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臺州市的一道中考題如下:
1. 善于思考的小迪發(fā)現(xiàn):半徑為a,圓心在原點的圓(如圖1),如果固定直徑AB,把圓內(nèi)的所有與y軸平行的弦都壓縮到原來的 倍,就得到一種新的圖形——橢圓(如圖2),她受祖沖之“割圓術(shù)”的啟發(fā),采用“化整為零,積零為整”“化曲為直,以直代曲”的方法。正確地求出了橢圓的面積,她求得的結(jié)果為________。
2. 小迪把圖2的橢圓繞軸旋轉(zhuǎn)一周得到一個“雞蛋型”的橢球。已知半徑為a的球的體積為 a3,則此橢球的體積為______。
那天考后,筆者試著做了一下,根本無法應用“化整為零,積零為整”“化曲為直,以直代曲”,只好靠記憶中的公式來解決。于是筆者又把此題交給幾個初中數(shù)學教師做,他們也無法應用。筆者又找了幾個考生問此題怎么做的。有的說不會做,有的說我做對了。我又問他們是怎么做對的。他們說:圓的面積為 a2,橢圓是把圓的y軸方向的半徑壓縮為b,于是就把 a2中的一個a換成b就得到?仔ab了;類似地球的體積為 a3,橢球是球的兩個方向把a換成了b,其體積就是 a3了。筆者也明白部分考生為什么能輕松地做對了。
筆者認為本題作為中考題是有缺陷的。本題的解題依據(jù),即“她受祖沖之‘割圓術(shù)’的啟發(fā),采用‘化整為零,積零為整’‘化曲為直,以直代曲’的方法”,只能使學生如墜迷霧。雖然學生了解一點祖沖之的“割圓術(shù)”,若學生做過,也只是很近似的,還根本達不到在考場上“化整為零,積零為整”“化曲為直,以直代曲”地從圓的面積割出橢圓面積的準確值?仔ab,從球的體積割出橢球體積的準確值 a3。而部分考生能寫出正確的答案,也只是利用了類比,猜想碰巧得到的,若要論證或準確說出依據(jù),他們也是很難做到的。這樣的考題有失科學性和公平性。
(浙江省臨海市外國語學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