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節(jié)數學課教師能否收好“口”,既是課堂成敗的重要標準,同時也是教師教學藝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恰當地設計課堂總結,不但可以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更可以為后續(xù)學習埋下伏筆,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并給人以完美的藝術享受。日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已經重視了對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的安排與落實,但課堂總結形式過于單一化,引導過渡語過于生硬單調,刻板的重復讓學生疲于用心投入,壓抑了學生的興致,局限了課堂總結的效果。在數學課堂總結時,應根據課堂實際,靈活運用多形式的課堂總結方法,巧妙結合豐富而貼切的語言藝術,保持學生對課堂總結的樂趣與熱情,讓課堂總結“保新鮮,促高效”,給人更完美的享受。
關鍵詞:數學課堂總結 形式與方法 引導語言 巧妙藝術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總結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歸納總結,擴展新舊知識聯系,以形成系統(tǒng)的行為方式,是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完美、精要的課堂總結,會使課堂教學再起波瀾,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能給人以美感和藝術上的享受,余味無窮。
在教學實踐中,特別在對外展示類的課堂中,包括比賽課、公開課以及開放式的隨堂課等等,課堂總結基本都有安排落實,甚至很強調。在日常性課堂中,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是否也依然受到老師們的重視,是否因“我的課堂我主宰”的想法而忽視了課堂總結?為此,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展開調查。
二、調查與發(fā)現
筆者針對日常數學課堂中有關課堂總結安排情況、課堂總結的形式、課堂總結的常用引導語以及學生在一學期間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的表現情況,在本學期所有數學教師中展開問卷調查,調查所得數據經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堂總結的落實情況,基本沒有出現忽視狀況,即使出現“偶爾沒安排”的情況,也與外因干擾等不可抗拒因素有關。但調查中發(fā)現:教師在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所采取的方式大多是提問回顧式,用得最多的是“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一類的過渡語,學生在一個學期中對待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的熱情逐步減退,局限了課堂總結的效果。
筆者感到,重視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固然重要,但每節(jié)課過于類同的總結形式,往往會給學生帶來“適應性疲倦”,影響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與主動性,甚至產生應付心理或逃避現象。其實,課堂總結的形式與方法可根據不同的課堂類型,靈活采用不同的總結形式,結合豐富貼切的過渡引導語言,才能讓課堂總結保持持久的“新鮮”。
三、讓不同形式與巧妙語言相結合,確保課堂總結的“適時而新鮮”
課堂總結的形式與方法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標準,總結形式的分類也各有千秋。從教師引導過渡這一角度而言,以下幾種形式在日常數學課堂中也應靈活運用:自由交談式、練習強化式、設懸提升式、趣味游戲式、自然總結式等等,不同的總結形式,需要與不同的過渡語言引導藝術相結合。
1.自由交談式
這是一種比提問回顧式更講求自由、開放的形式。雖然這種形式離不開教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習到這,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說的嗎?”類似的過渡引導,但學生的反饋涉及面更廣泛,擺脫了限于回答提問的束縛,拉近與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得反饋結果更加深入而真實。
2.練習強化式
對于偏技能訓練型的課堂,在課末通過安排鞏固練習,全面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在引導過渡到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教師不同的語言藝術,卻會引起學生截然不同的應對熱情。如教學《圓柱的表面積》這一課時,在完成例題教學,學習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后,A教師這樣安排過渡到總結環(huán)節(jié):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通過幾道練習考考大家。
(教師依次出示練習鞏固題目,請生分析并解答、校對)
同樣的教學內容,B教師是這樣安排的:
師:同學們,剛才通過同學們的認真分析,我們已經從中找到了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看到大家這么厲害,精靈博士就想來挑戰(zhàn)一下大家,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生:(帶著興奮)愿意……沒問題……
(教師以闖關形式出示題目,請學生審題并解答)
同樣以練習鞏固的方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但兩者的引導過渡設計,前者讓學生感到明顯的被動應付,學生情緒消沉,課堂氛圍沉悶;而后者則激勵了學生主動迎接挑戰(zhàn)的欲望與激情,學生興致勃勃,課堂在“奮戰(zhàn)”中進入新的高潮。
3.設懸激趣式
有些課講完后,不應是學生學習的結束,而應把結尾作為聯系課內與課外、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紐帶,激勵學生向課外延伸、擴展,開辟“第二課堂”的欲望。也就是說在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或提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供學生自行去探討,或誘發(fā)一個或幾個與以后學習內容有關的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把學生從課堂上激起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去探索課本以外的奧妙。這無疑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這一課時后,教師這樣引道:
師:今天我們用這么多方法研究證明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么能否用上這些方法對四邊形、五邊形甚至六邊形的內角進行研究呢?它們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呢?(下課鈴聲響)
生:啊,還沒來得及研究呢……
師:同學們既然這么感興趣,那就在課后好好研究一下吧。別忘了把研究結果通過屏幕上的聯系方式告訴我哦!
葉圣陶說:“結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結尾最忌的卻是真?zhèn)€完了?!睌祵W課上,讓學生帶來問題上課,又讓學生帶著新問題下課,正是學生進步與發(fā)展的見證。
4.趣味游戲式
天真活潑,生性好動好玩,酷愛各種游戲可謂小學生的天性,運用游戲結尾正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結束時結合本課教學內容設計一個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結束一節(jié)課的學習,寓知識的理解應用于娛樂之中,既能進一步理解應用所學的知識,又能使學生精神上得到適當的放松,大腦得到調劑,從而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精神上的準備。如教學《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設置一個游戲總結課堂:
師:先請學號能被這個數整除的同學先離開教室,安排課間活動。
(舉起寫有“2”的卡片)
再請學號能被這個數整除的同學離開教室。(舉起寫有“5”的卡片)
剩下的同學面面相覷。
師:我這里還有一張卡片,上面也有一個數字,剩下每位同學的學號都能被它整除,這個數是?
生:(齊)1
師:下課吧!
5.自然總結式
這是一種追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式的課堂總結形式,沒有征兆,也毫無硬加上去的痕跡,一切講究“流于自然”。如在教學《秒的認識》課末,老師僅以一句: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屏幕再一次倒數十秒鐘。引導與學生共同倒數十秒,話音剛落,下課鈴聲響起。一切來的那么自然,卻恰如其分地抓住了本課時的重點,進一步鞏固了對“秒”的感受??此坪唵?,但卻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要精于設計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結構,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和時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達到預期的效果,高水平地駕馭課堂。
總之,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小學數學課堂總結也是如此。我們應針對不同的課堂教學類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考慮到教學對象的知識結構、智力水平、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緊扣教材、抓住重點,隨機應變,靈活選擇課堂總結的方式方法,精心設計與之相呼應的引導語言,才能激發(fā)學生保持熱情和主動,讓課堂總結更有實效,讓課堂教學有始有終,“課已盡而意未窮”的藝術享受。
參考文獻:
1.劉世斌.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A].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2.高帆.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jié)[A].九州出版社,2006年1月
3.鄒秀娟.新課程下數學課的結課藝術[J].泰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第03期
4.薛峰.小學數學課堂結尾的設計藝術[J].山東教育科研.2002年第4期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藤橋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