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闭n堂教學是情感、經(jīng)驗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過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豐富情感和個性的人。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語言應該講究藝術性,應該充滿激勵,更應該充滿人文關懷。
一、把握學習時機正確評價
在新課堂中,教師要及時把握和利用課堂動態(tài)生成因素,對學生發(fā)表的不同意見,在采取寬容態(tài)度的前提下,或者延遲評價,或者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評判,或者順勢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充滿愛心、智慧的牽引和評價,有助于營造愉悅、寬松的學習氣氛,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間。激發(fā)其內(nèi)在發(fā)展的動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產(chǎn)生爭取進步的信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濃厚興趣。
二、把握學習興趣童趣評價
童趣世界是情緒化的世界,外在刺激直接影響兒童的情感。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把握好學生的年齡特征。在學生學習時給予適時、適當?shù)墓膭?、表揚、贊許,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六七歲的兒童都是喜歡童話的,運用生動的、充滿童趣的評價方式,會讓學生躍躍欲試,會使課堂生機勃勃、如灑春風。實踐證明,這種別致的富有童趣的評價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教學高潮就是這樣形成的。
三、把握學生個性多元評價
新課程標準又指出:“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薄岸嘟嵌取笔侵该總€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理解和價值的差異性;“有創(chuàng)意閱讀”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悟和再創(chuàng)造。可是在我們的課堂中,許多教師在學生朗讀后,往往以“讀得好”、“真不錯”、“你真棒”一概而論。這樣泛泛的評價,學生聽起來茫然不知所以然。而一些虛假的評價會反饋給學生錯誤的信息,這種盲目的“尊重”換來的是無盡的“傷害”,難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直覺敏感度。因此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因人而異,把握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用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不足,這樣不再是機械僵化的套話,而是對學生表達情感自然真實的宣泄。
四、把握學生感受真情評價
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和藹的態(tài)度,激勵的語言和親切的引導,能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在這樣一個充滿關愛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寬容同學的錯誤。而寬容產(chǎn)生的巨大力量,讓學生消除了內(nèi)心的自卑和怕失敗的局面,愉悅地接受同學們的幫助,在課堂中品嘗被人尊重的喜悅,感受生命存在的價值。
新課程標準還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固然可以在語文學科特點中得到體現(xiàn),但更主要是體現(xiàn)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中,承認個性差異、尊重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重視情感的熏陶感染。冷淡、責怪、不適當?shù)脑u價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ㄙM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思去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并以此鼓勵學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滋味。當然,賞識并不是無原則地包容學生的錯誤,而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一個班學生的智力、品德、個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對學生應當給予不同的鼓勵。在表揚激勵的同時,用其可接受的方式指出他們的不足,而又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學生在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師愛,同時也得到了向卜的力量。進而教師的評價,就變成一種啟發(fā)、一種幫助、一種激勵,一種人文性的關懷。即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的優(yōu)良行為,又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xiàn)。
新課程的課堂評價提倡的是強化激勵和反饋的功能,幫助學生發(fā)展多方面的潛能,認識自己擁有的自信。讓我們本著“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的理念,讓我們恰如其分的表揚,充滿關懷的批評,滿懷希望的鼓勵,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創(chuàng)造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