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斌 蔣惠超
[摘 要]文章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一般要求和柱、梁、板、剪力墻及樓梯的混凝土澆筑技術要點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混凝土澆筑 施工 質(zhì)量控制
混凝土澆筑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澆筑質(zhì)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整體質(zhì)量。對混凝土澆筑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技術要點,往往被人忽略,現(xiàn)將混凝土澆筑的技術要點進行簡單。
一、混凝土澆筑的一般要求
(一)混凝土澆筑前全面要清理干凈,澆筑面驗倉合格后才允許進行混凝土澆筑。
(二)為保證新老混凝土施工縫面結合良好,在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前,應鋪與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2~3cm,鋪設的砂漿面積應與混凝土澆筑強度相適應,鋪設厚度要均勻,避免產(chǎn)生過厚或過薄現(xiàn)象。
(三)混凝土的澆筑應采用平鋪法或臺階法施工,嚴禁采用滾澆法,應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層進行,且澆筑層面平整,澆筑墻體時應對稱均勻上升,澆筑厚度一般為30~50cm。
(四)混凝土澆筑應先平倉后振搗,嚴禁以振搗代替平倉。振搗時間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顯著下沉,并開始泛漿為準,將混凝土內(nèi)的氣泡振搗出,避免振搗時間太短或過長,造成欠振、漏振及過振,振搗完應慢慢拔出,嚴禁速度過快?;炷恋恼駬v半徑應不超過振搗器有效半徑的1.5倍,應將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5cm左右,不應過深,以免造成下層混凝土的過振。
(五)混凝土澆筑期間,如表面溢水較多,應及時清除,并采取措施減少溢水。嚴禁在模板上開孔趕水,以免帶走灰漿。
(六)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尤其是澆筑頂板,應設置位移變形觀測點,設專人定期觀測模板是否偏移,設專人檢查、加固模板。
(七)為減少混凝土在澆筑后由于運輸導致的離析,混凝土的制備應該盡可能靠近最后澆筑的地方。它應該分層澆筑以使每層可被均壓實。每層澆筑間隔的時間應該限制在能夠保證新澆筑的混凝土與前面澆筑的有良好的結合。
(八)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應立即用手提振搗器或機器振搗器進行搗密就應該移走,否則就會發(fā)生骨料離析。一般來說,振搗器不應該集中在先前提起的混凝土上。
二、振搗的要求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3m時必須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xù)進行,澆筑層高度應根據(jù)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
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三、柱的混凝土澆筑
(一)柱澆筑前底部應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于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二)柱高在3m之內(nèi),可在柱頂直接下灰澆筑,超過3m時,應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安裝斜溜槽分段澆筑。每段高度不得超過2m,每段混凝土澆筑后將門子洞模板封閉嚴實,并用箍箍牢。
(三)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筑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在主梁下面。無梁樓板應留在柱帽下面。在與梁板整體澆筑時,應在柱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xù)澆筑。
(四)澆筑完后,應隨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四、梁、板的混凝土澆筑
(一)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jù)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xù)向前進行。
(二)和板連成整體高度大于1m的梁,允許單獨澆筑,其施工縫應留在板底以下2~3cm處。澆搗時,澆筑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后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幫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三)梁柱節(jié)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處混凝土時宜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四)澆筑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托拉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五)施工縫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澆筑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nèi)。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wǎng)擋牢。
(六)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xù)澆筑。在繼續(xù)澆筑混凝土前,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應鑿毛,易除浮動石子,并用水沖洗干凈后,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后繼續(xù)澆筑混凝土,應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五、剪力墻的混凝土澆筑
(一)如柱、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時,可以同時澆筑,反之宜先澆筑柱混凝土,預埋剪力墻錨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綁剪力墻鋼筋、支模、澆筑混凝土。
(二)剪力墻澆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筑5cm厚與墻體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并用鐵鍬入模,不應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內(nèi)。
(三)澆筑墻體混凝土應連續(xù)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須預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shù)量。
(四)振搗棒移動間距應小于50cm,每一振點的延續(xù)時間以表面呈現(xiàn)浮漿為度,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及洞口部位,為防止出現(xiàn)漏振,須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下灰高度也要大體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應開口,并在此處澆筑振搗。
(五)混凝土墻體澆筑完畢之后,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標高線將墻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六、樓梯的混凝土澆筑
(一)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xù)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二)施工縫位置:樓梯混凝土宜連續(xù)澆筑完,多層樓梯的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1/3的部位。
(三)養(yǎng)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以內(nèi)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shù)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tài),養(yǎng)護期一般不少于7晝夜。
參考文獻
[1]趙德茗,對混凝土整體結構澆筑質(zhì)量問題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08.7
[2]袁林,灌注樁混凝土澆筑方法的探討[J]安徽建筑,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