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著名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把圖片帶進教室,就是啞巴也會說話了。”由此可見,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重要的直觀教具,也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因此,如何掌握地圖、應用地圖進行良好的教學,則是地理教學首先應解決的問題。
一、從現行教材中看地圖的重要性
現行初中新教材注意了圖象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首先,新教材體現了圖象應有的地位。圖象在舊教材中被稱為插圖、附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新教材不僅用圖象來說明文字,而且把他們作為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有許多教學內容就是通過讀圖、提問讓學生掌握。其次,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圖象量大大增加,僅第一冊就有圖300余幅,彩色圖50余幅;同時圖的質量也有提高,圖畫簡潔清晰,信息量多,重點突出。其三,圖象形式多樣。為了說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配以地圖;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圖;為了增強直觀感受,每冊課文前配有大量彩色照片;為了拓寬學生視野,封面配以衛(wèi)星照片圖;一些形象幽默的漫畫,使課文更加生動活潑。
二、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優(yōu)越性
1.準確再現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地圖可以幫助我們準確的了解地理事物在實際地區(qū)中的空間分布。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特別是在區(qū)域地理的教學中,運用經緯網地圖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廣大地理事物的時空位置,比如國家之間的相鄰位置,河流的流向,山脈的走向等。以使學生通過對地圖的學習在頭腦中對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形態(tài)有一個宏觀的印象。
2.可以把零散的地理事物條理化
教材圖像系統(tǒng)根據高中教育性質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特征,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了繁簡的取舍,用照片、圖像、符號、表格等圖像化的手段進行表述。把學生難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形象思維可使抽象難懂的原理和概念,轉化為具體易懂的圖像化地理教材,有利于學生認識和形成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掌握地理基本知識。
三、學生應掌握的能力
1.看圖
運用圖像系統(tǒng)的關鍵在于掌握讀圖技能,養(yǎng)成讀圖的良好習慣。要達到正確觀察圖像,就要首先明確看什么、怎樣看。當一幅圖展現在學生眼前時,首先強調圖像的名稱,讓學生明確這是屬于什么類型的圖像;其次是熟悉圖例,因為圖例是圖像內容的語言,它可引導學生明確圖上的符號、代號、注記和比例關系等內容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最后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觀察,同時指導學生注意圖像的觀察角度和整體性。
2.分析圖
僅僅會觀察圖,獲取圖像上的某些表面信息是完全不夠的。高考地理以圖表為載體,考查地理能力,要鞏固和深化對各種地理圖形,地理事物的分析,高考過程中圖像系統(tǒng)的運用還應該在看圖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力求理順各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并將所獲得的表象經過思維加工和處理,得出正確的結論,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并能對圖表綜合歸納出各種信息,以達到闡述清楚與圖像系統(tǒng)有關的地理特征、地理規(guī)律的目的。
四、教學中如何運用地圖
1.創(chuàng)設情境,地圖引入
讀圖分析能力是地理教師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基本技能之一,以地圖導人新課,不僅具有事半功倍之效,還能使課堂顯示出濃郁的地理味兒。如用板圖黃河“幾”字導入“黃河”一節(jié),這種方法簡潔生動,具有動態(tài)感。
2.趣味地圖教學,寓教于樂
常組織學生進行讀圖、填圖知識競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比如在講中國行政區(qū)劃圖時,可以采用拼圖教學,讓學生在無形中學到了知識。
3.引導學生描圖練習
描圖可啟發(fā)學生根據地圖語言獲得地理信息,并將知識在描圖的過程中落實到圖上,通過描繪輪廓圖可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地理表象,觸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從而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記憶能力的提高。
總之,地圖是我們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合理、正確的在課堂中使用各種教學地圖,是我們地理教師必須重視的一項技能。
作者單位:新余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