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
學生千差萬別,有的聰明好學成績優(yōu)秀,有的貪玩好耍成績落后,有的學得輕松愉快,有的則要花九牛二虎之力……在學校不論學生其他方面表現(xiàn)如何,我們習慣以成績?yōu)橐罁?jù)把學生劃分為“優(yōu)生”和“差生”。我們?yōu)椤皟?yōu)生”欣喜,為“差生”苦惱。在教學中一直在高呼轉化學困生,那么,在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困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主動得到發(fā)展呢?下面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認識、體會和做法。
一、歷史教學中學困生的主要特征
1學習興趣淡薄、記憶力和注意力差。歷史學科和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于,客觀的歷史事實不能重演,也不能借助實驗加以再現(xiàn)。學生通過文字資料感知到的歷史事實是空洞的、抽象的,時間地點是枯燥的,加上歷史知識本身實用性不強,這些因素的存在使許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歷史。學困生缺乏學習歷史的興趣,他們往往只對故事感興趣,對知識的掌握則缺乏興趣。他們記憶知識速度快,缺乏持久性。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記得快,忘得也快”的記憶特征,常感到開卷則了然,閉卷則茫然,出現(xiàn)學前忘后的現(xiàn)象,對歷史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差,準確性低。
2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這是大部分學困生的共同特征。他們上高中僅僅是迫于家長的壓力,不得不到學校學習。正因為如此,這些學生不明確高中學習的意義,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敷衍、粗心等特征。
3基礎知識不牢固,知識結構不合理。他們對教材中要求的歷史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史實常?;煜?,答題時顛三倒四。另外對歷史知識中的理論不能理解,形不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造成學習困難。
4思維能力和學習的遷移能力差。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機械,缺乏積極思維的習慣,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升入高中后常感到不適應,認為高中歷史難學而望而卻步。其實這是因為長期的學習中沒有形成較強的思維能力和遷移知識能力,這種狀況是可以改變的。
二、歷史教學中學困生形成的心理原因
歷史教學中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師教育工作的不足,有家庭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也有學生思想意志等方面的因素,在一個學困生身上往往有很多原因錯綜復雜的交織在一起。我認為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中心理因素起著重要的影響,其中由于失敗受挫折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和情感是造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消極情緒和消極情感的存在,是造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轉化學困生的策略
首先,加強對學困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消極心理是學困生學習的心理障礙,要幫助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獲取成功,培養(yǎng)他們成功的心理。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分層要求,為學困生設立合適的目標,使他們經(jīng)過努力能夠達到,在一次次小的成功中不斷克服消極情緒。
其次,結合學科特點,激發(fā)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動機。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學中讓學生搜集當?shù)氐胤绞返挠嘘P資料。這樣一來,既培養(yǎng)了能力又激發(fā)了興趣。
再次,改進教學方法,使學困生學會學習。作為歷史教師,在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中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使學生學會學習上,真正做到“授之以漁”。我在教學中注意訓練學困生的自學能力。一般選擇歷史概念少、敘述強的課文作為閱讀訓練材料。第一步,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列成問題寫在黑板上,由學生閱讀課文找出答案。第二步由學生列出教學提綱,再對照我的板書查缺補漏。第三步由學生設問我回答。經(jīng)過這三個步驟,初步培養(yǎng)了學困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作為學困生,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關心。作為教師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盡管把他們培養(yǎng)成才要做大量而細致的工作,但是只要我們善待他們、欣賞他們,他們一樣會成為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