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社會生活、生產、相關學科中選擇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動地獲得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增強能力的學習活動。在研究中使學生認識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初步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為將來成為研究性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所以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的嘗試和實踐??梢哉f研究性學習是提高素質的最好的學習方式。下面是我校及筆者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初步做法。
一、課堂教學中挖掘有關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每章前的引例、章前圖、閱讀材料、實習作業(yè)、應用題、開放性習題、探索性習題等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啟發(fā)學生探索和創(chuàng)新。如課本一道例題,人教版必修1課本44頁復習參考題第9題:
已知函數(shù)f(x)=4x2-kx-8在[5,20] 上具有單調性,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學習完函數(shù)單調性后很容易找到答案,此題可以做如下變形:
(1) 已知函數(shù)f(x)=4x2-kx-8 在[3,5]上具有單調性,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2) 已知函數(shù)在 f(x)=4x2-kx-8 上(3,20)具有單調性,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3) 已知函數(shù)f(x)=4x2-kx-8 在 x<3或者x>20 時具有單調性,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問:你能得出什么規(guī)律性的結論?
通過上述探究,使學生綜合了所學知識,領略了其中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認識到了研究課本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了勤于思考的習慣,學會了如何創(chuàng)新。
二、利用課本中研究性課題及生活中的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
現(xiàn)行新教材設置了研究性學習課題,其目的在于改革長期以來學生被動接受灌輸?shù)膶W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了解知識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改變單純從書本學習的傳統(tǒng);改變學校只重分數(shù)的現(xiàn)象,引導師生把重點放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全面提高的素質上。課本中的線性規(guī)劃、分期付款等研究性課題,在實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點課題。如人教版必修2第30頁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祖暅原理與柱體、錐體、球體的體積,在教學中完成后就可以安排學生課下閱讀并討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自學后,我安排學生分小組發(fā)表討論結果,同學們非常積極,提出了許多個人見解,尤其是對球體的探究中總結出了許多結論,如底面半徑和高均為R的圓柱半球圓錐的體積比為3∶2∶1,即底面半徑和高均為R的圓錐的體積加半徑為R的半圓的體積等于底面半徑和高均為R的圓柱的體積。學生從被動接受變?yōu)榱酥鲃訉W習,不僅學習了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從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中學生性格活潑,既有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又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內心深處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生活、生產及相關學科,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深入調查,組織數(shù)學建模競賽,從學生將來實際生活的需要出發(fā),讓他們能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以適應變化發(fā)展的社會。開展研究性學習,在交往、協(xié)作中學會溝通、互助、分享、合作,知識和能力得到發(fā)展,個性品質得到優(yōu)化,數(shù)學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河南省開封市2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