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和諧校園的視野出發(fā),闡述了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的重大意義,并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學生在消費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加強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 和諧校園 大學生 消費道德教育
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必須加大和諧校園的建設。而作為校園主體的大學生,他們自身素質(zhì),尤其具備良好的消費道德對推進和諧校園建設作用非常重大。因此,加強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一、加強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對構建和諧校園的重大意義
高校通過實施消費道德教育能使大學生認識和糾正自身消費意識與行為的不足,并樹立科學、理性、和諧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更對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構建有著重大的意義。
1.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是和諧校園構建的重要內(nèi)容。首先和諧校園要求人與人的和諧。為了達到人與人的和諧,我們需要對學生進行智育和德育教育,而消費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全面的消費道德教育,進而有針對性地指導大學生合理消費,保證他們的消費有一個合理的限度,幫助他們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自覺形成自己的眼光和判斷,自覺抵抗物欲的侵襲,修煉自己的完美品質(zhì)。因此,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是和諧校園構建的重要內(nèi)容。
2.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可以為和諧校園的構建提供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xiàn)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是無法實現(xiàn)和諧的。那么對于校園來說,如果大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也會影響到和諧校園的構建。而消費道德教育正是要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消費道德意識和對和諧消費的理想信念。
3.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是和諧校園構建的重要途徑。大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zhuǎn)變帶來了學生群體構成的多樣化和復雜化,也就導致不同消費層面的學生群體出現(xiàn),他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lián)系。構建和諧校園必須適時適當?shù)貏?chuàng)建一個合理的消費環(huán)境,減少校園矛盾的發(fā)生率。如果在大學生群體當中沒有一個合乎道德理性的消費觀的導向作用,則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樹立大學生的消費道德觀,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理性的校園消費環(huán)境,是消除校園矛盾,建設平安、和諧校園的重要途徑。
二、大學生消費道德的現(xiàn)狀
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容易受到新型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的影響。而在我國目前還缺少比較完善的消費道德體系,更缺少在這種體系指導下的主導消費道德觀,所以大學生在多種消費觀念沖突交織的復雜背景下,往往很難保持證確的消費道德觀念,也就出現(xiàn)了道德缺失的現(xiàn)象。
1.消費結(jié)構不合理。大學生的身份還是一名學生,所以在消費的時候就應該切合自己學生的身份。應該把基本的消費放在滿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學業(yè)完成的需要、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上面。而不應該過多地注重其他方面的需要。可現(xiàn)實情況卻是很多大學生消費結(jié)構不合理,不是過多地注重學習消費,而是用于其他方面。如人情消費、通訊消費、裝扮消費等等,這些方面的投資遠遠大于學習上的投資,使得學生們一方面精力被分散,不再過多地關注學習,造成學習成績的下滑;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學生過早的社會化,和校園整體環(huán)境不相容,也不利于其他同學的成長,從而影響和諧校園建設。
2.節(jié)約意識淡薄。當代大學生在消費觀念上還表現(xiàn)出節(jié)約意識淡漠,很少為消費反復斟酌、仔細思量,不少學生花錢大手大腳,很少經(jīng)過深思熟慮。
3.攀比性消費在一定范圍內(nèi)存在。大學生一般都是集體生活的,再加上年輕好強的個性,所以很容易出現(xiàn)從眾現(xiàn)象,加之其消費心理脆弱、虛榮心較強,致使從眾心理演變?yōu)橄M中的盲目攀比,從而出現(xiàn)趕潮消費、盲目消費、面子消費、超前消費等等,甚至一些貧困家庭的學生也加入其中,使得這些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有蔓延之勢。這樣做的結(jié)果使得同學之間的和諧關系被打破。
三、加強大學生消費道德教育的途徑
1.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而道德建設也是德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突顯消費道德的內(nèi)容,告訴同學們培養(yǎng)消費道德的重要意義,并且可以把中外的消費道德做一個比較,或者根據(jù)不同大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道德觀。所以要幫助其認識到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重要意義,并致力于把這一美德發(fā)揚光大。同時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給學生們提供真實的教育素材,例如一些優(yōu)秀大學生的事例或者身邊大學生的事例,通過這些鮮活的形象來起到教育的意義。
2.開展與消費道德相關的校園活動。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有助于大學生提高對正確消費模式的認識,例如可以開展討論會、征文會、辯論會,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消費活動的調(diào)查,通過切身的感受寫成研究報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過活動使更多地大學生參與進來,反思自己消費行為或模式,從心理層面達到對角色消費理性消費的認同,修正已有的對社會上高消費、超前消費、奢侈浪費等非理性消費行為的心理趨同,形成一個提倡節(jié)約校園消費的氛圍。
3.教師的榜樣作用。司馬遷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背浞终f明率先垂范的作用。作為高校中的教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也可以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所以作為學校的教師要首先擁有正確的消費道德觀和消費行為,如果號召學生健康消費,而自己則追求高消費,其效果則要大打折扣,也會影響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加強大學生的消費道德教育,對構建和諧校園乃至和諧社會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除了學校以外,家長、社會等其他方面也都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都應該為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消費道德而努力。
參考文獻:
尹劍雄:大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培養(yǎng)與和諧校園的構建.《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