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板書,應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板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的微型教案,是教師的“責任田”。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一些青年教師忽視了板書的重要性。教學改革不是全盤否定傳統(tǒng)的一切,而是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板書設計要體現(xiàn)計劃性、科學性、條理性、啟發(fā)性等原則,還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性。
[關鍵詞]板書 課堂教學 課堂效果 板書設計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板書曾被認為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有人說,做教師這一行的要具備三個一:一身清風和正氣;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手漂亮的粉筆字,這應該是比較有見地的觀點。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逐步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上以后,板書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了。近期以來,我聽了不少新老教師的課,老師們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優(yōu)點另當別論,單就個別新教師的板書,實在不能令人滿意。有的教師根本沒有板書,偌大的黑板上無一絲粉跡,整堂課教師就是站在講臺前講解和操縱鼠標。由于要操縱鼠標,教師的眼睛要么緊盯著講臺上的電腦屏幕,要么則頻繁地扭頭看黑板上的大屏幕。筆者巡視教室,以手勢助講課的輕松自然的教態(tài)很少看到。有的教師雖然也有板書,但要么只板書標題或提綱,要么只是凌亂的副板書,而且書寫不工整,歪歪斜斜,字體小而輕,后排同學很難看得清楚;沒有發(fā)揮出板書應有的示范教學作用。
板書究竟在教學中起多大作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個人認為,板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的微型教案,是教師的“責任田”,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圖形、線條、符號等再現(xiàn)和突出教學主要內(nèi)容的活動。板書設計體現(xiàn)和反映了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運用程度,也反映出一個教師的教學功底和在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程度。從板書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教師的邏輯思維能力。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能通過簡潔的板書,清楚而完整地將自己備課時的思維過程準確地表達出來,學生記得少卻有待思考的問題多,教者輕松學者也有興趣,并可以節(jié)約出不少時間讓學生多練習。板書也應該是一個教師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向往的人,課堂就是我們傳遞真、善、美的舞臺,我們每天都面對著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雖然我們不很在意,但學生卻記得非常清楚。過去,只用一支粉筆,不少年長的地理老師就能畫出精確的中國地圖;隨手畫出一個標準的圓對資深數(shù)學老師來說也并非難事。許多語文教師的優(yōu)美粉筆書法讓學生嘖嘖稱贊,群起仿效。從課堂效果來講,有無板書也大不一樣,工整而漂亮的板書,鮮艷的彩色粉筆的突出和勾畫,無疑會給學生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和較強的關注力。就好像我們穿西裝打領帶一樣,領帶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形象,但能讓自己在一大堆款式相近、顏色相仿的“西服群”中脫穎而出的就是領帶。一位女教師輕點櫻唇、薄施粉黛,肯定比不修邊幅、素面朝天更顯青春和嫵媚?,F(xiàn)在,年輕老師的板書質(zhì)量已大不如前,板書格式和粉筆書法都不盡如人意,對板書的淡漠更是讓人擔心。有人認為板書是傳統(tǒng)的東西,現(xiàn)在可以用多媒體來代替它,或者認為板書好差都不影響教學效果。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現(xiàn)實并不如此。教學改革不是全盤否定傳統(tǒng)的一切,而是在繼承傳統(tǒng)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教師的基本技能中,板書技能是其中一項,既然是技能就說明了它不僅重要,而且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好。寫好板書并不容易,不僅布局上有講究,就連最基本的粉筆字也有竅門,板書能體現(xiàn)教師的邏輯思維,訓練抽象能力,甚至可以體現(xiàn)教師形象,人們常說“字若其人”,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別是我們廣大的中小學校,黑板還是主要的教學工具,況且它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并不矛盾,只要黑板一天不退出課堂,板書就有用武之地。從這點出發(fā),我們沒有多少理由不重視板書。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其基本任務就是圍繞教學目標、遵循教學規(guī)律,將教材的知識結構、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的導學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繁雜的知識條理化,對教學內(nèi)容起到提綱挈領、突出重點、加深印象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板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它根據(jù)教學要求,力求以盡可能簡約精當?shù)奈淖?、符號、線條和圖表反映盡可能豐富的內(nèi)容,在盡可能大的程度上,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啟發(fā)性和感染作用;并通過板書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優(yōu)秀的板書設計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板書設計要體現(xiàn)計劃性、科學性、條理性、啟發(fā)性等原則,還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性。(1)板書的計劃性原則。首先,在備課時要做好板書提綱,這是前提。認真設計板書的內(nèi)容,使之體現(xiàn)教材的重點、難點、精華及教學內(nèi)容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容量要適度。通過板書就能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點的網(wǎng)絡、結構。此外,板書的位置、順序及美的造型也要周密考慮,切忌雜亂無章、過多過密、邊寫邊擦等現(xiàn)象。(2)板書的科學性原則。是指要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層次要清楚,板書的速度最好與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步,板書的內(nèi)容應該是學生思維活動的結果。倘若板書時不分主次,洋洋灑灑一黑板,那就既影響了知識的整體美,也干擾了學生的邏輯思維。(3)板書的條理性原則。板書設計要有主有次,主次分明。主板書要突出在黑板的主體位置,做到橫成線,縱成片,橫平豎直,經(jīng)緯分明。副板書要對學生理解問題起啟發(fā)或強調(diào)作用,切忌橫寫豎寫,似春蛇秋蚓;東寫西畫,像滿天繁星,使之紊亂而無條理。(4)板書的啟發(fā)性原則。教師通過板書發(fā)揮學生思維的能動性,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形成過程,使學生通過板書的脈絡,嘗試舉一反三,力求融會貫通。
總之,課堂教學中的板書不可缺少,它就像一首詩,言簡意賅、雋永無窮;它猶如一幅畫,色彩斑斕、意境悠遠,和著教師春風化雨的講解,學生喜形于色的嘗試一起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愿澆灌著教師心血的板書之花盛開在潤物無聲的黑色原野上。
參考文獻:
[1]劉顯國.板書藝術.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9,7.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醫(yī)藥高等職業(yè)學校)