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婕
摘要: 《威尼斯商人》和《陌上?!肥侵形飨矂∥膶W中杰出的代表,兩部作品產(chǎn)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喜劇性的表現(xiàn)也頗有不同。本文從肯定型喜劇形象鮑西亞和羅敷中比較在不同文化下,女性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從否定型喜劇形象夏洛克和使君分析中西方不同的喜劇定義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丑”的“滑稽”的反面角色。
關(guān)鍵詞: 陌上桑;威尼斯商人;喜劇性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31—0185—0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 它歌頌人類真誠的友誼,幸福的愛情?!赌吧仙!房坍嬃艘粋€不懼強暴,聰明美麗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女性人格的蘇醒。
一、肯定型喜劇形象
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堅定地扎根于伊麗莎白時代。瑪麗一世和伊麗莎白一世的權(quán)力的提升給莎士比亞提供了積極的、進取的、自信的女性形象的模型,這些女性角色統(tǒng)治了文藝復(fù)興繁榮時期的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和伊麗莎白時代的女性比以往的女性都更敢于直言。即使在婚姻和家庭關(guān)系這樣重要的問題上,她們也有相當?shù)莫毩⒆灾鞯臋?quán)力和自我意識。
《威尼斯商人》里的鮑西亞是莎士比亞發(fā)現(xiàn)和肯定女性的才智和美德的一個典型人物。她不僅擁有女性的形體美,同時不乏美德,而且還擁有著一般女性、甚至男性也難以具備的非凡的聰明才智。她與夏洛克形成對照,寄托了莎士比亞人文主義的理想,鞭撻了資產(chǎn)階級拜金狂的殘暴和貪婪。鮑西亞有一顆仁愛之心,并以此去關(guān)愛朋友,構(gòu)建友誼;也以同樣的情懷去追求愛情。她與仆人是一對平等相待的知音;她對待朋友情深意厚,一片赤誠;對待愛情嚴肅認真。雖然她照她父親的遺囑,讓求婚者從三個匣子中的選擇來決定她的婚姻。但她不喜歡聲威顯赫的親王勛爵,而賞識文武雙全的窮貴族巴撒尼奧。她略施小計淘汰其他的求婚者,可見她的聰明和不慕虛榮。她對巴撒尼奧又熱情、又有禮、又謙虛。這是對封建傳統(tǒng)世俗的摒棄,也是對“門當戶對”封建倫理習俗的蔑視和否定。巴撒尼奧的朋友安東尼奧借三千塊錢,命在旦夕,她馬上去設(shè)法營救。她女扮男裝以法律顧問的身份去出席法庭,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一磅肉”的訴訟之中,以退為進、步步為營、力挽狂瀾,徹底挫敗了夏洛克“割肉害命”的陰謀,挽救了一大幫束手無策、扼腕嘆息的男人們。甚至拿掉了夏洛克的全部財產(chǎn),使其不得不改信基督教,維護了公平、正義、法律和公爵的威嚴;她以自己的作為徹底征服了巴沙尼奧,獲得了眾多男人們的贊許。與此同時,她略施小計、以戒指為試金石、考驗了自己的丈夫,向丈夫宣告自己不是他的可以隨意拋棄和轉(zhuǎn)讓或做交易的財產(chǎn)和附屬品,鞏同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法庭審判是展現(xiàn)鮑西亞的性格特征的一場戲。通過她與對手的較量,在眾多男性的襯托下,全方位、多層次地表現(xiàn)了女性的智慧和果敢,并以此為基礎(chǔ)將她推至美的顛峰。
《陌上桑》展示了平民階層與統(tǒng)治者在人格上的高貴與低下的對比,以及平民在抗爭過程中從人格高度對統(tǒng)治者進行無情的嘲諷與戲弄?!赌吧仙!返谝淮我晕膶W形式反映了平民覺醒了的人格尊嚴。它從勞動人民的立場出發(fā),站在人格高度,贊揚了人民機智、勇敢的品格,諷刺了統(tǒng)治階級驕橫荒淫的本性。
《陌上桑》是一篇帶有喜劇色彩的故事詩。它不僅第一次唱出了勞動婦女反抗強暴取得勝利的凱歌,而且還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勤勞美麗、不畏權(quán)勢、不慕富貴、堅貞不渝、機智勇敢、具有反抗斗爭精神的勞動婦女的光輝形象。
作品對羅敷的外貌描寫,沒有采用正面描摹的方法。而是先描寫她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方面。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再從服飾等方面刻畫?!扒嘟z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墜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些都有力的烘托了她高貴美麗之姿。不論是自然之色還是著裝之色,都是輕快,明朗的,為整個文章的喜劇色彩打下基礎(chǔ)。羅敷之美是從她的容貌引起的不同反應(yīng)反射其美,通過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見到羅敷后不同的心理行為的鋪陳,展示了羅敷的驚人之美。 “少年見羅敷,脫巾著帕頭。耕者忘其耕,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一句,這段文字從他人見到羅敷后的癡連情狀中,側(cè)面寫出了她的美麗姿容,調(diào)動讀者的想象力來想象羅敷的美。羅敷的內(nèi)在品質(zhì)之美主要體現(xiàn)于她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和不慕富貴??此迫跣〉乃菇o急色貪欲的使君當頭一棒:“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接下來的“夸夫”一節(jié),更是使君受盡了嘲弄與奚落。為了拒絕使君的糾纏,她從權(quán)勢、地位、相貌、風度等方面盛夸自己的夫婿。(1)用“千余騎”、“居上頭”談?wù)煞蚬俑呶伙@。這種威嚴氣勢,是只乘坐五馬的使君不能與之相比的。(2)用“青絲”、“黃金”、“鹿盧劍”極顯丈夫的用具、飾物的華麗與名貴,更讓使君在這華裳佩飾眩目的人物面前自慚形穢。(3)用“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夸獎?wù)煞蚴送镜靡狻H二十年便官運亨通,才四十歲便已終身居要職,前途不可限量,沉重地打擊了使君驕橫狂妄的氣焰。(4)在容貌上展開敘說,突出了夫婿儀采軒昂的英姿,讓使君在這樣一位清風高致、灑然不凡的人物面前黯然失色,無地自容?!白袛?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中的“皆”、“殊”二字,不但說明丈夫卓爾不群,也突出了其夫君德高望重,眾人敬仰。其犀利潑辣的言辭,鋒芒畢現(xiàn)。羅敷的話中包含了對丑惡落后性格品質(zhì)的嘲笑與諷刺。
二、否定性喜劇角色
亞里士多德認為,西方喜劇主要的表現(xiàn)對象是生活中丑陋的小人物,喜劇是專門現(xiàn)丑,揭露、嘲弄,諷刺生活的丑。
猶太高利貸者夏洛克——劇中構(gòu)成矛盾沖突和推動劇情發(fā)展的唯一的反面人物。他被刻畫成一個貪得無厭、一毛不拔的吸血鬼,他的人生目標就是追求金錢。他生活得唯一目的就是積累財富,強烈的金錢欲望使夏洛克失去人的正常感情,成為一個愛財如命的吝嗇鬼一個殘酷無情的家長。他把錢視為命根子,比自己的女兒還重要;他對仆人異??量?還把女兒鎖在家里,不讓她享受正常年輕人的快樂。直到女兒逃走,他傷心地發(fā)瘋,但是與其說是傷心女兒的逃走不如說是傷心女兒帶走的金錢。夏洛克不僅貪婪,還狡詐兇狠。他兇狠的性格在“一磅肉”的訴訟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作為資產(chǎn)階級典型的夏洛克,唯利是圖是他的本性。他們在經(jīng)濟利益上的沖突是他們之間矛盾的主要來源,這就是夏洛克狠心報復(fù)的重要原因。所以,當安東尼奧缺錢為朋友向他借錢時,夏洛克設(shè)計讓安東尼奧簽下“一磅肉”的協(xié)議,他不僅要報復(fù),而且要除掉安東尼奧。把威尼斯變成自己統(tǒng)一的地盤。正是這種金錢的欲望,使夏洛克變成了一個吸血鬼,緊緊抓住威尼斯的某些法律條文不放,拒絕別人幾倍,幾十倍的賠償,無論如何要在他人身上割塊肉。他的這種行為是狠毒的,沒有人性的。這與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相違背,所以作者絕不可能把他作為正面人物去描寫。夏洛克在法庭上的慘敗,是“愛”戰(zhàn)勝了“恨”,“善”戰(zhàn)勝了“惡”夏洛克所代表的邪惡勢力受到了懲罰,符合作者人文主義的思想,惡人受到懲罰,這構(gòu)成了喜劇的因素。
中國藝術(shù)的主要源頭起于民間創(chuàng)作。喜劇的主要功能是揭穿、捅破一切貌似高貴偉大的東西的偽裝和假面具,讓它自行顯得渺小、丑陋的真本相?!赌吧仙!分械氖咕褪沁@樣一個角色。
從使君的出場開始看。“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可見他派頭十足,羅敷美麗的容貌使堂堂使君頓露其好色之徒的嘴臉。貪色的使君剛開始還道貌岸然,保持自己的一點尊嚴,派手下去打聽羅敷的情況?!笆咕怖敉?問是誰家姝”可見其心有所動。當他得知羅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正值芳齡,而且是普通人家女子,急不可耐的使君立即新下了偽君子的面紗,親自上陣,無恥地問羅敷,寧可共載否?企圖以自己的權(quán)勢地位引誘羅敷私奔。”他非常自信地認為,憑自己的權(quán)勢,足以征服這個農(nóng)家女,可是,面對這么個無恥家伙的無恥要求,羅敷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既有理,又有節(jié),說:“您使君是多么愚蠢啊,您已經(jīng)有妻子,我已經(jīng)有丈夫了。”羅敷一下就揭穿了使君邀請她共載的用心,這個回答,既是拒絕又是諷刺,既是斥責,又是揭露。使君還繼續(xù)糾纏,羅敷用高超的技巧諷刺這個五馬使君,虛構(gòu)了一個人中之龍的夫婿,讓使君丑態(tài)百出,狼狽不堪。
三、小結(jié)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fù)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戲劇天才和詩人。他的著名喜劇《威尼斯商人》從一磅肉的矛盾展開。在歌頌友誼和愛情及反映當時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的同時,通過劇中人物不斷強調(diào)法律尊嚴和人道主義的舉動反映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肯定與歌頌了更廣泛的生活理想與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一代新人。該劇通過人物的言行,充分闡釋了勸善罰惡的道德含義,有效地體現(xiàn)了作者張揚人文主義的意圖??梢哉f。人文主義美學思想是莎翁賦予《威尼斯商人》這部喜劇的精華。《陌上?!肥且徊繋в袧夂窭寺髁x色彩的喜劇作品,充滿了輕松詼諧的喜劇氣氛,作為普通農(nóng)婦的羅敷靠機智戰(zhàn)勝了勢力強大的使君。羅敷這個形象,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更準確地說是一個理想的美的形象。這種理想化不僅表現(xiàn)在她的外在容貌服飾方面,而且表現(xiàn)在她的內(nèi)在精神智慧方面。她的美是集中了廣大人民審美情趣的理想中的美,她的智慧是集中了廣大人民的智慧,她的勝利是廣大人民堅信美必勝丑的美好愿望。
參考文獻:
[1]莎士比亞悲喜劇[M].朱生豪,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4:8.
[2]魏久堯.喜劇藝術(shù)與中國歷史:第1版[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10.
[3]魏久堯.性命·審美·藝術(shù):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4]樂府詩集:第1冊(第1版)[M].北京:中華書局,1982:2.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