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燕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在傳授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同時,要有相互間的感情交流。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愛護與信任,以及教學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進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因,誘發(fā)學生的認知積極性。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它顯而易見地告訴我們師生之間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也有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傲_森塔爾效應”證明:教師的期待與厚愛,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如果師生間出現(xiàn)感情上的隔閡,則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只有師生密切配合,才能彈奏出優(yōu)美的樂章,才能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才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呢?
(1)建立合作的師生關系。教師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來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過去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爆F(xiàn)在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薄拔?,就是“使兒童樂于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兒童共同進行的教學活動中來。”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如果把和諧的師生關系理解成就是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離”接觸,這種想法是錯的。我們經(jīng)常看到:老師與學生越是親近,學生越是不怕你,課堂上越容易擾亂秩序。老師的出發(fā)點與結(jié)果往往背道而馳,這就如同父母的溺愛,過分地縱容卻害了自己。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有時需保持一定的“距離”。課堂上嚴而有格,寬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學習很關心,學習上有困難時給予幫助,紀律上違反給予嚴厲教育。
(3)建立互動的師生關系。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歷程,因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由一定的觀念(諸如教育觀、學生觀、質(zhì)量觀等)支配其教學行為,對學生施加影響。而學生也會根據(jù)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師的影響,并在行動上作出反應。學生的反應又進一步強化或者修正教師原有的教育觀念與行為。所以,師生互動構(gòu)成了教學活動中的正反饋機制。通過反饋可以加強正效應,也可以加劇負效應。例如:“教師教學有熱情、有方法→學生學習主動、學習成績提高→教師更受鼓舞與鞭策、教學上更加精益求精?!泵绹骷覑勰f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敝灰處熥鹬貙W生、相信學生,學生也會尊重、相信教師;只要教師向?qū)W生投之以桃,學生就會對教師報之以李。這就是師生互動的正效應。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教師和學生之間如果沒有一種情感上的溝通,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就很難收到應有的效果。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樂清市北白象鎮(zhèn)萬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