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是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作為一線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課程,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更好地應用于教學實踐,為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首先,學習新課程,品味學習方式的變革
多年來,學生已習慣于教師講、學生聽、做筆記、課后背。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老師們確實動了一番腦筋,可當學生真的“動”了起來以后,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課堂紀律難以控制,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最令人擔心的是考試怎么辦?課改使學生思維變得活躍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甚至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教師得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與學生共同探討。因此一節(jié)課,無論怎么準備,都不會盡善盡美,課堂上會發(fā)生很多事先無法預知的情況,有時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這是很正常的,但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充分的發(fā)展,就應當肯定。
其次,學習新課程,品味“以人為本”思想
新課程對教學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課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更加強調(diào)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強調(diào)深入到學生的認知世界,通過參與學習過程,給他們深刻的體驗?!皩<液粲?,教師應該首先看到新課程這一價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將帶來的長效?!庇纱宋覀兪遣皇强梢赃@樣來看這個“課堂”,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養(yǎng)育的圣殿,它是學生成長的舞臺、是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學生品味生活的“夢想劇場”。在這里學生探索新知的經(jīng)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可能有挫折、失敗,也可能要花費學生很多時間和精力,結(jié)果卻一無所獲,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天空沒有留下痕跡,而我,已飛過”。有了認知過程,學習興趣、熱情、動機以及內(nèi)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便得到了豐富。
新課程指導下的學生不應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應是關(guān)愛他人:通過和他人的接觸、交流,學會理解他人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懂得尊重人、體諒人。通過體驗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guān)系,懂得他人和社會群體對于個人的重要性,體驗關(guān)懷的溫暖,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通過與人交往、合作,形成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學會經(jīng)常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自覺而樂意地為他們服務,對他人要有愛(下轉(zhuǎn)第12頁)(上接第11頁)心,使學生在與那些由于他們的幫助而從中獲益的人的接觸中,獲得深刻體驗、感受和滿足。
第三,學習新課程,品味新教材
教材只是一個載體,需要每一個教師去挖掘,去創(chuàng)造。教學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對課程的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的過程。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對教材進行調(diào)適和重組。由于強調(diào)開放式教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了。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尋找、開發(fā)、制作、整合教學資源和資料,還要學會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教師在執(zhí)行新課程計劃中,開發(fā)利用校內(nèi)外的一切課程資源,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
第四,學習新課程,與學生平等交流
因為平等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走近我們,讓學生了解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思想,我們也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對某個知識點的認知程度以及想要達到的目標,也就有了相互的理解,有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寬容。平等交流還讓我們避免尷尬,能夠平心靜氣地面對學生的過錯。美國羅斯??偨y(tǒng)入住白宮后曾說過,他每天所做的各種事情中,如果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正確率,他認為就已經(jīng)達到了最高境界。所以,他寬容每一個人。引用此例只想說明當我們在遇到學生犯錯誤時,應用怎樣的方式來處理,才不至出現(xiàn)誤會,因為偉人尚能承認自己的過錯,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每天所做的各種事情中又能有多少正確率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要求學生絕無過錯、百分之百的正確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面對學生的過錯百般憤怒、萬般怨恨呢?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生活經(jīng)驗都非常有限,這些決定了學生不可能沒有過錯。學生出現(xiàn)過錯完全是正?,F(xiàn)象,沒有過錯的學生算不上學生而是圣人,他可以做我們的老師了,甚至于值得我們頂禮膜拜。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中山紀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