語語感是一種內化了語言運用能力,是學習者知識(如語音、語義、語法、語用知識、策略知識等)、感覺(對英語文字形式和意義的感知領悟)和情感(如美感、意蘊等)的有機融合。其次,英語語感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者對言語活動的感悟、理解、判斷能力,以及能夠恰當運用語言,進行不同言語行為(如請求、道歉、致謝和邀請等)的能力。最后,英語語感是潛意識的、動態(tài)的連續(xù)體,其獲得、強弱等受一定外界因素(如語境、個體差異等)影響,而并非與生俱來,一成不變。
二、語感的功能和重要性
2.1語感的功能
克拉申(Krashen,1982)指出,語感是直覺認識的結果,語感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他認為語感有下列三個功能:
1.理解功能。所謂語感的理解功能,是指語感具有在聽、讀時不假思索而又靈敏準確地感受、領悟、把握言語對象意義的功能。語感不僅能夠使人把握言語對象的字面意義,而且還能捕捉言下之意、弦外之音,甚至還能準確補足對方未加表達的空白部分的意思。
2.認知功能。人們認知事物的過程往往是用母語去思考、表述其變化發(fā)展的過程,同時把用語言表達的事物儲藏在腦海里,積累起來,積累的過程也是語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例如知識是用語言感悟和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語感是認知客觀事物的工具,是發(fā)展思維的工具,是發(fā)展大腦本能的工具,是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工具。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將理論的知識化為生動的形象,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
3.審美功能。良好的語感使學生便于通過口頭和書面的語言,走進人類豐富的精神世界,受到道德的、審美的、文化的多重熏陶。特別是當面對一些華文美章時,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和吸收語言中滲透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并內化為他們自己的道德體驗和審美體驗。
2.2語感的重要性
關于語感的重要性,學界前輩葉圣陶先生(1982)有過很好的評述:“語言文字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于語文的銳敏的感覺”。這與韋氏(Webster)大學版第九版詞典對語感(sense of language)的解釋一脈相通。而呂叔湘先生(1985)則認為“語文教學的首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語感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一種在瞬間把各種經(jīng)驗、表象以及各種情感因素動員起來的能力。英語語感強的對英語說得流利得體,文章理解得透徹,寫得準確通暢;反之,語感弱的人卻只能靠直覺透過語言材料理解語言的表層意義,難以體察、領悟、準確地把握語言的深層含義。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英語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三、學生英語語感較弱的原因分析
筆者認為學生英語語感不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3.1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的影響
學生在漢語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由于漢語與英語之間存在諸多不同。因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時受到漢語的干擾,相似之處越少則干擾越大,這種干擾在語言學中被稱為“負遷移”。負遷移表現(xiàn)為過去獲得的知識對新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阻礙作用,使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發(fā)生困難。漢語對英語產(chǎn)生的“負遷移”,尤其是在初學階段,往往就表現(xiàn)為語音的負遷移。例如部分學生在沒有掌握音標的時候,習慣用漢字注英語單詞的讀音,如讀desk(帶思科)。
3.2應試教育的影響
英語測試是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的任務在于客觀、公正、準確地評價學生的語言能力,反映教學的長處與短處,服務于教學,但在具體操作時卻走入了一個怪圈。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注重標準化考試的分數(shù),為了考試能拿到理想的高分,以及教材、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觀念的局限,使得英語教學的基本路子仍沿襲講課文、記語法、背單詞、做練習的作法,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的目標得不到落實,這都不利于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和英語水平的提高。
3.3各階段英語教學之間嚴重脫節(jié)
大中小學英語教學各階段條塊分割、互相脫節(jié)是制約我國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它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教學大綱的制定各自為政。這種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各階段教學目的和要求脫節(jié),以及各階段各自成塊,互不銜接,分工、教學重點不明確,職責不清楚;第二、詞匯重疊情況嚴重和對詞匯掌握的要求不合理。初中重復小學、高中重復初中、大學重復中學所要求掌握的詞匯,重復與浪費的現(xiàn)象長期存在,這是條塊分割直接造成的后果。
四、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的基本策略
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是基于語言形成的基本理論,通過不斷訓練,在語言信息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特殊的定向反射性的關系模式——語感,使學生準確、靈敏地辨別出詞語的感性意義、語句的“模糊”意義、語言在流動中的動態(tài)意義以及語言的細微差別、正誤和情感等,以沉淀學生的心智,并使其自動地形成悟性,增強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下面,筆者就從朗讀背誦、聽說、閱讀、寫作、文化介紹等幾方面,探討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的基本策略。
4.1注重朗讀背誦培養(yǎng)語感
朗讀背誦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基本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減少繁瑣的講解,刪除重復的練習,淡化知識點的傳授,適當?shù)匾龑W生朗讀課文并背誦精典文章。學生朗讀背誦前應先聽磁帶或光碟、跟讀和模仿。在朗讀背誦中要注意語音、語調、意群和節(jié)奏,注意單詞的搭配等使用情況。朗讀背誦的內容積累得多了,詞匯、語法內化,語音和意義之間也建立了聯(lián)系,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自然會得到發(fā)展。為了提高學生朗誦的興趣,可以在班里舉行朗誦比賽。
4.2加強聽說,增強語感
加強聽說是增強語感的主要手段。中國學生缺少自然的英語環(huán)境,因此必須多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尤其是英語聽說環(huán)境。首先,教師上課盡量用英語授課。其次,課堂上開展復述、問答、討論等各種聽說活動,充分運用錄音機、投影儀、語音室、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英語聽說情景。再次,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學??赏ㄟ^辦英語廣播、英語角等,鼓勵學生課后多聽英語,多看英語節(jié)目,還可組織演講比賽、英語歌曲演唱比賽等。
4.3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
閱讀也是培養(yǎng)語感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的閱讀能給大腦皮層形成多側面語言刺激,逐漸形成語感。進行閱讀訓練只用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課堂上的重點應是檢查、釋疑、向學生介紹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解決閱讀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大量的閱讀是在課外進行的,教師是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目前的英語讀物和英語原版書籍浩如煙海、魚龍混雜,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制定讀書計劃。在廣泛調查、認真篩選的基礎上,制定出閱讀計劃和閱讀總量、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向學生推薦,使學生有計劃的閱讀。
4.4在文化教學中深化語感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不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勢必會產(chǎn)生歧義,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養(yǎng)語感。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會導致我們說出自以為正確實則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句式與表達法,從而不能準確理解與正確表達思想。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遵循語言分析和文化比較相結合的原則,促使學生認同英語文化,從而進一步深化語感。
五、結語
語感是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的內容。重視語感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幫助學生突破語感這一關,就可以使其英語水平上一個新臺階。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語感培養(yǎng),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Pergamon,1982.
[2]呂叔湘.學習語法與培養(yǎng)語感[J].語文學習,1985,(1).
[3]葉圣陶.葉圣陶論創(chuàng)作[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4]張征.對語感本質的再認識[J].外語教學,2003(1).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