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學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蹦敲?,如何使中學生“樂之”呢?根據(jù)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筆者認為,中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如果能實施語文興趣教學的話,教學活動就會被學生樂意接受,教學效率將會大幅度提高。那么,在實施語文興趣教學的過程中,應(yīng)注意什么呢?
一、明確課程特點,提高本身素質(zhì)
語文課是一門知識加情感的課程,它教書育人的職責更為突出。那么,作為一個語文教學工作者,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還要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然而,常言說得好:“打鐵還得本身硬?!币胧箤W生喜歡教師所教授的課程,除了明確課程特點以外,還要靠教師本身良好的修養(yǎng)、氣質(zhì)、風度等,更重要的要靠教師本身良好的教學素質(zhì)。它包括嚴謹明朗的教學過程,醒目精要的板書,妙趣橫生的“口才”等,這樣,即便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學生也會聽而不厭,學而不倦。三尺講臺就會成為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
那么,教師如何使自己具有這樣的能力和素質(zhì)呢?首先應(yīng)該熱愛語文教學這項工作,在教學的過程中感到其樂無窮,才能更投入地從事教學教研工作。其次,應(yīng)該苦練教學基本功,如書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再次,應(yīng)該博覽群書,“群書”既包括與語文教學有關(guān)的參考資料,教育教學理論書籍,也包括古今中外文學名著等。此外,還要認真?zhèn)湔n,認真鉆研教材,備課時,應(yīng)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fā),不僅要備教學目標、程序、重點、難點,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備教法,這樣,才有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使學生有力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
二、了解學生特點,培養(yǎng)學生情感
(一)根據(jù)學生獨立性的特點,使學生充分展示個性。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自我意識有了迅速提高,并且用審慎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作為一個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一定要在這方面加以鼓勵、引導(dǎo)。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采用了讓學生自己授課的方式,有意給他們創(chuàng)造登臺亮相、展示自我的機會。另外,還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從課文中找問題,找漏洞,然后由他們自己補充,這樣,學生自然就愿意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了。
(二)教師要成為學生精神上的朋友。中學生內(nèi)心世界開始變得復(fù)雜,他們不太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向老師吐露,所以,教師要多方面觀察、了解他們,并時常和他們誠懇交談,成為他們的知音,這樣,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學生也就喜歡教師的課了。
(三)使學生將學習變成自覺行動。中學階段是學生理想、動機、興趣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他們更自覺地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社會的命運結(jié)合起來。教師應(yīng)根據(jù)這一特點,將語文課堂變成一個陶冶學生情操的大熔爐。例如,在講《荷塘月色》一文時,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作者,用心去體會其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同時讓擅長繪畫的學生,畫一幅《荷塘月色圖》,讓學生把課文內(nèi)容和畫面有機結(jié)合,體會荷花的美,再結(jié)合朱自清“寧愿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的崇高氣節(jié),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熱愛朱自清,也就更熱愛這篇課文了。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授課藝術(shù)
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提高授課的藝術(shù),改進舊有的教學方法?,F(xiàn)代教育心理學家認為:需要產(chǎn)生動機,動機產(chǎn)生愿望。這就告訴我們,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使學生明白自己的所需。在這方面,筆者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創(chuàng)設(sh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課前體會點撥法、啟發(fā)式談話法、愉快式教學法等。
所謂“課前體會點撥法”,就是讓學生課前預(yù)習,自我體會,找出文中的知識點及其重點、難點,然后讓學生進行總結(jié),列成條文,課堂上教師解答有共性的問題,這樣,授課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謂“啟發(fā)式談話法”,就是教師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命好問題,授課時通過恰如其分的啟發(fā)誘導(dǎo),使學生大膽發(fā)言,各抒己見,這樣,就可以產(chǎn)生師生互動的良好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所謂“愉快式教學法”,就是盡量減少學生壓力,寓教于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樂中學知、求知。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局限于一種教學方法,要把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jié)合起來,融會貫通,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強烈欲望。例如,筆者講《衛(wèi)風·氓》這一課時,課前提出了三個問題:1.文中的“氓”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嗎?2.文中的女主人公如此完美,為什么會被拋棄呢?3.為什么文中兩次提到“桑葉”?上課時筆者給了學生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登臺發(fā)言,結(jié)果學生回答很踴躍,也很有新意。講課時,又讓學生把文中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寫成詩歌,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的作品,這樣,使學生在一種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學習,不由自主地就會喜歡語文課。
(梅九澤 河北省邢臺縣太子井中學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