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本課的設(shè)計讓學生在聽中想象,說中積累,讀中感悟,寫中運用。
教材分析:
《聽聽,秋的聲音》是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十二課。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也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具體可感的聲響,以及可心領(lǐng)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多姿多彩、碩果累累的秋天。透過秋天所特有的聲音,我們可以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教學時,不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內(nèi)容,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應(yīng)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用精讀課文獲得的方法,把課文讀懂;著重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領(lǐng)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學情分析:
學生由二年級剛剛升入三年級,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依然以感性思維為主。因此,教學中應(yīng)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另外,這個階段的學生,閱讀方面雖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閱讀理解和感悟能力還不夠,他們對秋天聲音的直觀感受不強。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仿寫詩文。
教學重點:
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教學難點:
仿照詩歌的形式,仿寫詩文。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與秋天有關(guān)的聲音,如風聲、雨聲、秋蟲的叫聲等;
2.教師準備可作課文朗讀背景的音樂及相關(guān)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激發(fā)興趣
1.游戲?qū)?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小朋友們,你們想欣賞嗎?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聽音猜聲的游戲吧!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后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展開想象:聽到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錄音磁帶)引導學生想象并交流。
3.揭示課題:有位詩人在秋天里聽到這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來這樣一首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秋的聲音吧!出示課題《聽聽,秋天的聲音》(要求要讀得美一些,提示中間的標點符號要停頓一下。)
(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事。通過“聽音猜聲”的游戲,點燃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2.指名分小節(jié)讀,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說說課文寫了哪些聲音?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黃葉 蟋蟀 大雁 秋風
(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朗讀練習和理清課文思路的練習仍然不可忽視。)
三、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一)品讀1~3節(jié)
1.學習導語,明確要求
①學生自讀導語,畫出學習要求。
②教師板書誦讀的要求:感情朗讀、展開想象、交流體會
2.在這些聲音中,你最喜歡哪種呢?找到你喜歡的那一節(jié),再去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交流體會,其他學生評議并補充畫面,把畫面說生動、說形象。
4.指導朗讀,也可以加上動作讀一讀。
5.開展表演性的表演活動。出示秋景圖片及句子:
①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黃葉說:“?!?/p>
②蟋蟀振動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在唱著:“?!?/p>
③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④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它歡快地唱著“?!?/p>
6.過渡:(配樂,深情地)在這美麗的秋天里,落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小蟋蟀唱起了離別歌,大雁飛往南方過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黃,稻子壓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
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讓我們把這美好的一切讀出來吧!
教師播放音樂,學生配音有感情地朗讀1~3小節(jié)。
(將想象與朗讀結(jié)合起來,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領(lǐng)悟到詞句表達的精妙, 體會到詩中濃濃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
(二)引讀第4小節(jié)
師引讀:走進秋,走進大自然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大自然中還藏著許多無聲的聲音,只要我們用心去聽,就能聽的出來。
1.出示秋景圖片,引導學生發(fā)散說。
2.指名學生說。
(語文學習不能僅局限于教材之內(nèi),而應(yīng)凌駕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這樣進行練說,不僅開闊學生思維,還進行了語言訓練,真可謂一舉兩得。)
(三)接讀第5~6小節(jié)
接讀:秋的聲音實在太豐富、太美妙了,(師隨機板書:……)
它在——生接讀第5、6小節(jié)。
四、仿寫詩歌,表達運用
師:秋的聲音總是那樣令人遐想,秋的聲音總是那樣令人陶醉……讓我們像這個小詩人一樣把自己聽到的聲音寫下來好嗎?
1.學生寫詩,每人寫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組合成一首。將每小組的詩編成一本書,取名《秋之韻》。
2.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師:讓我們把自己寫好的小詩展示出來吧!請小組代表把合作寫的詩,在平臺上展示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
4.指名學生代表上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5.師總結(jié):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
6.學生配樂感情朗讀全文。
(學生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語言,學生們將會在練筆中,寫出秋的韻味和風情。)
五、延伸拓展,升華情感
1.搜集有關(guān)描寫秋天的詞語、成語。
2.搜集描寫秋天的詩歌。
3.留意觀察秋天其他的景物和景象,記在日記上。
(將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進行拓展,不僅加強了課內(nèi)外的聯(lián)系,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板書:聽聽,秋的聲音 黃葉 蟋蟀 大雁 秋風
(簡評:本文通過聽、讀、說、寫的環(huán)節(jié)完成一課時略讀課文學習,有特點,語文活動豐富。很好,可用。符合詩歌的教學特點。)
作者單位:溫州甌海仙巖穗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