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清涼的風(fēng),是遮雨的傘,是滴落的淚,是甜甜的吻。母愛是人間最圣潔、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是拿什么都難以回報的恩情。
【文一】
母親與莫扎特
肖復(fù)興
這似乎是一個不倫不類的題目。母親目不識丁,根本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曾經(jīng)有過一位什么莫扎特。記得那一年我剛把音響搬回家時,她躡手躡腳地走過來,奇怪地望了望這龐然大物,問我是什么東西。
是冥冥中的命運,把母親和莫扎特連在了一起。我知道這樣說對誰也講不清,我只有對自己一遍遍地傾訴。
兩年前的夏天,我常去兩個地方消遣:一是月壇郵票市場,一是燈市口唱片公司。抱著郵票回家,郵票不會說話,任你擺弄,任你和那些古今中外的哲人或動物相會就是了。母親只是悄悄地坐在床頭看我擺弄,看膩了,便倒下睡著了,微微打著鼾。唱片不是郵票,買回來不是看的,是要聽的,而且,我常覺得音量太小難聽出效果,便把音量放大,震得滿室搖搖晃晃;又常在夜深人靜時聽,覺得樂曲融合著沉郁的夜色才有韻味,才能把心融化……母親常無法休息。我?guī)状螌δ赣H說:“吵您睡覺了吧?”她總是擺擺手:“不礙的,聽你的!”我問她:“好聽嗎?”她點頭:“好聽!”其實,我知道,一切都是為了我。在母親的眼里,孩子的事再小也總是大事。她就那么默默地坐在床頭,陪我聽到很晚。在那些個無月多云或星稠云淡的夜晚,母親并不關(guān)心那個大黑匣子里的貝多芬、巴赫、曼托瓦尼,母親只關(guān)心一個人,那便是我。
8月的一個黃昏,我又來到燈市口,偶然間看到了一張莫扎特《安魂曲》的激光唱片。我拿了起來,猶豫了一下,買還是不買?這是莫扎特一生最后一部未完成的曲子,擁有它是值得的。但是,我還是把它放下了,我實在不喜歡莫扎特,我一直覺得他短短一生所寫的樂曲太多太濫太流暢,缺少柴可夫斯基的憂郁、勃拉姆斯的摯情,更缺少貝多芬的深刻。我知道這是我的偏執(zhí),但在音樂面前,喜歡與否來不得半點虛假。
這天黃昏,我空手而歸,母親還好好的,正坐在廚房里幫我擇新買的小白菜和嫩蔥。我問她:“今晚您想吃點兒什么?”她像往常一樣說:“你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吧!”幾十年來,她都是這樣辛勤地操勞,卻從不為自己提一點點要求。我炒菜,她像以往一樣站在我旁邊給我打下手。晚飯后我聽音樂,她像以往一樣坐在床頭默默地陪我一起聽,一直聽到很晚很晚……誰會想到,第二天她老人家竟會溘然長逝呢?母親依然如平日一樣默默地坐在床頭,突然頭一歪便倒在床上,無疾而終,突然得讓我的心一時無法承受。
喪事過后,我想起了那張《安魂曲》,我真的無法不把它與母親聯(lián)系在一起,人生哪有這樣的巧合?莫非莫扎特在啟迪我母親即將告別這個世界,靈魂需要安慰?而我卻疏忽了,只顧咀嚼著個人的滋味!我很后悔沒有買,如果買下讓母親臨別最后一夜聽聽也好??!我甚至想,如果買下也許能保佑母親不會那樣突然而去呢!
我覺得對不住莫扎特,我覺得對不住母親。
不要執(zhí)意追求什么深刻,平凡、美好本身不就是一種深刻嗎?母親太過平凡,但最后一刻給予孩子的默默的愛,難道不是一種深刻嗎?我看到梅紐因?qū)戇^的一段話,說莫扎特的音樂“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園,外面幽美寧靜,里面卻是火熱的”。母親難道不是這樣的嗎?我沒有理解莫扎特,也沒有理解母親。
鬼使神差,我又來到了燈市口??上?,那張唱片沒有了。
【文二】
母親的心
丁立梅
那不過是堆自家曬的霉干菜,自家風(fēng)干的香腸,還有地里長的花生和蠶豆,曬干的蘿卜條和紅薯片……
她努力把這些東西搬到郵局的柜臺上,小心翼翼地問,寄這些到國外,要幾天才能收到?
這是6月天,外面烈日炎炎,她大概趕了不少路,額上的皺紋里滲著密密的汗珠,黝黑的皮膚泛出紅光來。
這天,到郵局辦事的人特別多,她很快就被淹沒在一片嘈雜里,她每過一會兒便會小心地問上一句:寄這些到國外,要多少天才能收到?
當(dāng)她終于得知最快的是航空郵寄,三五天就能收到,但郵寄費用昂貴時,她站著想了一會兒,而后決定通過航空郵寄。有好心的人看看她郵寄的東西,說,你劃不來的,你寄的這些東西不值錢,你的郵費能買好幾大堆這樣的東西呢。
她沖說話的人笑,說:我兒在國外,想吃呢。
但她卻被告知,花生、蠶豆之類的不可以國際郵寄。她當(dāng)即愣在那兒,手足無措。她請求郵局的工作人員通融一下,就寄這一回。郵局的工作人員給她解釋:不是我們不通融,是有規(guī)定,這些屬于違禁品。
她“哦”了一聲,一下子沒了主意,站在那兒,眼望著那堆土產(chǎn)品出神,低聲喃喃:我兒喜歡吃呢,這可咋辦?
有人建議她給兒子寄錢去,讓他買別的東西吃。
她笑笑,搖頭,突然想起了什么來,問郵局的工作人員:花生糖可以寄嗎?里邊答:這個可以,只要包裝好了。她興奮起來,又問:那么,五香豆也可以寄了?我會包得好好的,不會壞掉的。里邊的人顯然沒碰到過寄五香豆的,他們想了想,含糊地答:真空包裝的,可以吧。
這樣的答復(fù),很是鼓舞她,她連聲說謝謝,仿佛別人幫了她很大的忙。她把攤在柜臺上的東西一一收好,重新裝進蛇皮袋,抗在肩上,有些歉疚地沖柜臺里的人點點頭:麻煩你們了,我今天不寄了,等我回家做好花生糖和五香豆再來寄。
她笑著走了。烈日照在她身上,蛇皮袋扛在她肩上。大街上,人來人往,沒有人會留意到,那兒,正走著一位普通的母親,她用肩抗著一顆做母親的心。
(摘編自《讀報參考》)
【比較閱讀】
兩篇文章的主題相同,都是表現(xiàn)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母愛。文中的母親都是那么的平凡,不禁讓人想起自己的母親。但從具體的寫法上來看,兩文還是有差異的。
題材比較。兩文的題材有很大不同。文一所寫的是一位生活在兒子身邊的母親。即使高分貝的音樂會影響到自己的休息,她也默默地陪著兒子聽自已根本理解不了的音樂;盡管已年邁,她仍然想為兒子分擔(dān)家務(wù),卻不為自己提任何要求。能陪伴在兒子的身旁就是她最大的滿足,最大的幸福。文二所寫的是一位兒子遠在國外的母親。為了讓兒子吃上他喜歡吃的東西,這位母親不惜花費昂貴的航空費用,想方設(shè)法地將自己耗時費力精心制作的各種土特產(chǎn)郵至國外,能讓兒子吃上他最熟悉最喜歡的食物就是她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
描寫方法比較。寫作中比較常用的描寫方法有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兩種。正面描寫,就是直接描寫人的外貌、心理和行動等。側(cè)面描寫則是通過對周圍人或環(huán)境的描繪來表現(xiàn)所要描寫的對象。兩文在對人物的形象刻畫上,都運用了語言、動作、神情等方法來正面表現(xiàn)母親的形象,不同的是文一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兒子對母親的愧疚、感激、熱愛與贊美都間接烘托了母親的形象——平凡而無私。文二則主要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側(cè)面描寫較少,只在文末處借烈日和行人來烘托母親的形象——普通而偉大。
寫作人稱比較。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恰如其分地運用寫作人稱能幫助作者更好地表情達意。第一人稱可增加敘述的真實性;第三人稱則是以冷靜的旁觀者的角度來敘述,比較客觀。文一選用了第一人稱,從一個兒子的角度來敘述描寫自己的母親,情真意切;文二則選用了第三人稱,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記敘刻畫了一位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真摯感人。
表達方式比較。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說明、議論、抒情和描寫5種。這兩篇文章都以記敘和抒情的表達方式為主。除此之外,文一較多地運用了議論來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文二則較少運用議論。
結(jié)尾構(gòu)思方法比較。兩篇文章的結(jié)尾各有千秋。文一運用了一種充滿遺憾的發(fā)人深思的方法來結(jié)尾?!傲钊梭@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 文一的最后一段文字促使讀者在充滿遺憾的余味中,去思考該如何關(guān)愛母親、珍惜親情,含蓄雋永。文二則運用了畫龍點睛的手法,在文末直接以抒情議論的語句點明了中心,升華了主旨。
總之,這兩篇文章都以樸素?zé)o華而又情真意切的語言,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比較訓(xùn)練】
1.請認(rèn)真閱讀兩文,概括兩文各是通過什么事情來表現(xiàn)母親的偉大的?
2.在對母親的描寫方法上,兩文有何異同點,請簡要說明。
3.兩文分別運用了第幾人稱的寫法,有何作用?
4.請結(jié)合文章談?wù)勀銓ο铝姓Z句的理解:
①不要執(zhí)意追求什么深刻,平凡、美好本身不就是一種深刻嗎?
②那兒,正走著一位普通的母親,她用肩抗著一顆做母親的心。
5.文一的結(jié)尾能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
6.母愛無痕,大愛無聲。相信你在課下也積累了不少關(guān)于母愛的名言詩句等,請寫出兩句進行交流。
【參考答案】
1.文一:①看兒子擺弄郵票;②幫兒子擇菜;③陪兒子聽音樂。文二:①為遠在國外的兒子空郵花生等食品;②因郵遞限制重新制作食物。2.相同點:兩文在對人物的形象刻畫上,都運用了語言、動作、神情等方法來正面表現(xiàn);不同點:文一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文二主要運用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較少。3.文一運用第一人稱,可增加敘述的真實性;文二運用第三人稱,以旁觀者的角度進行敘述,比較客觀。4.①平凡和美好就是一種深刻。母親的平凡,親情的美好,無一不蘊涵著深刻。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親情,關(guān)愛我們的母親。②她扛在肩上的不只是一個裝有食品的袋子,更是一顆充滿摯情的母愛之心。5.促使讀者在充滿遺憾的余味中思考如何關(guān)愛母親,珍惜親情,從而接受作者在喪母之痛中悟出的“平凡、美好就是深刻”的道理。6.高爾基: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孟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指導(dǎo)教師/楊平)
編輯/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