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鴻
輸入在語言教學范疇內(nèi)是指學習者聽到或讀到的語言。人們在課堂環(huán)境或自然環(huán)境中接受語言輸入。語言輸入的真實性是指在教學課堂內(nèi)外,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讓學生沉浸在大量的真實語言輸入中。許多外語教學流派都強調(diào)語言輸入的真實性。真實的語言性輸入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語言的記憶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效率。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探索多種方法進行語言真實輸入的實踐。
語言輸出和語言輸入
現(xiàn)代語言教學理論特別重視語言輸入,認為向?qū)W生提供的語言輸入量越大,越有利于他們?nèi)蘸笮纬奢敵瞿芰Γ磸陀谩⒈磉_的能力)。大部分中國學生早已經(jīng)習慣先有語言輸入才能有語言輸出。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做的傳授學生學習語言手段:朗讀、背誦、聽寫、抄寫作文范文、句型模仿操練等,都是語言輸入的一些常見形式。
許多教師堅信的語言學習順序:輸入——輸出——再輸入——再輸出,并沒有錯,確實也符合語言學習中由學得——習得的過程規(guī)律。但問題是,對學生語言的輸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直是困擾許多教師的實際問題。比如教學中新語言一旦輸入(take in),學生連吸收(in take)的時間都沒有,馬上就要求輸出(take out),課堂上讓學生一個一個站起來,這種貌似熱鬧的課堂氣氛實際上背離了學生語言輸入和輸出的規(guī)律,學生只形成假性的輸入和輸出流線型互動,一離開課堂,其實他們什么都沒學會。
在現(xiàn)行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語言的輸入和輸出大多數(shù)是通過任務型英語教學手段完成的。而有些教師為了達到大容量的語言輸入的效果,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語言任務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前任務、任務環(huán)和后任務中大量給予學生安排任務式的語言輸入,造成學生整堂課疲于奔命,為完成任務而進行語言輸入不充分的前提下進行語言的匆忙輸出。
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習得必須是在大量可理解性輸入的前提下從交互性的輸出中得到發(fā)展。過多的虛假性的任務必定導致學生接受語言的輸入相對減少,學生只能蜻蜓點水地參與課堂活動實踐而且注定參與面不廣,很大一部分學生甚至來不及完成任務。在任務匯報階段,教師只好叫學習好的學生來匯報,草率了事。特別在公開課、示范課中,給觀摩的教師帶來錯覺。大多數(shù)學生成為虛假輸入和為了應付而輸出的教學的犧牲品。
新教材的教學任務繁重也使教師忽略對語言輸入的探索,尤其是對真實性語言輸入的探索[1]。許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仍快速地直入主題,直接進行單詞、語言點、語法的教學,而忽略甚至刪除語言的導入、語句的設問、語境的創(chuàng)設等為真實性語言輸入奠定良好基礎的前奏曲,使得教學時間得到保證,但教學效果則大打折扣。
其實,新教材中各個語言教學板塊的設計中,尤其是workbook上的練習冊里,設計了大量的tasks,比如說listening task、reading task、speaking tasks、writing task中實際給師生搭建了廣闊的真實性語言輸入的平臺。只是許多教師仍然把它們當成課本正文內(nèi)容一樣的語言知識機械地傳授,使得師生之間的互動沒有形成良性循環(huán),很多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學習形成能力發(fā)展的編者良苦用心化為泡影。
真實性語言輸入的界定
Breen(1985)在《應用語言學》(Applied Linguistics)上發(fā)表的《語言課堂中的真實性》(Authenticity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一文中,認為“真實性”應涵蓋以下4層意義:l)語言輸入的真實性(textual authenticity);2)學習者對語言輸入的理解的真實性(interpretational authenticity);3)對語言學習有益的練習活動的真實性(practice authenticity);4)語言課堂所需再現(xiàn)的社會情境的真實性(situational authenticity)。
根據(jù)上述表達,在真實性語言輸入的過程設計中就要致力于考慮以下幾個問題:語言本身的真實;學生本身的真實;練習活動的真實性;未來社會情境的真實性。只有把這4個話題納入對語言輸入的研究思考范圍并認真地應用實踐之,才能說真正是在進行真正語言的真正教學。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工具是用來改造社會實踐的。能夠得心應手地學習語言,使用語言,用語言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才能說真正掌握了一門語言,真正是在運用著一門語言。
英語課堂教學所謂的“真實性語言輸入”,絕不是僅僅指上述兩方面“靜態(tài)”的真實,它更是指諸如教師如何恰當?shù)赝ㄟ^學生的日常真實活動引入所講課文的話題,學生怎樣在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中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與同桌乃至同一學習小組挖掘出與學習相關材料有關聯(lián)的話題和設計項目;還有師生在課堂練習過程中交際的參與性和有效性等,稱之為“動態(tài)”的真實。
現(xiàn)在英語學習的趨勢是強調(diào)應用性。希望學生學習了一定的英語,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以后,能夠應用所學的英語基礎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平時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就要多創(chuàng)設真實的基于“解決問題”的真實語言情景學習場所,多進行真實性語言輸入學習、操練、實踐。
真實語言輸入的有效操作性
理論上講,輸入的東西越多,輸出的東西也會越多。實際上,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英語,有可能筆試成績不算差,一旦碰到實際運用,仍然感到自己的英文水平捉襟見肘,貽笑大方。例如,聽了很多磁帶的聽力,可一旦和真實的英美國家人士交流,仍然聽不懂他們所說的話。原因就是平時輸入的聽力訓練內(nèi)容不是按照英美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說話的正常語速,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慢速英語。
鑒于以上的一些現(xiàn)狀和困境,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務必要注意真實性語言輸入的有效操作性?,F(xiàn)提出一下幾點具體的操作手段。
以真實的聽說語言輸入聽、說、讀、寫、譯5項基本技能在傳統(tǒng)認為中學階段,尤其是起始階段,應以聽、說領先。只有大量的聽、說經(jīng)常強化在學習者周邊,才會使學習者形成一個良好的刺激反應系統(tǒng),合理外化出一系列的相關讀寫相關材料聯(lián)想鏈接。
在語法教學過程中的真實輸入教學傳統(tǒng)語法教學偏重于枯燥語法知識的繁瑣講解,以及語法項目之間細微差別的反復對比比較,還有課后學生的大量記憶語法條條框框和大量的練習強化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法知識,但根本不能形成學生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已的思想感情和用語法功能進行人際交往交流的最終目的。
寫作教學過程中的真實性輸入要讓學生進行真實性的寫作輸出,首先就要讓學生進行寫作材料的真實性輸入,比如,要求學生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介入的一些活動用英語表達。如用英語寫請假條,寫邀請函,寫學?;@球賽的海報,寫學生會各類文件的通知,寫當天學生本人自己感受的日記等各類應用文體。二是通過寫作過程中提高未來生活各種技能。比如填寫各種表格,寫讀后感,與真實的筆友寫電子郵件,寫自已所在地的旅游簡介等。
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真實性輸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選用最新發(fā)生的國內(nèi)外新聞材料來閱讀;把學校里的文化底蘊挖掘出來,改編成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讀一些藥品說明書,產(chǎn)品介紹書;讓某位學生把他與外國筆友寫的信當成閱讀的范文。除了閱讀材料盡量時新和真實以外,還要強調(diào)學生自己閱讀的真實感受。在評價學生閱讀的心情與喜惡程度上允許學生如實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真實性輸入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真實性語言輸入時,需要注意學生的真實內(nèi)心感受。并不是所有真實的內(nèi)容都可以拿來做語言輸入的材料。比如學生的隱私問題,學校教育中認定學生年齡階段應該避免了解的問題,教師本人對某個真實的話題缺少足夠的認識和闡釋的能力時,要盡量避免使用真實性語言輸入。
最后,真實性語言輸入需要教師做一個生活的有心觀察者和對生活和語言之間細微關聯(lián)的睿智提煉者,并且是一個本著對學生未來發(fā)展負責,不是單純傳授學生語言知識,而是希望學生能夠在教師給予的任務性教育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用語言思維的能力,用英語來完成事情的終極目標的富有愛心的傳道者。
參考文獻
[1]蔣敦杰,等.高中英語新課程理念與實施[M].???海南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章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