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繁、難、偏、舊的語文課程內(nèi)容,使中小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顯得比較冷漠,也就是說,大多數(shù)學生僅把學習看做是一種任務,沒有樂趣可言,具體到寫作,多數(shù)學生的情緒恐怕還得加上“害怕”兩個字。針對這種狀況,《新課程標準》十分關注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新課程標準》在“寫作”(或稱寫話、習作)“階段目標”的陳述中提出:“對寫話有興趣”(第一學段);“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第二學段);“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第三學段);“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溝通見解”(第四學段)。這里的“興趣、自信心、分享快樂、感情真摯、相互溝通”,是學生寫作的關鍵所在。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深切地體會到,豐富多彩的作文課型不但能教會學生寫作的方法,拓寬他們的視野與知識面,而且它本身就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好方法。在教學中,筆者主要采用了如下一些作文課型,來指導學生的寫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寫作方法指導課
這類課要求通過讀、議、評、說、寫等課內(nèi)活動,教給學生一些實用而有效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教學做到目標細化,情感優(yōu)化,內(nèi)容美化;要求學生充分活動,通過口頭的說話來訓練思維,如在教學《怎樣把作文寫具體——再現(xiàn)具體事實》這一課時,教師可用學生作文中常見的病例引路,引導學生在讀中議,議后說,在啟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此病例概括敘述多、缺乏具體證明事實的特點后,要求他們修改病例,進行具體的遷移訓練。這樣的課能使學生認識到把作文寫具體的方法之一是:用事實說話。具體地說就是在生活中觀察事實,在寫作中自覺地再現(xiàn)事實,用事實說話。寫作中不是把結論寫出來,而是把自己的褒貶感情滲透在對事實的描述中,讓讀者自己去思考。這節(jié)課目標太小,只要求學生習慣要表達某個觀點,一定要用事實說話即可,這樣的課堂學生印象深刻,能夠做到一課一得。
二、寫作實踐課
這也就是常規(guī)教學中的寫作課。這類課教師要在課前有適當?shù)囊龑?,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要把命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同一話題中確定自己能寫的題目。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寫作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生活”、“朋友”為話題來作文。這樣的寫作實踐課既讓每一層次的學生做到有話可說、有文可作,還引導每一個學生發(fā)表屬于自己的獨特見解與領悟,進而走上創(chuàng)作之路。
三、作文互評課
作文互評課就是讓學生來交叉評改作文的課型。學生互評作文具有如下的優(yōu)勢:評改及時,學生興趣濃厚;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起到以好促差、以差促好的作用;解放教師,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指導寫作。互評作文前,教師應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3—5人為宜),并確定一個寫作能力強的同學為小組長,把本次習作的訓練目的和要求講清楚,使學生在評改中做到有的放矢。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改:錯別字,修改運用不準確的詞語,修改病句。
(2)畫:以沙里淘金的精神淘出文中的美詞美句,并用波浪線劃出。
(3)評:寫評語,忌空話套話,主要談自己閱讀此文后的感受。
(4)傳:個人批改完成后,作文本在小組內(nèi)傳閱,交流各自的感受。
(5)薦:即推薦佳作。推薦所評出的優(yōu)秀習作,先說推薦的理由,然后朗讀原作。
這五步做完后,教師主要負責把班級上推薦出的優(yōu)秀習作進行確認、整理、指導,特別優(yōu)秀的由教師推薦發(fā)表。
四、佳作欣賞課
有時教師為了全面掌握全班學生寫作的現(xiàn)狀,要親自批閱作文,并挑選出當次寫作實踐中的佳作或有亮點的作文,讓這些作文的作者在全班朗讀自己的作品,然后師生對習作進行評說優(yōu)劣。佳作欣賞課的實施不但可以讓其他同學從中獲得熏陶與感染,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讓優(yōu)秀的寫作者體驗到寫作的成就感,從而對作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五、美文推薦課
這種課主要是教師把自己收集的經(jīng)典時文、優(yōu)秀美文、構思精巧文、手法別致文、語言幽默文等有特點的文章,推薦給學生。具體做法是指定學生讀或教師朗讀,學生聽后談從此文中獲得的啟迪。美文推薦課推薦的美文既可以提供一種成功寫作的思路,又可以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習得諸多寫作的方法。
六、新聞鑒賞課
教師在報紙上廣泛收集有價值的新聞,新聞內(nèi)容可以是社會生活、奇聞軼事、科技發(fā)明、社會熱點、國際動態(tài)等,并分類把這些新聞推薦給學生來評析。新聞鑒賞課的意義在于,使學生的脈搏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既開拓他們的知識視野,又使他們免于陷入教材知識的死循環(huán),同時還可以幫他們獲取新聞的基本知識及新聞寫作的方法。新聞鑒賞課是引路,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去讀書看報,關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關注國際動態(tài),關心社會熱點,走進生活,做“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人。
七、課外閱讀課
主要是指導學生怎樣選擇課外書,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如作摘錄),檢查課外閱讀效果等。還可以穿插一些小練習,要求學生為自己喜歡的書寫一篇推薦辭或?qū)ψ约合矚g的人物作出評價。課外閱讀課重在方法的指導,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到課外廣泛涉獵的興趣。
八、作文活動課
作文活動課是寫作前的準備活動。如要求學生描景繪物,可以把學生帶出教室,到野外親身感受景物的情狀;如要求學生寫某產(chǎn)品的說明書,可以讓學生大量收集各類產(chǎn)品的說明書,然后拿到課堂上去傳閱、分析、評價,從而掌握寫產(chǎn)品說明書的一般方法;如要求寫一個采訪記,可以讓學生去實地采訪其人,然后匯報自己采訪的結果;還可以進行作文專項的比賽,如《作文片斷續(xù)寫競賽》。
以上這些課型在作文教學中交叉實施,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會開闊他們的寫作視野,在課型上大膽探索,使黯然失色的作文課煥發(fā)出無窮的生機。在世紀之交的這次語文課程改革中,寫作教學獲得了新去向、新理念,我們相信,現(xiàn)實中的寫作教學必然能在嘗試、檢驗和發(fā)展這些新理念的過程中迸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王澤功,教師,現(xiàn)居甘肅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