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菲 宣慶旺
初次聽到魏書生這個名字,是在1998年,那時我畢業(yè)剛走上工作崗位。幾年后,為了做好班主任,平時經(jīng)常搜集一些有關班主任管理方面的資料信息,就這樣第二次和魏書生“見了面”。再次的相逢,更多的是敬佩。當時的我就是想把魏書生的管理方法,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事實并不是那么簡單,“自主學習”搞過,“班級銀行”、“班級公安”、“班級醫(yī)院”等做法也嘗試了,不但沒有收到他所講到的那種效果,有時還弄得一塌糊涂,最后往往還是回到“嚴防死守”的老路上。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難道自己的學生素質差嗎?難道魏書生的辦法中聽不中用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現(xiàn)場聆聽了魏書生的報告。帶著這些疑惑,會后我與同仁們進行了交流,感觸頗深。聽魏書生的講座,讀魏書生的書,我被強烈地震撼了。震撼于他的聰明,震撼于他的執(zhí)著,更震撼于他的思想、他的精神。聰明的人很多,但他能把聰明發(fā)揮到極致;執(zhí)著的人很多,但他執(zhí)著得讓同行望塵莫及。魏書生更改變了我們這個教育大國的教育觀念,他的思想猶如黃鐘大呂,給按部就班的中國教育以春雷;他的精神,猶如開路先鋒,給忽左忽右的中國教育以春雨。時代造就了魏書生,使我們看到中國教育還有大師在。
一、“守住,守住,再守住”: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精神
魏書生的“守住”觀是對中國國粹的肯定,是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繼承和發(fā)揚。他對孔子推崇之至,把孔子的教育思想吃透了用活了,他說:“孔子被打倒三次(太平天國、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偉大的人是打不倒的?!眱汕Ф嗄陙?,孔子的教育理論一代一代地積淀下來,已經(jīng)相當成熟。直到今天,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寓教于樂、教學相長這些古訓,一點都不過時。這些都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我們的先人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我們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我們自豪的精神資源,是區(qū)別其他國家、民族的重要標志。我們應該把它輸入我們的血液中,融入我們的生命中,應該把它守住、守住、再守住。他的“一堆蘿”趣談,是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肯定,對個別“專家”的所謂改革的嘲諷,魏書生有一段絕妙的譬喻:“有一些人專門負責把明白的事說糊涂了,把簡單的事說復雜了。比如,說一堆蘿卜,大家誰都明白。但是這就顯得認識上太沒深度,理論上太沒高度,怎么辦?就表述成‘此乃若干蘿卜的組合也。大家一下子全蒙了,什么是‘此乃?什么是‘若干?什么是‘組合?于是,不明白就得培訓,培訓完了終于明白,還是一堆蘿卜呀?!辈槐卦僭u論什么,他是智者!
二、“堅持,堅持,再堅持”: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精神
魏書生認為:認準了的東西就堅持,不折騰,不動搖,不急功近利,不跟潮追風,行為形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他最愛做的實地調查是了解聽報告的人對教師職業(yè)的態(tài)度。入會者的兩個3%讓我汗顏:主動選擇當教師的只有3%;當了教師,并熱心教育的人只有3%。他笑了,但這里面的深層含義恐怕只有這位教育家自己懂得。日本是最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才能當教師,新加坡是最有學識的人才能當教師,而我們是最“走投無路”時才當教師,這能不能解釋目前中國教育的舉步維艱?“當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緊密相碰,在學生心中彈奏的時刻,教育藝術的明燈就在課堂里高高升起?!?于漪語)魏書生說:“我教書就像有人打麻將一樣,一走進課堂精氣神就來了”。魏書生把人與工作分為五種境界:無心無意的境界、三心二意的境界、半心半意的境界、一心一意的境界、把工作看成是品嘗人生工作的歡樂。魏書生認為他屬于最后兩種類型境界的人。如此境界的人,難怪把教育能領悟得如此透徹!
三、“松、靜、均、樂”:超凡脫俗的工作方法
他說對待工作要松靜均樂,對待學生要松靜均樂,走進教室要松靜均樂,回家也要松靜均樂?!笆刈⌒撵`的那一片寧靜”,是魏老師掛在嘴邊的話。盡管他有著繁忙的公務、眾多的職務,但他仍然堅持上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他致力于拓展學生內(nèi)心的潛能,喚起他們心底的真善美。因為,他認為育人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改變?nèi)说目鄻酚^,教師的職業(yè)就是讓自己和學生同時享受快樂。他特別強調處理好人際關系,不神話人,不丑化人。他對“人”的解釋含有釋家的哲理:一撇一捺,一長一短,一上坡一下坡,人生也是如此。他經(jīng)歷過文革,挨過批斗,因此能用平常心對待人事,這是一種豁達,一種境界。一份平常心,是對教育道德的最好詮釋。
四、“善待自己,就應善待學生”:科學民主的教育思想
魏書生喜歡教書,他適于教書,因為他有師者的才華、師者的氣魄、師者的靈魂。人人都想把書教好,出人頭地,成功的不多。魏書生沒有想到出名,但他的成功使他出了名。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是智者的道路。他講求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的平等和友善,教學參與和教學管理的民主化,并在教學內(nèi)容中滲透民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能力。魏書生認為,要把學生當作“主人”,就必須尊重學生,努力走進學生心靈,同時把自己的心靈向學生開放?!翱蓯褐擞衅淇蓯壑?,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學生?!边@是他對后進生的評價。他說,后進生教給了我如何教書和做人?!叭私钥梢詾閳蛩?,向真向善向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肯定的。咱們就是去發(fā)現(xiàn)這些,然后幫著人家壯大和發(fā)展人性中最美好的那部分。”這可能是魏書生成功的全部內(nèi)涵吧!
五、主人管理——魏書生的教育藝術
主人管理是魏書生同志最常用,也是他最擅長的一種管理策略。他采用民主的方法,制定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每當出臺一項新的規(guī)章制度,或修改一項原來的規(guī)定,都要通過全校教職員工反復討論,最后才能決定。一旦走下來,就不輕易改變,要通過一個階段的運作后再來驗證其是否合適。魏書生常說的一句話是:“說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痹谶@一管理策略中,大略要分如下三個方面。
1、明確主人身份
魏書生同志經(jīng)常提醒自己,校長是全校師生的服務員,應該全心全意地為師生服務。于是他也經(jīng)常強調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全校師生才是學校真正的主人,讓全校教師們都具有主人翁意識,認識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事情才會好辦,教師的事情才會辦好。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教師們自己反復討論后,定下來的;學校的一切重大事情都由教師們參與策劃,親力親為的。如此一來,教師們怎能不感覺到自己是學校的真正主人呢?
2、竭盡主人的職責
人就是這樣,一旦認識到自己的真正身份之后,而且是從內(nèi)心里愿意充當?shù)慕巧?,他就一定能盡全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務。魏書生所在的學校的
老師工作任務非常明確。教務處、政教處、教改辦,分工明確:黨支部、工會、共青團,各負其責;學年組、學科組互相協(xié)調;班主任、科任教師相互配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內(nèi)工作,在自己的工作的小田地里,自己是當之無愧的主人。每個人每學年、每學期都有自己的計劃,每周、每天都按照自己的計劃去操作。正所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人人都是主人公,個個努力辦好自己的事兒。
3、行使主人的權利
行使主人的權利是魏書生教育管理一大突出特點。因為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責任田,在自己管轄的田地里是有絕對權威的。比如,教改辦主管業(yè)務學習,在業(yè)務學習期間,就是校長遲到或曠勤,也同樣要扣分。教務處考查任課教師是否及時走進課堂上課,即使是黨支部書記,在上課鈴聲響后沒有走進教室,也是同樣被扣分。就這樣,該校的所有教師都是主人,都既是他人的管理者又是他人的被管理者。就這樣形成了管理運行機制,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這個整體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基礎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和研究的。我們要以魏書生同志為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人才觀和教育觀,魏書生的成功,為我們今天的教育事業(yè)指出了光明的道路。
六、“愛”學生:魏書生教育藝術的基石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最早出自夏丐尊翻譯的《愛的教育》一書。其實愛并不是教育的措施,而是教育的條件,是教育的必然,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愛的河流淌過那些天真而幼小的心田,才能撫平那些心靈深處的溝溝壑壑,澆灌出美麗的花朵。
魏書生在《教師的三重收獲》中談到“教師除了收獲各類人才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收獲就是真摯的感情”。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教師的愛則是照亮心靈世界的燦爛陽光。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這種愛彌足珍貴。來自師長的愛與尊重遠比任何說教、批評都更有效,這種情感的暖流能觸及學生的心靈,促進其高尚情操的形成和發(fā)展,釋放其潛在的才能與熱情。同時,師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做到能愛、善愛:無私地愛每一個學生;愛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閃光點”;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學生,包容他們的缺點和不足。當學生意識到自己被愛、被賞識、被重視時,自信心就會樹立,就會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他們的個性將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潤物細無聲,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真誠和愛心去引導學生、關心學生、激勵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擁戴。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把愛心幻化為賞識、尊重和信任,播撒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讓每一個孩子品嘗成功的喜悅,對每一位教師來說,是一件多么幸??鞓返氖掳?
學習魏書生,不能走捷徑,應該從他的教育思想入手,然后再借鑒一些具體方法。當然要想領會他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認為應該牢牢把握兩點:一個是在他身上體現(xiàn)的自強精神;另一個是其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換而言之,自強是魏書生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石,創(chuàng)新是其不竭的動力。
七、自強:魏書生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石
1、“自強、育人、教書”:魏書生教育思想的“金字塔”
人最大的敵人莫過于自己。在體育比賽中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我們不是被對手打敗了,而是被自己打垮了。因此,構筑自己的精神堡壘,對每個人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對教育者來講更是如此,而這個“構筑”的過程我想就是魏書生講到的自強?!鞍呀虝旁诘谌?,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強放在第一位”,一直是魏書生多年以來所提倡的。如果把它豎立起來,便成了一座“金字塔”。塔基是“自強”,塔身是“育人”,頂端是“教書”,每一層次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建造塔基的過程也就是自強的過程,其底面積愈大,穩(wěn)定度就愈高。育人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離開育人去構筑金字塔的頂端,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為平時我們?nèi)鄙倭诉@個穩(wěn)固的“自強”基礎,只建造了上面的兩級,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會昌教授在他的“尊重平等教育新的德育觀”中曾經(jīng)提到一個觀點:“我們過去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化教育的時候,起點或開端往往是不恰當?shù)?,從兒童的人格發(fā)展和社會化次序上來說,應該說是一個從自我向他人、從低向高的演進的過程”,即德育的‘自我——他人途徑。這一觀點,從受教育者自身出發(fā),讓學生首先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有獨立尊嚴、有自身存在價值、又有社會責任的人,同時和他在一起生活的每一個人也都是這樣的人,無疑是有道理的。假如我們再進一步探析,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在一起考慮,那么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我想塑造“健康的教師”是其中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教師自身找到了自己的支點后,心理才能建議一個平衡,才能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學生溝通。因此,從廣義上說,這一“起點”還應該前移。選擇教育者的自強,更為合適些。
2、正確處理四個關系:“自強”的關鍵
人人都想自強,可真正做到自強是不容易的。魏書生提到如果要想自強,必須處理好四個關系,即處理好人與社會的關系;處理好和本職工作的關系;處理好人際關系;處理好自己與自己的關系。這里包涵兩層意思:其一,“適者生存”的觀點。魏書生強調“人總以理想主義的態(tài)度鼓勵自己去學習、去奮斗、去鉆研、去思考、去工作,但不能用理想主義的標準要求社會”,因為“一是不神話任何人,二是不瞧不起任何人,三是與他人建立互助的關系”。其二,“超越自我”的觀點。有人認為,魏書生的觀點就是知足常樂,其實并不是這樣。在他的理念中具有強烈的進取意識,他所講到的快樂是建立在奮斗之上的。知足常樂并不樂,在奮斗中尋求生活的樂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他談到:“道德是解放自我,其次是珍愛自我,第三是超越自我,這包括觀念的超越、能力的超越、情感的超越、行為習慣的超越”,這一點與近代公民人文主義所探討的積極活躍的生活是相吻合的。
八、創(chuàng)新:魏書生教育思想不竭的動力
人的價值在于其創(chuàng)造性,教育教學工作更是如此。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實施,“創(chuàng)造”這一詞使用頻率愈來愈高,翻閱相關文獻資料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應該說是件好事??墒腔剡^頭來看看,又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成果并不多,“輕描淡寫,換湯不換藥”者居多。魏書生的一些做法應該對我們有所啟發(fā)。
創(chuàng)新就是拋開舊的,創(chuàng)造新的,創(chuàng)新的關鍵在于對客觀事物研究的深度?!皠?chuàng)新不是遍地挖坑,而是往深處鉆井”,“拿起眼前可為的平平常常的事業(yè),自己瞧得起自己,全身心的鉆進去,看到里面的無限廣闊,發(fā)現(xiàn)他深層次的規(guī)律,越干越高興,越快樂”。這是魏書生的主張,可以說通俗之中蘊含著很深的哲理。
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僅來源于對問題的深入鉆研,更得益于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廣博的知識面。魏書生先生的創(chuàng)新論,包含了文學、史學、哲學、宗教、人文社會學、心理學和自然科學等知識。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他也在不斷地啟迪學習拓展知識面,進行研究性學習。如“談學習是享受”這一命題作文,學生寫了90多篇,涉及面之廣之深,令人贊嘆。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如果換個角度談問題,可能會找到另一片天地。譬如,當語文教師講到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時,可以從光學角度用光的漫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從而凸現(xiàn)詩人對客觀事物觀察的仔細和嚴密性。學到韋應物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時,也可以動用流體力學原理去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自橫”,這樣學生理解得會更深??傊?,教育創(chuàng)新需要深度和廣度,更需要拋棄形式上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有所突破。
“守護心靈的凈土”,構筑自己的精神城堡,用一顆平常的心,實實在在做自己的事情,你會享受到生活帶來的快樂與幸福,這也許是我對魏書生思想的最深感悟。
責任編輯:楊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