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以人為本的時代,體育教學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調整,更新觀念,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本文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提出三個觀點。希望體育教學能夠再創(chuàng)佳績。
[關鍵詞]體育課 興趣 能力
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1995年8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全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的誕生,在新中國體育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它標志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開始納入法制化軌道,進入了依法治體的新階段。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一個國家所有著的重大的現(xiàn)實影響和深遠的歷史意義。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的[2007]7號文件,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要求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
對于體育,是很多學生所喜歡的、熱愛的,但是,在體育課里卻未能得到學生的發(fā)自內心的自愿、喜悅的追求。由于當前的體育課缺乏創(chuàng)新,格式化、計劃性太強,以達標為核心的教育模式使得體育課成為學生的心理負擔等問題,導致了當前體育課教學的尷尬局面。面對21世紀的學校體育,如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的新一代人才,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及體育課的熱愛,變被動“熱愛”為主動熱愛,是體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同時也對發(fā)揚體育精神具有深遠意義。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要開設多種體育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以朝著有利于形成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向發(fā)展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尊重學生的個人運動愛好取向是提高學生熱愛體育的最佳途徑。學校應該在體育課中,根據(jù)傳統(tǒng)的以“達標”為核心的教學目的,配合本學校的學生情況,在課的內容上做科學合理的安排。比如,對田徑運動中的跑步,很多學生都是在小學就開始學習與練習,到中?;虼髮W里還要每節(jié)課都要練習跑步,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反感和厭惡,很快就會讓學生對上體育課失去興趣。如果是通過各種安排把跑步內容穿插到球類里去完成,也許這樣就很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由消極變成積極。
同時,要在體育課中多灌輸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從人的生理與體育,體育帶來的樂趣等方面讓學生懂得體育的重要。教師先從主觀上讓學生形成對體育的親和力,并通過對各種學校能力范圍內所能開展的體育項目作介紹,成立學校里的各種體育俱樂部。比如,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羽毛球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等,讓學生從中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實際選擇自己熱愛的運動項目,每天要保證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
教師也可根據(jù)學生的體質差異,引導或建議學生如何選擇與自己實際相符或相近的體育項目,真正達到強體健身的效果。除此之外,這樣的教學方式還體現(xiàn)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一般與個體的智力、個性以及知識有關,有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才有創(chuàng)新。
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體育課中獲得心靈的釋放
所謂快樂體育思想是指終身體育與個性和諧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把運動作為學生將來的生活內容教給他們,讓他們體驗從事、理解、掌握、創(chuàng)造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參加運動的自覺性,主動性。
學校體育教育已經(jīng)朝著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促進個性和諧發(fā)展的奮斗方向發(fā)展??鞓敷w育思想正是如今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根本精神所在。一方面,學生的個性傾向性和個性發(fā)展水平往往在是否愿意學習體育,以及愿意從事哪些運動項目和怎樣在學習中充分表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快樂體育過程本身就是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們主張體育課應該發(fā)揮愉悅自我、釋放自我的功效。作為個體的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在身心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必定會有壓抑等心理問題以及來自各種因素的壓力。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在其中得到快樂。比如,花樣籃球,花樣投藍等。在體育課中,如果能灌輸多一些快樂,讓學生學會去釋放情緒,調節(jié)心理的平衡,還能成為對學生心理輔導的一劑良方。
三、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
要在快樂、和諧的氛圍中進行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勇敢的品質及自我評價能力,倡導“健康第一”的理念。
體育教育不僅是為了強身健體,體育精神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學校體育是一個為學生之間、班級之間、年級之間、校際之間提供人際交往的良好平臺。在學校體育中,學生不僅接受來自教師的情感信息,還會不斷接受同學之間的情感融通,并且后一種情感交流更為重要。由于體育的競賽特點,要想在體育比賽中取得勝利,就必須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這些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無疑會促使人際交往技能的形成。
教師在尊重學生的體育項目選擇的基礎上,還要利用體育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與心理素質。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并且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受到啟示與提高。比如,可以通過一些游戲來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勇敢的品質以及靈活應變的能力。而且通過游戲這種自發(fā)、自主的情緒,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分組進行的籃球運球接力比賽,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運球熱情,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更能給學生提高自我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還應引導學生學會客觀的自我評價,它包括在教學中的動作練習的正誤、學習成績、練習達標合格的好壞、應用所學知識、動作的成效等,知道體育教師對自己學習的評價,學生對自己的評價,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努力程度,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
因此,要充分利用好體育課,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體育知識,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希望能通過教與學的雙方的共同努力與實踐,開創(chuàng)體育教學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李琦.快樂體育,樂教樂學.
[2]于濤.娛樂體育中快樂之本質.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
[3]朱少華.實施快樂體育中幾個問題的思考.體壇科苑.
[4]于濤.游戲的本質與體育運動產(chǎn)生的根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
[5]馬萬鳳.試論快樂體育.體育文化導刊,2002,(6).
(作者單位:廣東省水產(chǎn)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